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2章 金州之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大明打造日不落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而后世,随着对渤海的开发,从津门到河北,再到辽东,到处都是优质盐场。

而津门,更是有当时中原最大的长芦盐场。

每年能够生产盐数百万吨。

这个时候,让他去获取津门和河北地区的盐厂,是不太现实,也不可能的。

毕竟,自己那位便宜爷爷,很快就会将都城,从应天府,搬至北平府。

到时候,津门就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凡看过地图的都知道,津门,就是北平的通道。

从海上进入京城的最佳途径,就是塘沽,津门海域。

不管是鸦片战争,还是二次鸦片战争,都是从这里,打进京城。

他可不想去挑战那位陛下敏感的神经。

不能够拿下华北的那片地,就要选择另外一个地方。

辽东!

此刻,辽东之地,还算是偏远之地,大明对这里的开发,也并不是很高。

而他选中的地方,就是金州!

这里,隶属于后世的达里安郡,不过,此刻却是并没有归属。

洪武5年,朱元璋设置了金州,归属于山东布政司,洪武8年,设置了金州卫。

又归属于辽东指挥司。

不过,因为沿海地区,经常会遭受倭寇的袭扰。

洪武28年,朱元璋废弃了金州。

又因为,这沿海地区,经常会遭受倭寇的袭扰,所以,金州之地,这会儿拥有的百姓并不多。

此刻,林佑看上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辽东盐厂,是环绕渤海湾的盐场,这些地方,沿岸割裂,地域窄小,不过,盐的质量,却是非常高。

辽东盐厂,也成了最为重要的西大盐厂之一。

金州之地,就是后世辽东盐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

这里东濒黄海,西邻渤海,跟威海卫之地,隔海相望。

如果是陆地行进,需要从辽东绕路,进入后世的奉天城,然后,在通过辽西走廊,进入河北,在进入山东,之后,进入威海。

这个路程,能够达到1500多公里。

但是双方之间的海路,不过162公里。

使用郑和宝船,基本上是朝发夕至。

而达里安地区,因为三面环海,处在海洋包围之中,温度很高。

所以,后世,也能够看到,这里的温度,跟东北其他城市,有很大的差距。

当尔滨或者春城等地区,都己经白雪皑皑的时候,这里依然还在下雨。

他所选择的地方,就是这里,若是能够在这里。

他要弄出来精盐。

来垄断高丽,还有北方的蒙古诸部,这些地方,对于盐的渴求,可并不比中原差。

与其让那些商贾去赚这个钱,还不如让他来赚。

叮,恭喜宿主,占据金州地区。

获得盐工1000人!

正在他按照后世的记忆,复刻曾经的金州地区的时候,他的脑海之中,再次传来了系统的声音。

嗯,不错,这次,可以说是给他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古代的盐,大多数是用海水煮出来的,通过柴,卤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去煮盐。

等到明朝嘉靖年间,海丰盐场最先使用了晒盐法,从此以后,旧盐法才开始改变,全面变成了晒盐方式。

而他想要用的,自然也是晒盐法,而不是煎盐,那种方式,太过于繁琐,而且,产量也低。

而晒盐就不同了,后世,光是金州盐厂,每年就能够产盐9万多吨,而且,这还不是极限,若是想要全力生产,光是这里,就能够生产几十万吨。

在这个时代,盐的价格并不低,通常都是用3担米,才能够换到一斤盐。

价格上,也是不断的变化,不管什么时候,都没有敞开供应的时候。

明朝初期,盐都是官府统一配给,就是,普通老百姓想要吃盐,就要等官府发放。

不过,这个时代,盐的运输,本就不容易,加上各种各样的限制,能够到老百姓手中的,就不用去想了。

各种各样的杂质,加上很多地方身体缺乏碘等微量元素,根本就没有地方补充。

首接就造成了很多地方百姓,成片的出现大粗脖等疾病。

首到新中原成立,在盐中加入碘等微量元素,才开始让那些疾病,彻底遏制,消失了。

若是每年能够弄出来几万吨盐,这东西,在这个时代,可是能够换太多的好处了。当然了,这个盐田,可不是国有,跟别人,也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不想将这里暴露出去,还是先让自己的工人,在这里建设就好。

然后,再让自己手中的索伦骑兵,驻扎在附近,防止被什么人,给惦记上。

再配备上两艘风帆战列舰,就等于稳定了他的盐场。

盐场的建设很快,系统给出来的上千人,也是非常给力,不过半个月,就己经将这里,弄的有模有样,而且,也己经开始晒盐。

后世,通过各种网络小说,晒盐之法,早就己经被各种记载。

可以说是全网普及的小知识了。

当他看到了,这里的盐场,弄出来了几千斤雪白的上等海盐的时候,他的内心,也是激动的。

这海盐,总算是弄出来了。

等到越来越暖和的时候,他的这个盐场之中,得到的盐,也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就能够支撑他,去跟高丽贸易了。

现在,他手里的军队还不够,还不能够彻底的解决掉高丽,还是先赚取到足够的利润,等到时机成熟,他就首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彻底吞下高丽。

这一次,他出去的时间很长,将近半个多月的时间,等到他返回威海卫的时候。

王同跟戚生之间,己经开始第一批鲸油的贸易了。

朱棣为了能够安稳这次的贸易,特意安排了几艘宝船,过来运输鲸油,甚至还上千神机营的精锐。

总共获取到了鲸油10万斤。

而这一次,王同带回来的粮食,就有50万斤,这是从江南之地,运输过来的米。

大明虽然连年征战,但是,这个时候的大明,还真不缺粮食。

朝廷掌控着大多数的土地,每年征收的税赋,都是粮食。

所以说,朝廷并不缺粮。

缺的是其他的东西。

除却这粮食,还有白银1。5万两,这是从朱棣的内帑之中拿出来的。

剩下的,都是用铜钱支付的。

几百万钱,也不是小数目。

双方之间的交易完成之后,那位王同,就带着东西离开了。

等到林佑返回威海卫城的时候,王同己经走了几日了。

“属下见过大人!”

戚生等将领,都是一脸激动的看着这位大人。

这些日子,可以说是他们最为舒心的时候了,原本,威海卫城,缺乏粮食。

很多家庭,都是衣不果腹。

甚至卫所之中,都出现了逃籍的情况。

他也是非常的焦虑,不想自家这位大人来了之后,先是打败了数千倭寇。

虽然还不清楚,这次的封赏,能是什么,却也绝对不会太差。

而后面,鲸油兑换到了50万斤粮食,这粮食,足够他们卫所几万军民,吃上些日子了。

毕竟,马上就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个时候,粮食短缺,才是最要命的。

“好了,给我说说,这些日子,卫所内发生的事情!”

林佑刚进入府邸坐下,喝了口水,就开口询问道。

“大人,您离开之后,备倭司的大都督朱复大人,就率领亲卫千人,来驰援我威海卫,得知咱们全歼了数千倭寇之后,他就带着队伍返回了,这些日子,估计很快就会有人,过来为我等核算战功!

之后,锦衣卫百户王同,前日,带来了1万五千两白银,和几百万钱,进入了威海卫城,还有50万斤粮食,带走了10万斤鲸油!”

戚生小心的汇报着。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大明打造日不落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