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现在还不到中午,我们就收摊了?家里还有那多存货,要不我们再去拿些来?接着摆。”二弟方安不解的问道。
他舍不得白白丢失这么好的机会。也怕家里春联卖不出去。
“回去了,明天再来!”
“为啥呢?有那么多人还想买?”
“放心,明天有更多人来抢。这叫做饥饿营销法!”王芳萍笑着解释啥是饥饿营销。
饥饿营销就是商家通过控制产品数量,营造出供不应求的假象,进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推动他们购买,并维持较高的售价和利润率。
他们一脸懵的看着王芳萍,一副我是谁,我在哪?
王芳萍接着解释:“你们有时候是不是看见大家都排着长队,等着那一口吃的?”
“实际上就是老板故意控制的,让人觉得稀罕,排队的人越多,越引起人注意。后面跟着排的人也越多。这就是饥饿营销。”
“今天,我们早点收摊,那些买到的人觉得自已幸运,回家在邻里倍有面子。”
“那些没有买到的明天就会早早来排队,别人看见排队,就跟着排,引发更多人来争抢。”
“想不到有那么多门道。大姐,我发觉你现在变厉害了!以前你就只会闷头干活。受了欺负也会忍着。”二弟方安有点疑惑。
大姐怎么能想出这么厉害的招数。
“好小子,三天不打你要上房揭瓦。看我不收拾你,还敢取笑你姐。”王芳萍笑着拧了拧他胳膊,就知道揭短的家伙。
“你姐厉害着呢!这金色春联就是你姐捣鼓出来的!全国独一份呢。”宋晓东得意的说。
“真的吗?大姐你好厉害!我们要跟着你发大财哟!”二弟方安欢喜的跳起来。
“王方安,我正好找你呢!”一中年帅大叔拉住跳起来的方安。
“张厂长,您好!我请假啦,我们准备回家过年了。”二弟方安不安道。厂长怪我不去上班?我请假了呀?
“不是这事。我找你是想了解你们今天卖春联的事?”
“方便透露在哪进的货吗?”张厂长问。
二弟方安看看大姐,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他害怕别人抢了他这独门生意,又对厂长有着天然畏惧。
“张厂长,您好!我是王方安的大姐。方便去那边茶楼一叙?”王芳萍笑着招呼道。
“好,我请客!走,一起去。”张厂长热情邀请道。
在茶楼包间坐定后,一番寒暄后王芳萍轻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张厂长,您真是独具慧眼,一眼就看中了这金色对联的独特之处。”
“实话告诉您,这不仅仅是对联,更是我们家乡文化的瑰宝。往常是红底黑色字体。它首次以金色呈现于世。”
“金色,我相信,在港市那样繁华又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这寓意着吉祥、富贵与希望的金色。一定能吸引众多人们的目光。”
宋晓东在一旁点头附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张厂长,不瞒你说,这次我们拿到的货不多,如果您要,也只能匀一部分给您。”
张厂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微微前倾身子。认真地说:
“王女士,宋先生,这金色对联确实别具一格,我相信它能成为港市市场的一股清流。至于价格,我希望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同时也考虑到市场的接受度,我们不妨开诚布公,共同商议一个双赢的方案。”
“张厂长,这样你看行不,我可以按市场价八折给你10万幅?如果你要的多,再等五天,我发货给你,可以七折价?”王芳萍试着开口。
“10万副太少了!五天时间也久了些。价钱不成问题,能不能多匀点货?”张厂长急切道:
“我以2倍的市场价,购买你两百万份额。前提是现在提货。你看行吗?”
行,当然行!多给点都行,有点后悔说少了,应该直接给四百万的货。
不过还得假装为难的说:“会不会太多了?我们广市不够卖啦。”
“三倍的价格?这总行了吧?”张厂长坚定道。
“行,现在就去拿货!”几个人都懵圈啦!还有上赶着给钱的。
行,你是大老板,你牛!
张厂长选出最优质的货源,他挑选的都是寓意“生意兴隆”、“富贵吉祥”等内容的春联和灯笼。符合港市人们的风味。
去银行转账完成后,两口子都仿若梦境。王芳萍狠狠的掐掐老公宋晓东的胳膊,疼得宋晓东一下清醒。
三千多万哟,太不可置信啦!
看在张厂长给钱爽快的的份上,王芳萍大方传授张厂长“饥饿营销”的法子。并告诉他,春联、灯笼不仅仅限于家庭,店铺、街道一样可以挂上红彤彤的灯笼。
令张厂长大开眼界,直呼妙哉!相信有这些措施加成,定然能令张厂长大赚一笔吧!
其实张厂长也不是冤大头,离过年就十几天了,如果再等五天,他的时间更有限。
说时间就是金钱,真的不为过。这就是个时间战,就那么十来天时间。
搬运到港市他至少可以翻五到十倍。独一份生意,还不是他想怎么开就怎么开。
他还可以去深市、澳市,东南亚等地去开拓市场!
作为大老板,张厂长哪里会做赔本生意。他早看出富人圈对金色的追捧。而且,对联、福字、灯笼在港人和东南亚华人有着特殊情结。
所以他果断抓住时机,及时出手。
世界对穷人极度不公,穷人看到很多时机也会因没钱而溜走。
富有的人积累财富要比穷人快很多。这不是仇富吧?只是感慨而已。
贫穷不能限制我们前进的脚步,要敢拼敢闯,抛弃畏手畏脚,方能成功。
平息好激动的心情,回家听二弟安排好明天他们摆摊事宜。明天他们继续一起行动,熟悉流程,并打出知名度。
然后安排其他人去广省其他市场售卖。
二弟方安还是只摆一个摊位,前几天限量出售。等过两天就坐等批发上门。
“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王芳萍他们准备明天晚上回N市,一到就发货。
那去火车站找熟人就势在必得。火车站上必须要有人接应。
“姐。你们要找火车站熟人?”二弟方安一个朋友问。
“对呀,小封,你有熟人?”二弟连忙问。
“我二叔就在广市火车站上班,不过他不是领导,就是站台工作人员。”小封不好意思的说。
没事,工作人员好呀!可以帮忙接货。一定要搞好关系。
“走,现在就去!”
王芳萍着急的让小封带路,她让宋晓东和二弟方安一起去找封二叔帮忙引见,然后办理货物接收事宜。红包必须安排上,金色对联、福字、灯笼,也安排上。
而她则和李梅去服装厂找熟人,开始她的淘宝之行。她要在广市大量购买服装,绝不能空手回家,每一趟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