贾玉被举荐参加“明算科”、有望外放为官的消息,像一颗投入平静池塘的石子,迅速在小小的贾家村荡开了涟漪。
起初只是些捕风捉影的猜测。有人看到贾玉从县衙回来时,脚步轻快,脸上带着罕见的、压都压不住的笑意。接着,刘师爷派人送信到贾家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再到后来,贾家灶房里那晚异常热闹的“庆功宴”动静,以及第二天林晓风风火火指挥着栓子翻晒更多豆子、研磨更多香料、妍儿则小心翼翼在窗台下用破陶盆培育辣椒幼苗的景象,都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谈资。
“听说了没?贾秀才怕是要转运了!”
“可不是!县衙的师爷都亲自来信了!我表侄在镇上货栈当伙计,亲眼看见送信的人穿着衙门的号衣呢!”
“乖乖…莫不是真要去当官老爷了?那贾林氏岂不是要当官太太了?”
“啧啧,谁能想到呢?当初饿得只剩一口气填房过来的,这才多久?硬是把个穷得叮当响的家给盘活了!豆腐、辣酱…现在连男人都要当官了!这女人怕不是真有点神道?”
“神道?我看是妖道还差不多!你瞅瞅她搞的那些东西!臭烘烘的肥堆,哗啦啦的竹管子引水,还有那红得吓死人的吃食!哪一样是正经庄稼人该弄的?贾秀才怕不是被她使了什么手段迷了心窍,才走了这歪门邪道的路子当官!”
“就是就是!放着好好的圣贤书不读,去考什么算学?那能是正经官吗?怕是给人管账的师爷吧?”
“管账的师爷那也是官身!吃皇粮的!你看贾家现在那日子,顿顿白面馍馍,油水不断,比里正家也不差了!”
羡慕、嫉妒、惊叹、怀疑、乃至恶意的揣测,种种声音在村中交织弥漫。有人真心替贾家高兴,比如当初最早尝过林晓麻辣烫、得了堆肥好处的猎户张铁柱,就乐呵呵地送来了半只风干的野兔:“贾家嫂子!恭喜啊!秀才公出息了!这点野味给娃娃们添个菜!”
也有人心思活络起来。村东头的王寡妇,提着一篮子攒了许久的鸡蛋,扭扭捏捏地来到贾家院外,隔着篱笆喊:“贾家娘子在家不?”
林晓正忙着和栓子一起给新一批豆干刷五香料汁,闻言抬起头,手上还沾着酱料:“王婶?啥事?”
王寡妇脸上堆着笑,把鸡蛋篮子往前递了递:“也没啥大事…听说秀才公高升了?这可是咱们全村的大喜事!婶子也没啥好东西,几个鸡蛋给孩子们补补身子。”她顿了顿,觑着林晓的脸色,声音压低了些,“那个…贾家娘子啊,你看,你家这豆腐作坊越做越大,栓子这孩子又要跟着你们出去见大世面了…这家里家外,是不是得添个知根知底、手脚勤快的人帮衬着?我家那大丫头春杏,你是知道的,最是老实能干…”
林晓一听就明白了。她把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没接鸡蛋,脸上带着笑,话却干脆利落:“王婶,你的心意我们领了。鸡蛋拿回去给春杏吃吧。作坊里的事,我和栓子妍儿忙得过来。至于以后…”她故意顿了顿,看到王寡妇眼中闪过的急切,才慢悠悠地说,“等我们家那口子真有了准信,去了任上,缺人手的时候,肯定优先考虑咱们本分可靠的乡亲。不过嘛…”
她话锋一转,笑容里带上了点林氏特有的精明:“咱们家做事,讲究个‘规矩’和‘本事’。签契约,按劳取酬,干得好有分红,偷奸耍滑可不行。王婶要是觉得春杏行,等我们真要招人的时候,让她来试试手艺和品性就成。”
王寡妇被林晓这软中带硬、又画了个大饼的话给堵住了,讪讪地收回鸡蛋篮子,嘴里念叨着“那是那是,春杏最是规矩本分”,有些失望地走了。
栓子在一旁撇撇嘴:“娘,王寡妇就是眼红!以前她可没少在背后说咱家坏话!”
林晓敲了下他的脑袋:“莫管别个说啥!做好自己的事!眼红的人多了,你管得过来?记住,打铁还需自身硬!咱们把技术攥紧了,把东西做好了,走到哪儿腰杆子都挺得首!去,把西头李叔家定的五香豆干装好,一会儿给人送去,钱收清楚了!”
“晓得了!”栓子麻利地应声,干活去了。
林晓看着王寡妇走远的背影,又看了看院子里晾晒的一排排油亮酱香的豆干,窗台下妍儿细心照料着的辣椒苗,还有灶房里隐约可见贾玉伏案疾书、整理技术要点的侧影,嘴角勾起一抹笃定的笑。
风声?人心?不过是她带着全家奔向更好生活的路上,一点微不足道的背景杂音罢了。真正的风暴和挑战,还在那贫瘠的邻县等着他们。而她林晓,最不怕的就是挑战!辣椒的火种己经点燃,技术的风帆即将扬起,这场“技术入股”官场的征途,她势在必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