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5章 人定胜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晓一番“人定胜天”的宣言,如同在干涸的清泉县投下了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百姓心中沉寂己久的斗志。绝望的阴霾被撕开一道口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悲壮而务实的抗争精神。

县衙迅速行动起来,成为了抗旱救灾的指挥中枢。

* **寻水先锋:** 鲁班头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寻水队的首领。他挑选了张屠户、李货郎等几个熟悉山势地脉、身强力壮的汉子,再加上几个经验丰富的老猎户(他们对水源的动物踪迹有独到经验),组成了一支精干的“寻水小分队”。林晓将系统知识库中关于寻找地下水脉的简易方法(如观察植被茂盛程度、岩石裂隙走向、特殊地形地貌等)结合本地实际,整理成通俗易懂的要点,交给了鲁班头。队伍带上绳索、镐头、探水杆(临时用长竹竿改造)、干粮和水囊(省着用),一头扎进了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

* **技术推广:** 林晓则坐镇县衙,成了“抗旱技术总教头”。她组织起县衙的衙役、作坊的工人以及自愿报名的百姓,在衙门口空地上开设了临时的“抗旱技术培训班”。

* **打深井示范:** 她让老王头和小六子在衙署后院(靠近原有水井处)现场演示如何加深水井、加固井壁(用石块和糯米灰浆),如何制作简易的辘轳和吊桶提高取水效率。

* **修水窖教学:** 在后院另一角,指导人们挖掘简易水窖(选择地势稍高、土质紧密处),讲解如何用黏土和石灰夯实窖底窖壁防渗,如何搭建遮阳防污的窖顶。

* **节水妙招:** 林晓更是把现代节水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推广一水多用(淘米水浇菜、洗脸水洗脚再冲茅厕),教授制作简易的竹筒滴灌装置(用于珍贵的红薯苗圃),甚至组织妇孺收集清晨的露水(用干净的布巾铺在草地上吸附)。

* **耐旱作物推广:** 红薯育苗基地成了重点保护区。林晓亲自讲解红薯的耐旱特性和种植要点,将第一批茁壮的薯苗免费发放给前来学习的农户,并承诺全程提供技术指导。葛粉作坊也加大了红薯粉条的生产比例,作为一种重要的替代食物储备。

* **开源节流:** 县衙的过滤池每天定时定量开放,优先供应孤寡老人和带孩子的妇孺取水,并派专人维持秩序。衙内用水更是严格管控,杜绝一切浪费。

然而,寻水的过程异常艰难。鲁班头带领的小分队每日早出晚归,踏遍了县城周围的山岭沟壑。他们按照林晓的指引,观察着向阳坡面是否有喜湿植物成片生长,寻找着两山夹峙的谷地,探查着岩石的缝隙和低洼处的度。探水杆一次次插入干燥的土层,却往往只带出飞扬的尘土。

几天下来,众人疲惫不堪,嘴唇干裂,却一无所获。希望的火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似乎又开始摇曳。

“鲁班头,这…这能找到水吗?”一个年轻的队员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沙哑,望着连绵的秃山,眼中满是迷茫。

“是啊,鲁大哥,咱们都快把脚底板磨穿了…”

张屠户也有些泄气,一屁股坐在滚烫的石头上。

鲁班头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灰尘,眼神却依旧坚定。他想起林晓那不容置疑的自信,想起县衙门口那些期盼的眼神,想起自己作为匠人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他用力拍了拍腰间的柴刀:“夫人说了,水就在山里!只是藏得深!咱们再仔细找找!看到那片山坳没?两山夹一沟,背阴处还有几丛野芭蕉!按夫人教的,这种地方最可能有水!走!过去看看!”

众人打起精神,跟着鲁班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那片山坳。山坳里荆棘丛生,怪石嶙峋。鲁班头拨开茂密的藤蔓,仔细察看着脚下的土地和岩石的走向。突然,他停在一块巨大的、布满苔藓(虽然干枯)的岩石前,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点岩石缝隙里的泥土,凑到鼻子前闻了闻。

“有湿气!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最新章节随便看!”鲁班头眼睛一亮!虽然极其微弱,但在这干燥的环境中,那丝若有若无的感格外清晰!“快!把这块大石头周围的藤蔓清理掉!用探水杆,对着岩石根部的缝隙往下探!”

众人精神一振,立刻行动起来。柴刀挥舞,藤蔓被斩断清除。探水杆对准岩石根部一条不起眼的缝隙,用力插了下去!

“噗嗤!”一声沉闷的异响传来!探水杆似乎插破了什么!

鲁班头心头狂跳,猛地拔出探水杆!只见杆头沾满了的、深色的泥土!一股极其微弱、却带着凉意的水汽,从那个小小的孔洞中逸散出来!

“有水!真的有水!”张屠户激动地大喊!

“快!挖!顺着这个孔洞挖下去!”鲁班头的声音都在颤抖。

众人如同打了鸡血,镐头铁锹齐上阵!坚硬的岩石被一点点撬开,的泥土被不断挖出!随着坑越挖越深,那股水汽越来越明显,坑壁也开始变得潮湿!终于,在挖到约莫一人深时,一股细细的、浑浊的水流,如同久别的游子,带着泥土的气息,从石缝中汩汩地冒了出来!

“出水了!真的出水了!”所有人都欢呼起来,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人不顾一切地用手捧起那浑浊的水,贪婪地喝了一口,虽然满是泥沙,却甘甜无比!

鲁班头强忍着激动,仔细观察着水流的大小和方向:“快!清理坑口,扩大!这水是从岩石缝里渗出来的,是活水!下面肯定有泉眼!顺着水流的方向挖!”

寻水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轮番上阵,顺着水流的方向奋力挖掘、清理。一个时辰后,一个脸盆大小的泉眼被彻底清理出来!清澈的地下水从泉眼底部不断涌出,虽然流量不大,却稳定而充满生机!水流汇入他们挖出的浅坑,形成一个小小的水洼!

“快!回县衙报信!找到水源了!”鲁班头声音嘶哑,却充满了力量。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回了清泉县城!

当浑身泥污、疲惫不堪却精神亢奋的鲁班头等人,带着一小罐清澈的泉水出现在县衙门口时,整个县城都沸腾了!

“找到水了!找到活水了!”

“老天开眼!不!是贾夫人和鲁班头开眼了!”

“清泉县有救了!”

百姓们奔走相告,喜极而泣。那罐清澈的泉水,在众人手中传递,如同最珍贵的圣物。

林晓看着那罐水,又看看累得几乎站不稳却满脸自豪的鲁班头、张屠户等人,眼眶微微发热。她接过水罐,高高举起,声音响彻云霄:

“看到了吗?乡亲们!”

“水!就在咱们脚下!”

“天不救我们,我们自救!”

“鲁班头!张大哥!李大哥!你们是清泉县的功臣!”

“现在!还不是庆祝的时候!这水,要引出来!要流到田里!流到咱们的水缸里!”

“会木工石匠的,跟鲁班头走!去修渠!架竹笕!”

“有力气的,跟我去挖引水沟!修蓄水池!”

“让这山里的清泉,流进咱们清泉县的每一块地!每一户人家!”

“搞快点!行动起来!”

希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动力!在鲁班头和林晓的带领下,一支由匠人、壮劳力、甚至半大孩子和健壮妇人组成的庞大队伍,带着工具和干粮,浩浩荡荡地开赴新发现的水源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