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佑看向了汉王朱高煦,这会儿,他正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好家伙,这混蛋,竟然在看热闹?
估计这家伙这会儿,绝对是在想,自己没有办法破局吧?
事实上,也正是如同他所想,英国公张辅带来的精锐,最起码也有千人,在这街道两面,占据地利,这两个少年,哪怕是再强大,也不可能离开。
此刻,虽然他还在对方手中,但是,攻守早己异形。
若是对方敢放开他,都不用他的命令,张辅也不会放开这人离开。
若是对方是建文旧臣,这个责任,谁也不敢承担。
若是不放,也不怕,除非两个少年想要跟自己同归于尽,不然的话,总是要吃喝的,只要在吃喝上动手脚,两个人绝对得不到好处。
“呵呵,看来,汉王殿下,是稳操胜券了?”
林佑自然是看到了这位汉王的变化,此刻,其实他也有些棘手,自己来此,是来寻找汉王,看看能不能给他出个凭证,然后,带着老娘返回山东的。
结果,就碰到了这位汉王当街行凶,将之擒下,刚准备说出真相,结果,就被包围了。
“嘿嘿,小子,咱还是那句话,你只要放下刀子,咱就让英国公撤了这阵仗,还让你小子当我的亲卫队长,如何?”
汉王朱高煦笑道。
刚刚,他忽然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若是这小子真是老爷子私生子,不让他见到老爷子,不还是任由自己拿捏?
老爷子就算是知道了,也绝对说不出来什么吧?
“呵呵,殿下倒是大度,不过,我来应天府,是来寻人的!”
林佑说完,就伸手入怀。
“呵呵,小子,有些话,还是不要说出来的好,不然的话,就算是我,也保不住你的性命!”
汉王冷笑道,若是这少年,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说出自己是朱棣在外的野种,到时候,恐怕都不用他如何,老爷子,就会首接将之毙了。
就像是琼奶奶的那部还珠格格,就跟闹着玩儿一样。
陛下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然后,乾隆首接大喜过望的将闺女认回来了。
但凡乾隆敢这么干,估计最先喷他的,就是宗室。
历朝历代,宗室,都是掌控在皇室德高望重的人手中,哪怕是皇帝,见到对方,也得客客气气的。
宫里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你在外面儿随便带回来一个,就说是你的种,那皇室血统,岂不是要乱套了?
再说了,乾隆家里的孩子不够多?
没事儿出去播种,竟然还被找上门,皇帝的面子往哪儿搁?
最好的结果,就是让她消失!
若是这小子,当着这么多人面儿,将老爷子的黑料爆出来,嘿嘿,到时候。
“这块儿玉佩,你可还记得?”
林佑首接掏出了一块儿玉佩,扔给了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愣了一下,他可还记得?
这里面,竟然还有他的事儿吗?
等会儿,这块儿玉佩,看起来好像挺熟悉?
怎么感觉,像是自己的东西?
接过玉佩,仔细打量一下,果然,上面,正面刻着燕,而在上面,还有一道划痕,这道划痕,他还是记忆犹新的,当年,这块儿玉佩,乃是他的母亲还是燕王妃的时候,给自己求来的。
还被自己不小心,划出来了一道口子。
“你是怎么得到这块儿玉佩的?”
他紧紧的盯着眼前这少年,忽然之间,曾经的记忆,冲击进了他的脑海。
“殿下可还记得,曾经大明湖畔,咳咳,”
刚说完这句话,他立马就反应过来了,报错身份证了。
都怪琼奶奶,没事儿写什么乱七八糟的。
“可还记得曾经的秦淮河畔?”
听到了秦淮河畔几个字的时候,汉王朱高煦的脸色大变。
“你,你娘姓林?”
说出这话的时候,都带着一丝颤动。
“不错,我娘姓林!”
他昂首而立,站在那里,目光紧紧的盯着眼前这汉王。
汉王的目光,却是有些闪烁,看向他的时候,欣喜,审视,犹豫,最后,却是化成了一声叹息。
此刻,很多东西,自然是迎刃而解。
自家的老爹,十多年前的时候,被自己老娘管着,怎么可能会生什么私生子。
而那个时候,只有他,跟着大哥,进入应天府学习。
而他的好大哥,那位太子殿下,是绝对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儿的。
好家伙,吃瓜竟然吃到了自己身上,眼前这少年,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崽儿。
再次看向这少年的时候,果然,这少年,除却长的跟自家那位老爹相似一些之外,跟自己像的更多些。
而且,这孩子不过十多岁的年纪,竟然就能够首接将自己在马上拽下,反手就能够将自己擒拿,嗯,老爷子,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儿子!
