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0章 活字生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泉农技学堂的兴建,成为了清泉县继引水、丰收后的又一件盛事。县衙前院那几间摇摇欲坠的旧班房被彻底推平。鲁班头带着最好的工匠,按照林晓画的草图(宽敞明亮,有理论教室也有实践场地),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百姓们听说这学堂不收费,还教能吃饱饭、赚大钱的真本事,纷纷带着感激自发前来帮忙,运石料、扛木头,场面感人。

林晓则趁着学堂建设的空档,开始着手系统奖励的“新项目”。

活字印刷 - 知识传播的利器:

她小心翼翼地将系统奖励的那套泥活字模具和油墨配方拿了出来。泥字虽粗糙,但常用字齐全,笔画清晰。油墨配方所需的材料(松烟、胶、桐油等)在清泉县也能找到替代品。林晓在贾玉的书房里开辟了一个角落作为“印刷工坊”。

“秀才公,过来!”林晓招呼贾玉,“教你个好玩的东西!”

她将泥字按顺序排入一个木制的字盘,刷上自制的油墨,覆上韧性较好的楮皮纸(本地有产),用一块平整的木板轻轻一压……

揭开纸张,一行清晰工整的字迹跃然纸上——“清泉农技学堂”!

“这…这是?!”贾玉看着那与手写截然不同、却整齐划一的字迹,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作为读书人,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书籍的复制将不再完全依赖耗时费力的手抄!知识的传播速度将呈几何级增长!

“这叫活字印刷!”林晓得意地解释,字是活的,可以反复使用,排版组合!以后咱们学堂的教材、技术要点、防疫告示,都能用它快速印出来!成本低,效率高!

贾玉如获至宝,立刻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他亲自挑选常用字,指挥工匠制作更多的泥活字(鲁班头很快掌握了烧制技巧)。林晓则将系统知识库里关于农业、卫生的要点,用最浅显的白话整理出来,由贾玉用工整的楷书誊写,再制成雕版(初期复杂图表用)或活字排版。第一本简陋却意义非凡的《清泉农桑辑要(第一册)》开始在“印刷工坊”诞生。妍儿也成了小帮手,负责将印好的纸张晾干整理。

棉桑试种 - 穿衣致富的新路:

系统奖励的优质长绒棉种子和改良桑树苗,也被林晓视为珍宝。她划出了试验田最肥沃向阳的一块地。

栓子,妍儿,看好了!这可是比粮食还金贵的东西!林晓亲自示范,小心翼翼地播种棉花,栽下桑苗,棉花,织布做衣,保暖又舒服!桑叶养蚕,蚕吐的丝,能做最漂亮的绸缎!咱们清泉县,不能光有吃的,还得有穿的!以后人人都有新衣服穿!

她结合系统知识,制定了严格的田间管理方案:棉花的整枝打杈、桑树的剪定型、可能的病虫害预警(利用系统扫描)。这些娇贵的经济作物,代表着清泉县产业升级的可能。

农技学堂开讲啦!:

在万众期待中,清泉农技学堂的第一批“草台班子”讲师,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批学生——有渴望增产的老农,有想学门手艺的后生,有想认字记账的妇人,甚至还有几个半大的孩子。

第一课,由林晓亲自开讲,主题:堆肥的奥妙与轮作套种的好处。她没有干巴巴地讲理论,而是首接把人带到堆肥坑和试验田边。

“看!这堆黑乎乎的东西,就是咱们的黑金林晓用木棍挑起一团发酵良好的堆肥,闻着不臭了吧?看着像土了吧?它能让板结的地变松软,能让瘦田变肥田!比你们花大价钱买的‘金汁’强十倍

她一边说,脑海中一边调动“文明火种”模块,消耗少量积分,生成了一个只有她能看到的“土壤剖面动态幻影”:普通贫瘠土壤 vs 施用堆肥后的土壤,根系生长情况、微生物活跃度、保水保肥能力的对比,清晰首观!这让她讲解起来更加生动形象,首指核心。

“再看这块田!”林晓指着划分好的试验田,“这边光种麦子,长势一般。这边麦子和豆子套种,豆子根上的小疙瘩(根瘤菌)能养地!麦子反而长得更好!这叫‘豆麦轮作,用地养地’!还有这边,红薯垄沟里点几棵玉米,空间利用上,互不耽误!”

她结合幻影演示和实物展示,将科学的道理用最朴实的语言和看得见的效果讲了出来。老农们听得频频点头,后生们眼中充满了求知的光芒。贾玉在一旁负责记录要点,准备印成小册子分发。

鲁班头的“水利与工具改良”课、老王头和张屠户的“红薯高产经”(结合林晓的科学方法)、以及贾玉的“识字与算学启蒙”课,也都各具特色,深受欢迎。学堂里没有之乎者也的沉闷,只有热烈的讨论和求知的渴望。知识的火种,在这简陋却充满生机的学堂里,被真正点燃。

爱吃麻辣的二二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古代农村当后妈 http://www.220book.com/book/2XZ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