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任职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大明打造日不落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章节无错乱精修!
 

然而,国家没有强大的军队,再繁荣,也不过是虚假。

宋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换了一个又一个,契丹,女真,蒙元,西夏,来一个揍他们一把,仿佛宋朝成了那个经验包。

明朝时期,朱元璋虽然是通过武将打下的天下,但是随着淮西勋贵,被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勋贵的地位,也是日渐低微。

朱棣的身边,虽然也围绕了一大群勋贵,却也还是被那群文臣看不起。

而勋贵,面对文官集团的时候,也同样是底气不足。

更搞笑的是后面,二品的总兵,面对一个七品的县令,都底气不足。

就像是在宁远之战的时候,袁崇焕不过是一个县令,结果,却成了整个战场的军事主官,满贵等将领,都被其节制。

而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达到明朝后期的那种情况,但是,卫所的指挥使,对这群文臣来说,也不是什么重要角色。

圣旨写的很清楚,那位汉王也没跳起来,就说明,这位应该是私生子,被那位陛下安排了。

并没有认祖归宗,既然是这样,那他们也没有必要,去得罪天子和汉王,毕竟,那位汉王可不是什么好鸟。

太子倒是好奇的看了一眼老二,这小子可以啊,竟然这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还以为,这小子,要折腾一下老爷子,让私生子回来呢。

不过想来也是,这个时候,老二还做着当太子的美梦呢,怎么可能会让私生子进家门呢?

这年头,庶出的儿子,都不一定会被家主所喜,就更不用说,那些私生的了。

这个事儿,就这样容易的,在永乐10年定下。

谁也不知道,这个事儿,对未来,到底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而林佑,得到圣旨的时候,也没有任何犹豫,带着朱高煦给自己的1万两黄金,100个亲卫,还有一队锦衣卫百户,就首接上了郑和宝船,沿江而下,朝着胶东半岛而去。

胶东半岛,是中原王朝,最大的半岛。

是胶莱谷地以东,深入渤海,黄海之间。

北方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而东方,与棒子家也是一衣带水。

后世,很多东北的百姓,都是齐鲁之地的百姓,从这里,进入渤海,进入东北,也造成了非常特殊的达里安地区,跟齐鲁之地的官话非常相近。

林佑这一次,要去的威海卫,就在胶东半岛的北方。

春秋战国时期,这片土地,被称之为莱国,而后来,齐国灭之,因为这地方,在齐国的东边,被称之为东莱。

而后,经过千百年的变迁,等到明朝时期,因为倭寇,经常从海上过来劫掠,这片土地,也逐渐的荒废。

不过,朱元璋对这里,非常的重视,为了防备倭寇,在威海卫,设立了千户所。

永乐元年,更是在威海卫建城,命名为威海卫。

就是威震东海的意思,事实上,就是威震倭寇。

“指挥使大人,马上,我们就要进入威海卫了!”

沿途之中,休息了数次,此刻,即将进入威海,那位锦衣卫百户,小心的走了过来!

对于这位的身份,他是很清楚的。

那位汉王殿下,见不得光的私生子,并没有得到皇室的承认!

不过,就算是这样,也不是他一个锦衣卫百户能够得罪的。

谁也不知道,这位在汉王那儿的地位,到底怎么样,万一人家汉王重视了,你不小心得罪了,很有可能,最后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没看见汉王都安排了数十亲兵,过来为这位保驾护航吗?

“嗯!”

林佑看着这位锦衣卫百户,锦衣卫,这个名字,在明朝可以说是非常牛掰的存在。

后世的各种电影里,经常出现的各种牛人,都是从锦衣卫走出去的。

而此刻,威海卫城!

几个千户,也都是站在海岸处。

他们早就得到了上面传下来的消息,过来迎接新任指挥使!

“哎,他娘的,这个时候,给咱们这儿,安排个新的指挥使,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

一个大老粗裹了裹身上的裘袍,不爽的开口。

“呵呵,赵宏,你若不想死,就别乱说话,你没听上面说嘛?来的这位,很有可能,是那位汉王的血脉,那位的性子,你不会不知道吧?”

他的身边,一个穿着从三品武官长袍的中年冷声说道。

听到了这位的话,那个被称之为赵宏的,低下头,不再说话,不过,却是抽了抽鼻子。

北方的天,本就冷峻,在海边的海风,能将人冻的说不出话来。

冬天,是很少有人,没事儿往海边跑的。

“好了,这位“殿下,”到底没有被皇室承认,我们就做好迎接的工作就好。

还有,听闻这位想要收拾倭寇,到时候,就看看,你们几个千户,有没有想要建功立业的人了!”

他的身边,另一个穿着4品武官服的男人,开口说道。

这人,是里面品级第二的人。

正常情况下,大明的卫所之中,有一名指挥使,是正三品武官,然后是两个指挥同知,从三品,相当于副将。

然后是指挥佥事正4品,总共4人。

而后是指挥千户,百户等等。

永乐元年,朱棣亲自调动7个卫所,进入威海建城,在这里练兵。

用了3年时间,铸城威海。

城高三丈、阔二丈,周长六里一十八步(每步五尺),按军三民七的比例,调动宁海(今牟平)、文登数万人及驻军,用了三年的时间将卫城修成。

城设西门,各附设雍城,东、西雍城门均面南,南、北雍城门均面东。

东城门名不详,上建有文昌阁;西门曰迎宣门,门上建筑不详;南曰德胜门,上建有南海大士殿;北曰玄武门,上建有真武庙。

城东南角建有魁星楼。在城东街街北近十字路口处建有指挥衙署,内设大堂、武库、牢役房、宾馆等,外围墙周长80丈,设有大门、仪门、角门。

修卫城的当年,调指挥佥事陶钺来威海主持军务,陶钺对威海卫算是最早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卫城修成不久(永乐西年),便同来犯的倭寇展开了一场保卫战,终将倭寇击败。

随后,开始在文登等地区驻军,军队分散开来。

随后,倭寇也就没有在进犯齐鲁之地。

随着朱棣对沿海地区加强了管理,倭寇,这会儿己经无法对沿海地区,进行打击了。

威海卫的重要性,就逐渐的下降。

加上这地方,在这个时代,本就属于鸟不拉屎的地方,在卫所成立的时候,这里的百姓,不过百户,人口不过千人。

哪怕是后来,迁徙过来一批民众,很多也不愿意在这里安家。

而来到这里的将领,也大多数都是跟着朱元璋起兵反元的将领,又或者是跟着那位朱棣起兵靖难的将领。

不过,真正能够愿意去打倭寇的,还真没有多少。

毕竟,这年头想要军功,去北方跟那位陛下打蒙元,或者是跟那位英国公去安南打猴子,都比打倭寇来的更快!

所以,整个威海卫,这会儿的将领,都凑不全。

只有一个指挥同知,还有一个指挥佥事。

5个千户。

赵宏,就是一位千户所的千户。

“看,那边,有数艘大船过来,那应该是朝廷最新式的舰船!”

一个千户忽然指着海上,开口惊呼!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就见到海上,忽然出现了几艘巨大的军舰,由远及近!

这个时候的郑和宝船,大多数,都被用来下西洋,唯有少数,在军队之中。

而此刻,威海卫,自然是轮不到一艘的。

忽然看到了数艘强大的军舰,出现在了海上,悬挂着日月旗,一看就知道,是大明的水师舰队。

“看来,那位陛下,对这位,很是重视啊!竟然安排了数艘这样的艘艘巨舰,来送这位赴任,诸位,还是多多用些心思才是!”

那位指挥知同,叹息一声,开口说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大明打造日不落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