“哈哈哈,好!”
忽然之间,他朗声大笑,这一笑,让不远处的英国公张辅,都蒙在了当场。
这位汉王殿下,不会是疯了吧?
这会儿,在人家刀口下面,竟然还笑的这样畅快?
难不成是不想活了不成?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你是在嘲笑我娘?”
见到对方这般狂笑,林佑冷哼一声,对这位汉王,他本就不爽,刚刚,若不是自己,他践人性命,就是事实。
这个时代,虽然说皇权至上。
整个天下,都可以说是皇帝的家产,所有百姓,自然也是皇帝的家奴。
可是,作为后来人,尤其是,作为后世的军人,子弟兵,他是绝对不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在眼前的。
“你娘她怎么样了?事实上,当年,”
正在他说出这话的时候,不远处,踏踏踏的声音,再次传来,打断了汉王的话语,当他们的目光望去,就见到,刚刚的列阵开始缓缓张开。
数匹战马缓缓而入,为首的那人。
穿着一身黄明服,胸前绣着的竟然是一条五爪金龙,而他的身材消瘦,面容刚毅,一手拽着缰绳,另一只手,握着一把马刀。
重要的地方,都有甲胄。
此刻,他的目光,跟林佑刚巧对上。
英国公见到这位,也是赶忙见礼。
不过,却并没有下马。
这种情况,也是正常,在战场上,皇帝御驾亲征,也不会让将士,去来回行跪礼。
这个时候,虽然不曾有火炮,能够重点打击,却也是有投石机的,能够攻击数里范围,若是不小心,将被敌人发现了,首接来个石头打击,皇帝别说是死了,就是重伤,也是麻烦事儿。
来人正是朱棣,大明的第三位皇帝,不对,是第二位,这位洪武35年,顺位继承了自家老爹皇位的永乐大帝。
而此刻,看到了来人,林佑就知道,这是谁,那位刚刚的将领,号称英国公,能够让那位都恭恭敬敬的对待的,估计天下,也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那位大明天子朱棣。
另一位,就是太子朱高炽。
没有错,太子朱高炽,那位太子,开始的时候,并不被朱棣喜欢,因为朱棣在成为燕王的时候,是塞王。
边塞,需要防备蒙古,尤其是朱棣曾经两次北征,打击蒙元残余势力。
那个时候,身宽体胖的朱高炽,就首接被朱棣嫌弃了,就这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玩意儿,要是继承了燕王的位置,将来,让他去征讨蒙元,估计都能死半道上。
他可以说是看透了自己的儿子。
反而是身体壮硕的二儿子,深受他的喜爱,还经常说,我儿类我的话!
洪武28年,他的两个儿子入京,面见朱元璋,朱元璋见到了朱高炽,感觉这孩子性格宽仁,非常的喜爱。
首接立为燕王世子,反而是朱高煦,整个一纨绔子弟,跟几个藩王的儿子,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
除了正事儿,啥都敢干。
平民出身的老朱,非常讨厌。
不过,还是给了个郡王封号。
靖难之时,朱棣原本以为,自己家的老大,也没什么大用,却是不想,人家率领1万人的卫军,守卫北平府数个月,李景隆数十万大军,都没能够打下北平府。
而之后,在靖难的时候,老大更是成了后勤部长,为军队提供粮食,军械,从来都不曾出错。
等到天下大定,朱棣称帝。
太子朱高炽几年的时间,在后治理领地,首接偷家了。
满朝文官,包括后来投降过来的文官集团们,纷纷坚定的站在了朱高炽那边儿去了。
永乐2年,解缙等文官,开始上书,请皇帝立嫡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棣虽然左右为难。
最后,迫于文官集团的压力,将太子的位置,交给了老大。
不过,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原本,他不太情愿的事儿,反而成了他人生之中,最得意的一笔。
是的,原本,这群文官集团,跟他这位皇帝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2YT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