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踏上回家之路,王芳萍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轻快与释然。
这份轻松源自于内心深处对家庭命运成功转折的由衷喜悦——是他们共同奋斗的见证,是汗水浇灌出的希望之花。
丈夫的笑容虽略带苦涩,却也坚韧不拔,那是多年无私奉献后,面对家族偏见与误解的无声抗争。
他深知,那些年的默默付出,换来的却是家庭的疏离与排斥,但他更明白,唯有前行,方能打破桎梏,为家人铺设一条通往幸福的新径。
丈夫的心中,既有对过往的无奈与释然,也有对未来的坚定与期待。
他深知,将妻儿继续留置于那个充满束缚的老家,绝非长久之计。
父母的成见虽深,却也无法阻挡他对家庭幸福的执着追求。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幼苗,每一刻都至关重要,不容耽搁。
随着学龄的临近,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宽广、自由的学习与成长环境,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使命。
于是,他们携手走向新生活。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爱,脚下就有路,无论前路多么坎坷,终将能够抵达梦想的彼岸。
更何况王芳萍还开着挂,赚钱不是手到擒来。唯一的难处是瞒住众人,小心马甲,千万不能暴露空间。
快到家时,母亲和三妹、四妹早已翘首以盼,连忙把他们迎进家门。
四妹芳乐急切的问“大姐、姐夫,怎么样?”
老公面露尴尬,不好意思的笑笑。王芳萍笑着解围“接下来几天要靠老妈收留了哦。”
通过王芳萍的描述,一家人终于解了气,都拍手称快。
小妹芳妍的话语如同连珠炮般,爽快而直接:“早就该这样了嘛,一家子兄弟姐妹,逮着一个人欺负,像样吗?在城里,像月月这么大的,早就上幼儿园了,家境优渥者更是学习绘画与舞蹈-------反观月月在老家,又学什么啦?”
“还有星星,也该让他去学武术,强健体魄。拼音、识字、算术,这些基础知识的启蒙,更是刻不容缓。幸运的是,距离九月开学季尚有半年光景,一切筹备尚为时不晚。”
“大姐,你们还意识到,开学之初的见识,对孩子而言是多么重要。若孩子初来乍到便展现出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敏捷的学习能力,自然会赢得老师的赞许与同伴的钦佩。这份认可,如同春风化雨,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与探索欲。积极性一旦被点燃,孩子便会化被动为主动,思维如泉涌,记忆力倍增,学习之路自然越走越宽广,自信也随之水涨船高。”
“反之,若孩子在开学之初便遭遇挫败,留给师生的第一印象黯淡无光,那份潜在的自卑与自王芳萍否定便可能悄然生根。孩子或许会开始怀疑自已,认为自已天生不如人,学习成了负担,思维变得迟钝,记忆也似乎不再可靠。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消磨了孩子的斗志,也让家庭氛围蒙上了一层阴霾。”
“所以为啥有的孩子去上学后越来越乖,有的越来越调皮难管。”小妹噼里啪啦说了一堆话,把一群人说得糊里糊涂。
好家伙,现在就这么卷了吗?王芳萍不禁纳闷道。
后世竞争之激烈,早已超越了王芳萍们的想象。‘内卷’一词,从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悄然兴起,便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刻写照。
孩子们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涉足绘画、舞蹈、主持、跆拳道、围棋、科创……各种兴趣班琳琅满目,仿佛不参与其中,便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不管有没有听懂,一家人都意识到城乡教育条件的差距,也更坚定了老公支持老婆的决心。
"妈妈,我计划着等七月份分配学校的尘埃落定后,就在学校周边租的一套房子,到时候咱们全家都搬过去,共享天伦之乐,您觉得怎么样?"
小妹芳妍无数次地提及搬迁之事,希望王芳萍能远离纷扰,追求更广阔的天地,而王芳萍,却像一块顽石,固执地坚守在原地。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前世小妹那不懈的劝慰与无私的帮助历历在目。
小妹芳妍从未有过怨言,她用行动诠释着姐妹情深,寒暑假间,更是将王芳萍的孩子们视为已出,悉心照料,给予他们温暖与关爱。
这份深情厚谊,王芳萍铭记于心,暗自发誓,此生定要加倍回报。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