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今天早起目的是领取福利,吸收真气,
目的已经达到了。
观察能否烧山,只是顺带的。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破山脉,李清风是盯上了。
别让他找到机会,但凡天气干燥一点。
就一定把它给点燃,烧死那些畜生。
给我等到嗷~
回到家中,吃了早饭,李清风出门朝县衙走去。
刚才叶青的话,李清风还是记在了心上的。
他准备去找韦一明,让他趁着这段时间,喊人上山砍点柴。
别说自已不讲究,到时候大火下去,就什么都不剩了。
阴沉了十几天,好不容易出太阳。
县里居民们,也都出来了,享受着阳光的沐浴。
虽然他们好像兴致都不太高。
缺粮对人的影响,还是没有削减。
李清风走在路上,每隔几条街道上,就有衙门的人,搭建的粥棚。
在这里,居民可以来喝粥。
每个粥棚,定时提供早晚两顿。
从大桶里捞出来米粥,清汤寡水,主打一个饿不死。
就这,韦家他们还不是免费提供的。
老爷们的粮食,都是高价买来的。
来吃的人,得付出代价。
张嘴就吃?哪有这好事。
要么掏钱。
要么签订契约,
以后还钱,或者还十倍的粮食。
要是都没有的话,就以工代赈。
现在正缺人帮忙干活,时间嘛,以年为计量单位。
为了安抚民心,干活的人,还能吃上干饭,有蔬菜和少许荤腥。
很多粥棚掌勺,和路上巡逻的人,便是付不起钱,帮忙打工的临时工。
现在县里的条件很困难,跟以前的好日子比起来,天差地别。
但他们没办法,也只得答应下来,帮忙干活。
总之,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饭,以及早饭和晚饭。
代价都在不言中。
自已的决策失了误,总得承担后果。
李清风对韦一明他们的行为,不进行任何干涉。
反正又剥削不到他身上来。
其中有多少利益瓜葛,都跟李清风无关。
韦家他们集体凑出来的钱,已经充值到论坛上了,想找李清风退款,也没戏。
李清风在路上还看到背着箩筐,拿着镰刀,走向山林去的人群
他们成群结队,准备在山上割些野菜,或是捡点蘑菇回去炖汤喝,能多吃一顿是一顿。
光喝街边的白米粥,可饿的快。
总不能吃完就躺家里,等着时间熬过去吧,那不是乞丐才干的事吗。
城门已经封锁,无法进出。
想让县里居民安稳,要怎么做?
没错,告诉他们,外面很危险。
衙门一直在宣传,别的县已经沦落,乃至被攻陷,已经有地方开始人吃人了。
整个坎州,都在缺粮。
关门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居民们从各个商会那边,也能得到类似的消息。
一来二去,也就传开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死亡游戏:杀尽心执念这个消息,把县里的居民吓得不轻,没人敢去冲撞戒严的兵丁。
绿柳县好歹有青天大老爷施粥。
再不济,也能喝救济粥去。
有了退路,就不容易走极端。
无非今年过后,苦上几年罢了。
溜溜达达,李清风一边观察着县里的人,一边走到衙门处。
此时太阳出来了,薄雾散去,早已开始上班。
陆陆续续有人从衙门那进出。
从封城时开始,每天去巡逻报备的,就有不少队人。
人员不够,就把喝粥而欠债的人,调过来当临时工,打工还债。
屯粮处,更是重兵把守,生怕出现意外。
李清风望向县衙,绿柳县的衙门坐北朝南,外观看上去庄重威严。
一排排临时工,站在那看门。
韦一明倒是一点都浪费,拿来就用。
衙门的大门十分厚重,朱红色的漆经过多年的风霜,看上去成黑色了,也不说去修一下。
可能是为了表示里面的官清正廉洁吧。
门口处,两只威武的大石狮子,张着大口,嘴内含石珠,威风的很。
李清风抬头看了看高悬在上面的牌匾,字迹苍劲有力,十分见功力,写这字的人,必然是文化素养非常的高。
听叶青说,这玩意是多年前他写下的,不知道是真是假。
李清风走过来,站岗的兵丁眼尖,连忙上前来说道:“风爷,您早啊!吃过了没。”
李清风的名声,可一点也不小,谁不知道韦家的粮食,是在他那买来的。
他们站岗的,闲着没事干时,就只有聊天。
渠道有限,话题就那么多,一来二去那点事,大伙就都知道了。
这个兵丁,在拉粮食时,去明溪路当过监督人,自然认识李清风。
这两天,他还跟边上几个哥们吹呢,风爷请他吃过饭。
虽然他只是跟韩磊去棋牌室吃了顿跟赌徒同等待遇的饭菜。
但经过他的口,那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仿佛李清风亲自接待的他一样,脸上有光的很。
李清风开口问道:“刚吃过,出来转转,韦县令在里面吗,我有点事来找他。”
“在在在,我去给您通报一声,您先稍微等一等,马上就来。”兵丁连连点头,几步就小跑进去。
李清风也没有硬闯的意思,跟边上站岗的几个临时工聊着天。
到底是在衙门这里站岗的,消息都要比一般人灵通一些。
从他们口中得知,除了有钱有势的家庭之外。
县里有大约七成的人,家中断粮,只得喝救济粥度日。
当时一些谨慎的家庭,面对五倍的高额收购价,也没有动心,现在他们赢麻了都。
和其他饿肚子的人比较一下,优越感油然而生。
不投资,收益就能胜过90%的人,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些天,没粮食的居民,有空就骂来高价收集粮食的人。
李清风不知道是不是玩家收的粮食,但后面肯定有他们的影子。
总之是缺了大德了。
跟边上几个人聊了没一会,韦一明就带着四个文官,急急忙忙跑着出来迎接。
他们衣冠穿的的非常整齐,显然是来之前,特意梳理过了。
韦一明看上去四十来岁,模样清瘦,五官端正得体,他看上去文质彬彬,颇有学问的样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34Y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