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北京,肯定还得买点北京特色。
作为首都,金饰品质一定不错,那正是他们需要囤的。
王芳萍夫妻看见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铺,忙踏进了这家金饰店。
一进门,店内几位经验丰富的店员,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他们交换着微妙的眼神,似乎都在默认:这样的顾客,穿着朴素,带着一嘴地道的乡音,不过是随便看看,不要弄脏地板。
没人起身打招呼,有点尴尬怎么办?
“欢迎光临,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忙吗?”这时,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打破了店内的微妙氛围。
是新来的小妹小李,她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没有丝毫的偏见与怠慢。
她主动迎上前去,热情地引导王芳萍夫妻浏览店内的金饰。
“我们想看看十二生肖的金饰,想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挑一件。”王芳萍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道。
小李听后,立刻把十二生肖金饰拿出来。细心地为他们介绍起每一款金饰的特色与寓意。
这些金饰刻画得栩栩如生,还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比如龙的金饰往往威严而神秘,虎的则显得勇猛有力,每一款都蕴含着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而一旁的其他店员,则在一旁窃窃私语,偶尔投来嘲笑的目光,仿佛在说:“看,新来的就是不懂行情,这种顾客怎么可能买得起。”
“月月属龙,星星属羊,你属牛,我属猪,那就先买这几个。”王芳萍说完,指着龙、羊、牛、猪,请帮我们包起来。
然后又对小李说,再把“十二生肖”全套也包起来。说完从包里拿出一大叠百元大钞。店内的气氛瞬间凝固了。
小李惊喜地接过钞票,而周围的店员则是一脸难以置信,有的甚至露出了后悔的表情。
“真是人不可貌相啊!”一位老店员感叹道,语气中既有羡慕也有自省。
王芳萍夫妻可不管他们怎么想,怎么做。他们买完后潇洒走人。
“听说老凤祥是老字号,我们再去买点?”出门后,王芳萍和老公商议道。
“老凤祥”的每一位营业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微笑,完全没有那种“以貌取人”的冷漠与偏见。
整个购物过程中,都会感受到他们的尊重与关怀,仿佛在与一群老朋友聊天。
这样的购物体验,怎能不让人心生欢喜呢?难怪“老凤祥”会一直延续下去,成为百年老字号。
为安全着想,店员领着王芳萍夫妻来到贵宾室,先买了一箱子金条。上次卖出去10万,这次买回来要了12万,王芳萍很是心疼。
再选购了两套“十二生肖”。银手镯,银项链,选上。“老凤祥”的金条品质好,他们很想多买点,不过怕太张扬,就只买了那么多。
只能陆续又去了几家金店,花出去一大笔现钱,换回金条,金饰,银饰也不少。
甚至他们还去银行购买了几箱金条。
钱太多要贬值,偷偷倒卖挣的钱又不能拿去花,只能存东西在空间,而存放金条、金饰无疑是最佳选择。
通过攀谈,他们知道,北京特色除了烤鸭,还有:
景泰蓝,这是一种独特的工艺品,色彩艳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兴趣不大,主要是不懂欣赏,但可以买几个摆家里!
义利面包,红黄蓝条蜡纸包装的义利面包,是北京人记忆中的老味道。它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亲民的价格,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
这个好便宜,而且没有添加剂,让孩子吃着也放心。
必须多买!多多益善!多走几家。
九十年代的北京还有很多其他特产,比如茯苓夹饼、稻香村糕点等等,统统买,咱买得起,放得下。
孩子的玩具也得准备,不能让孩子失望吧!七巧板、华容道、亚运会吉祥物盼盼的玩偶怎么能少呢?
这些特产不仅代表了北京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更是人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总之,他们一下午都在不停的买买买,不停的让老板送他们仓库去。
水果和羽绒服的获利让他们应该可以买下一个面包厂。
“老公,面包我还想多买点,这个没有添加剂呢。后世的食品有添加剂,不安全。而且空间空了看着不舒服。”逛完一圈,王芳萍觉得效率太低,空间空地太大,心里难受。
“那还不简单,我们找店铺老板带我们去批发呗,我们给他引荐费。”宋晓东宠溺道。
在红包的见证下,店铺老板成功的把他们带到“义利面包厂”。
一到厂门口,嘿,那叫一个热闹!厂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小商贩,超市里的大采购员,大家伙儿都眼巴巴地等着进货呢。
“哎,老张,今儿个来得早啊!”店铺老板热情地跟旁边的熟人打招呼。
“可不是嘛,听说今儿个新出炉的果子面包特抢手,我得早点儿排队!”老张笑眯眯地回答。
店铺老板让他们等着,他去找熟人想想办法。
等了大约十分钟,店铺老板来把他们带到我一个办公室。
路过生产车间大门口,一股刚出炉的面包香扑鼻而来,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科长您好,我们是津市钢铁厂的采购员,知道贵厂面包好,所以想进一批面包给职工当过年礼物。你们能提供多少?”宋晓东礼貌的询问,同时不忘递上红包。
“快过年乐,生意好,我们存货也不多。只有×箱果子面包,×箱奶油卷,还有×箱维生素面包!你们要完不?”科长热情的回答。
“我们全要了!不知道我现定同样的量,你们今天晚上能赶出来吗?”宋晓东着急。
“应该可以吧?我现在去召集人手。”科长忙电话通知生产科长,安排生产事宜。
在销售科长帮助下,顺利的装货、打包,送货到门,明天上午11点前再来送货,能生产多少要多少。
经过一番忙碌,看着空间快被填满,王芳萍满意的睡下。
第二天,等到面包,再去拿上烤鸭,王芳萍和“北京”依依惜别。
下次,他们就能慢慢游北京,慢慢享受生活。
重生回来快一月了,王芳萍觉得自已每天都在忙,忙着挣钱、挣钱、还是挣钱!
她知道,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想要挣上足够财富自由的钱,那至少要好几年。
因为没有本钱,就无法玩大的,只能慢慢积累。
自已又不会炒股,又不记得彩票。
还好当初陪外孙看科技书时,细看了“金色油墨”制作过程,并成功记住了。到时候,一定要多给小外孙红包。
春联的时效性太强,就只能卖那么几天。过期就作废。所以呀,忙是应该的,越忙越幸福。忙一天可以当将来忙几年。
今后,再也想不到这样挣钱的点子啦!有了这笔收入,也够自已安心生活一辈子吧。那就不折腾了。
年后,要好好陪孩子,努力提升自已,挣钱就缓缓吧!
回家后应该可以去印刷厂算收益啦!
想着就开心,在这样的心情下,王芳萍夫妻平安回到N市。
(http://www.220book.com/book/31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