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城,某小村内不起眼的一户人家。
这是苏辞家的老宅,今天苏辞拿完苏城大学医学院毕业证刚到家。苏臻做了一顿丰盛的饭菜,看到苏辞回家,立马起身准备吃饭。
“爷爷,今天这么多菜啊?”苏辞边往里走边喊着。
“是啊,快去洗手,今天高兴,陪爷爷喝点。”苏臻笑着回应。
上桌后,老爷子先借着庆祝苏辞毕业这个由头,喝了一杯。毕竟苏辞老管着他不让喝酒。
“爷爷,您慢点儿。”苏辞看着这老头满脸无语。
“辞儿啊,今天爷爷高兴,这些年爷爷把能教你的都教你了。你也很争气,毕业证、资格证都拿到了。而且你是我们苏家隔了三代才出现的能练出真气的人才,过了今天,你也该去闯闯了。”苏臻微笑着说道。
“你爷爷我虽然被称为针王,但也只是老友们给我这个面子,什么苏一针,连气都没有,哪敢叫这个。好在有个你,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你太爷爷交代。你爸又是那副德行,连学医都不肯。”苏臻叹了口气,仿佛想起了些许往事。
苏臻当年也是名动一时的神医,但自从需要资格证之后,就再没行过医。并不是他没能力去学这些西医的应试技巧,而是他觉得用西医的方式考中医资格证,是对自已医术的侮辱。
对于苏辞来说,他管这种考证方法叫曲线救国,能拿到证才是目的。
而苏辞的父亲苏靖,则是因为没有医治好自已妻子,放弃了学医。
“爷爷,您也别这么说,我爸肯定还是对于我妈的死耿耿于怀。他当时说他连我妈都救不了,从此不再行医。他心里肯定也不好受。”苏辞明白老爷子的心思,对于父亲弃医从商,苏臻满肚子怨气。
对此,苏辞倒是很理解。或许换了是他,他也会从此一蹶不振。
“不说他了,明天你就去城里。我给你王爷爷打过电话了,你就去他的中医馆坐诊。虽然你的医术已经超过了我,但是不能太骄傲,你应该明白心态对于一个医生的重要性。”苏臻不再提别的,直接把他的安排说了出来。
“好的爷爷,明天一早我就去。”苏辞应了一声。
吃完饭,老爷子又嘱咐了几句便回了房间。正当苏辞准备回房休息的时候,老爷子拿着一套银针出来,交到了苏辞手里。
“这是龙吟针,你太爷爷当年就是凭着这套针拿到了针王的称号。爷爷没有修炼出真气,没这个资格去用他,现在该交给你了。希望你能用这套银针,救治更多该救之人。”苏臻郑重的说道。
“爷爷您放心,我一定牢记您的话。”苏辞应声,脑中回想着苏家的三不救。不信者不救,不孝者不救,叛国者不救。
说完这些话,爷孙俩各自回房。苏辞也开始想象着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而想了半天完全没头绪。只得作罢,先去医馆坐诊再说,其他的再议。
第二天一早,苏辞整理好行囊,给老爷子打了个招呼,就直接去了公交站。倒不是说买不起车,只是当年苏辞的母亲就是死于车祸,让他对开车没有任何兴趣,或者说对开车有恐惧。
到了市里,苏辞直接去了王爷爷的中医馆,毕竟也不是第一次来,当初苏臻带他来过好几次。
刚到门口,就看到王白术站在医馆门口。这王白术是王爷爷的孙子,长的跟胖萝卜似的,起了个中药名,但汤头歌都背不下来的人才,跟苏辞也是同岁好友。
“卧c,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半小时了。”王白术一拍苏辞的脑袋笑骂道。
“堵车啊药哥~”苏辞也不客气,从小王白术就有个绰号叫药哥,别人喊不行,也就苏辞能喊,不过一般苏辞也只会叫他胖子。
“走~带你去看看住的地方,今天开始你就跟小爷住,小爷带你吃香喝辣~”王白术扛起苏辞的行李,带他回了自已家。
两个人收拾完东西,又回到了医馆。这家中医馆名为仁心堂(情节需要,名称无隐射或其他意义,下同),主营是中医理疗和中药房。规模不大,但在附近口碑都很好,王爷爷名叫王善义,早年是军医,退休后自已开了这么一间医馆。
“哟 小苏啊,你爷爷终于肯把你放出来啦~”一进门,就有人打招呼。
“刘姐,你说的我跟坐牢似的。”苏辞也笑着回道。
这刘姐名叫刘娟,是医馆的元老级医生,王爷爷开医馆招的第一位医生。
“王老叫你先到处看看,他去医院看老友去了,等他回来再安排你。”刘娟笑着说。
苏辞应了声,正准备出门跟王胖子买点日用品。手机响了,一看是王爷爷,赶忙接起来。
“苏辞啊,你到医馆了吗,到了就马上来一趟市医院,帮我来看一个人。”电话里传出王善义的声音,他对苏辞的医术十分了解,这也是他知道苏臻让苏辞来自已医馆坐诊,高兴的几天没睡好的原因。
“好的,王爷爷 ,我马上过来。”苏辞挂了电话,赶紧让胖子开车带他直奔市医院。
作者“苏小辞”推荐阅读《针王在都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31H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