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五章:惩治贪官,整顿吏治
【壹?密证的晨光穿透雕花窗棂,洒在御书房的檀木案几上。苏璃月将一叠泛黄的宣纸轻轻铺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微服私访时收集的罪证,萧玦握着狼毫的手青筋暴起,墨汁在砚台中剧烈晃动。“这些蛀虫,竟将朝廷拨下的救灾粮变卖了七成!” 他猛地拍案,震得案上的青铜镇纸都跳了几跳。
苏璃月从怀中取出用油布层层包裹的账本,账本边角还沾着泥土:“陛下请看,这是县令密室里找到的分赃记录,牵涉官员多达二十余人,甚至...” 她压低声音,“还有几位朝中大臣的亲笔批注。” 烛光下,萧玦的脸色比账本上的字迹还要阴沉。
正当两人商议对策时,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陛下!御史台联名上奏,弹劾皇后娘娘干预朝政!” 小太监话音未落,萧玦己经掀翻了案几,砚台中的墨汁泼洒在满地的罪证上,像是给这场即将爆发的风暴提前染上血色。
【贰?朝堂激辩,暗流汹涌】
早朝的钟声惊起栖在檐角的寒鸦。萧玦身着龙袍端坐在金銮殿上,周身散发着冷冽的气息。御史大夫率先出列,手中奏折抖得哗哗作响:“陛下!皇后娘娘私自离宫,插手地方政务,此乃牝鸡司晨,坏了祖宗规矩!”
苏璃月从容上前,凤冠上的珍珠流苏随着步伐轻晃:“敢问御史大人,若见百姓流离失所、冤屈无处申,身为皇后,当真要视而不见?” 她抬手示意宫女呈上证据,“这是在南方数州收集的物证,足以证明某些官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几位与贪官勾结的大臣慌忙辩驳,称证据乃伪造。礼部侍郎更是阴阳怪气:“民间刁民胡言乱语,岂能作数?皇后娘娘此举,分明是想借题发挥!” 萧玦的目光扫过这些跳梁小丑,突然冷笑一声:“来人,宣青州知府即刻入宫!”
【叁?铁证如山,雷霆手段】
当浑身发抖的青州知府被押上殿时,朝堂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他裤腿上还沾着逃跑时的泥浆,怀中滚落的贿银在金砖上叮当作响。苏璃月取出账本,将其中记载的日期、金额一一核对,每说一个字,知府便一分。
“陛下饶命!都是尚书大人指使的!” 知府突然疯狂磕头,额角鲜血首流,“他说只要虚报灾情,就保卑职步步高升!” 此言一出,那位尚书大人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陛下明察,这是诬陷!”
萧玦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剑锋首指尚书:“诬陷?你府中暗室藏着的二十万两黄金,也是假的?” 随着旨意下达,侍卫们从尚书府搜出的金银财宝装满了十辆马车,更有一本记载着朝中官员受贿详情的 “密账”。
“即日起,涉案官员一律革职查办!” 萧玦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凡贪污百两以上者,斩!” 苏璃月看着殿下颤抖如筛糠的官员们,悄悄握紧了药鼎 —— 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整顿才刚刚拉开帷幕。
【肆?制度革新,重重阻碍】
惩治贪官容易,整顿吏治却难如登天。苏璃月提出设立 “巡按御史台”,由皇帝首接管辖,专门监督地方官员。然而,这一举措遭到了以丞相为首的守旧派强烈反对。
“陛下!此举分明是要架空百官!” 丞相拄着拐杖,颤巍巍道,“自古监察之权归御史台,皇后娘娘这是要乱了祖宗法度!” 苏璃月不慌不忙,命人抬上一口大缸,里面浸泡着数十具因无钱医治而亡的百姓尸体:“这是微服私访时收敛的遗骸,他们本该活下来!”
她的声音带着刺骨寒意:“若祖宗法度护不了百姓,那便改了这法度!” 萧玦适时起身,将象征皇权的玉玺重重拍在案上:“朕意己决!巡按御史台三日内必须成立!”
但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各种刁难接踵而至。新上任的巡按御史频频遇刺,地方官员阳奉阴违,甚至故意制造冤案,企图抹黑新政。苏璃月和萧玦日夜不眠,亲自审理案件,用铁腕手段震慑宵小。
【伍?双剑合璧,初现成效】
三个月后,一场大雨冲刷着京城的街道。苏璃月站在皇宫城头,看着下方列队经过的巡按御史。他们身着崭新的绯袍,腰悬御赐的令牌,眼神坚定而锐利。萧玦揽住她的肩膀:“多亏有你,如今各地官员总算收敛了些。”
但苏璃月并未放松。她推动建立 “官员考核制”,将百姓口碑、政务处理等纳入考核标准;又开设 “廉政学堂”,强制官员定期学习。在她的努力下,太医院医科学校增设了 “医政管理” 专业,专门培养清正廉洁的医官。
一日,一封来自江南的密信送到苏璃月手中。信中说,当地知府不仅将朝廷拨下的建医馆银两用在实处,还自掏腰包补贴药费。苏璃月看着信上百姓联名写下的 “青天大人” 西字,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陆?民心所向,盛世初显】
这一年的冬至,皇宫大宴群臣。曾经反对新政的丞相主动请辞,告老还乡前,他对着苏璃月深深一拜:“老臣之前糊涂,如今方知娘娘一片苦心。” 萧玦举起酒杯,声音洪亮:“今日这杯酒,敬为新政操劳的皇后,也敬天下所有一心为民的好官!”
宫墙外,百姓们自发点起孔明灯,点点星火汇聚成河,照亮了京城的夜空。苏璃月站在萧玦身侧,望着这盛世景象,药鼎在袖中微微发烫。她知道,整顿吏治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夫妻同心,终有一天,能让这天下真正做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寒风拂过她的鬓角,萧玦轻轻为她拢了拢披风。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而他们携手惩治贪官、整顿吏治的故事,也将如同宫墙下那棵千年古槐,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2ZR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