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诸葛亮便开始调兵遣将,他首先调集了紫金关附近全部能动用的可战之兵二十万,由自已亲自担任主帅,以赵云为前部,领精锐轻骑尽快与姜维会同,两人汇合后分任正副先锋,以紫金关为据点出击,为后续大军开道;
诸葛亮自身坐镇这一路大军的中军进行指挥,以刘备义子、骠骑将军、温侯吕布为中军护卫,保卫自身安全;以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督后军粮草,此路军为北伐主力,将会通过已经被占领的紫金关,直扑北魏腹地,扫荡所见的一切北魏势力;
与此同时,诸葛亮又命征西大将军、南郑侯魏延率领五万偏师,从子午谷向东前进,奇袭关中,争取与上面所说的自已所率领的出紫金关的二十万大军主力会师于潼关之下,共击此关。
除了上面的一正一奇两路兵马外,诸葛亮又令关羽率荆州之兵进攻襄阳、樊城;命令江东新任大都督、江陵侯陆逊率江东水军进攻合肥,与关羽的攻势相互呼应配合;南方的这两路兵马合计也有二十五万,和诸葛亮亲率的西路军加起来合计五十万,是南汉短时间内能拿出北伐的全部兵马,称得上倾国之战了。
江陵侯陆逊是诸葛亮通过阴谋诡计逐步排挤掉了前面两任江东都督周瑜、鲁肃之后,从江东本地豪族的陆家里面扶持起来的新贵,陆家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依附于刘备集团的本土势力了,和孙家感情一般,基本可以信任;而且陆逊性格本就和孙权不太搭,属于是表面温文尔雅但是内心很有骨气的书生,有意见的时候会选择直说,和孙大帝这种自命不凡的主公天生就不太合得来,在三国演义里面晚年因为太子的事情屡遭孙权责备,所以他从个人性格方面也不会太愿意听从孙权的胡乱指挥。
在陆逊接任都督之后,再加上文官方面的一些变动,孙权目前虽然仍然受封为吴王,但是实际上的自治权力尤其是军权已经大部分都被架空了,江东已经基本融入了南汉整体,成为了势力的一部分。
当南汉的这两路北伐大军气势汹汹地猛扑过来的时候,北魏方面陷入了一片混乱和被动之中。
李建成、李元吉两人在投降南汉之后得到了非常优厚的待遇,两个人都被保留了王位,被暂时送到成都监视居住,每天过的十分舒服,看样子余生做个安乐王侯应该是不成问题。
作者“吕布大战李元霸”推荐阅读《我一穿越就看见汉朝在打唐朝》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对此心满意足的两个人也非常配合地在成都公开宣称,他们有内幕消息,早就知道李操已经被李世民害死了,自已投降南汉并非是背叛国家,而是为了替父报仇而已;
反观李世民,弑父夺权是为不孝,多年一直鼓动李操以魏篡汉是为不忠,如此不忠不孝之人,可以说是连畜牲都不如;建成和元吉两人呼吁北魏的忠贞之士,听从李建成以太子身份发布的命令,起来讨伐这个无父无君的秦王李世民!
面对两个兄弟发出的上述非常恶毒的指责,李世民在保持了多日的沉默之后才站出来宣称,李操在听说了建成和元吉的背叛之后被气的去世了,所以真正的杀父凶手是它们两个才对。李世民宣布自已以大魏剩下唯一继承人的身份继承皇位,改元贞观,并号令北魏的各路兵马尽快前来勤王,保卫都城长安。
李世民的这个表态当然是很难让北魏朝堂上下信服的,实际上李操的确切死因在后世最终成为了一桩悬案,没有人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和李建成或者李元吉关系密切的魏军将领产生了动摇,开始拥兵观望或者开始考虑投降南汉,并没有第一时间勤王。
好在李世民的嫡系核心集团目前都还对他保持着忠诚;在与谋主徐茂公仔细商议之后,李世民认为在两路大军的威胁中,还是经由紫金关进攻过来的西路军威胁更大一些,毕竟紫金关的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又有诸葛亮在这边亲自带队,所以决定将手中最大的王牌、亲弟弟赵王李元霸派往这个方向前去抵挡;由于李元霸武艺虽高但是不擅长带兵,又让右武候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去担任了这个方向的主帅,徐茂公为军师,去破解诸葛亮的临阵计谋,李元霸为这个方向的前部正印先锋,三人共起大军十五万,火速前往潼关,力求将这个方向的进攻抵挡在关外。
至于襄樊方向,李世民则委派了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秦琼率大军二十万火速前去抵挡。由于李元霸这个大杀器派去了尉迟恭那边,所以李世民给秦琼多派了些兵马,并且把其他一些排的上号的将领如尤俊达等人更多地划归到了秦琼麾下指挥,以平衡两边的实力,希望久经战阵的秦琼秦叔宝能够充分发挥他强大的带兵能力,发挥出这些将领的实力,凭借优秀的指挥艺术来拖延住占据了实力优势的关羽和陆逊这两个强大敌人联手进攻的脚步节奏。
(http://www.220book.com/book/31E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