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部官员失踪的同时,皇上对王府的态度再次变得微妙起来。朝堂之上,皇上多次在言辞中暗示王府是否在调查江南组织时“过于严厉”,暗指李修染应该“留有余地”,以免引起更多的反弹。
李修染察觉到,皇上似乎在试探自已,想要通过江南组织的事件观察他的动向。皇上或许在担心,若王府势力过大,将来可能会威胁到皇权的稳固。
面对皇上的试探,李修染决定保持低调,他表面上对皇上的暗示表现出恭敬顺从,但暗地里却加快了对江南组织的清剿行动。
苏婉清对此十分担忧,她低声对李修染说道:“王爷,皇上心存疑虑,我们的行动若过于明显,恐怕会引来更大的猜忌。不如暂时收手,等时机成熟再对江南组织出手。”
李修染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婉清,本王明白你的顾虑。但若此时放任江南组织发展,恐怕会让他们觉得有机可乘。只有让他们彻底消失,京城的隐患才会真正消除。”
就在王府密集追查江南组织余党之际,江南组织也开始展开报复行动。他们在京城中散布谣言,暗指王府的扩张行为已经威胁到皇上的统治,甚至有人在夜间秘密张贴告示,污蔑王爷图谋不轨,妄图篡位。
这些谣言迅速在京城中传播开来,引起了百姓的恐慌与猜疑。朝堂上的部分文官也开始对王府表现出不满,认为王爷的追查行动过于激进,甚至在朝会上暗示应当限制王府的权力。
皇上对此表面上不置可否,但他心中的疑虑却逐渐加深。皇上召见李修染,问道:“王爷,近来京城中传言四起,不知您是否有所耳闻?”
李修染拱手答道:“微臣确有所闻,这些流言不过是一些居心叵测之人故意挑拨离间。微臣一心为朝廷效力,绝无他心。”
皇上淡淡一笑,说道:“王爷忠心朕自然知道,只是眼下京城风波不断,朕希望王爷行事能稍加克制,以免引发更多的纷争。”
李修染点头应允,表面上表现出顺从,但他心中明白,皇上对自已的疑虑并未真正解除。若不彻底清除江南组织,王府的处境将愈发艰难。
李修染意识到,江南组织的余党已在京城中渗透得极深,若不一举铲除,王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他决定采取果断行动,命苏婉清在京城的各个据点布下天罗地网,将江南组织的余党一网打尽。
苏婉清带领王府的精锐力量,夜以继日地展开行动,逐一排查江南组织的据点。经过几日的搜捕,她成功发现了江南组织在逸香阁的秘密基地。
当夜,苏婉清带领一队精锐潜入逸香阁,迅速控制了整个茶楼,将江南组织的余党一一擒获。然而,就在清剿行动接近尾声之际,逸香阁突然失火,浓烟四起,将整个茶楼笼罩在火海之中。
苏婉清率领部下冒险突围,最终成功将几名重要的江南组织头目带回王府。然而,茶楼的大火也掩盖了不少线索,令江南组织的许多核心机密随之被烧毁。
苏婉清成功带回几名江南组织头目,在王府的严密审讯下,这些人供出了江南组织的部分秘密,尤其是其在朝中的势力布置和未来的行动计划。
通过审讯,苏婉清得知,江南组织原本计划利用安陵案的舆论风波,联合一些对王府不满的势力发动叛乱,意图在京城引发一场内乱。而他们的最终目标,正是通过动摇王府,进而对皇上施加影响。
李修染对江南组织的阴谋有了更深的了解,决心彻底摧毁这股势力。他命人将这些重要证据封存,以备日后在朝堂上揭露江南组织的阴谋。
在接下来的朝会上,李修染将江南组织的阴谋和证据呈交给皇上。他详细汇报了江南组织在京城的渗透情况,尤其是他们如何利用安陵案的风波试图挑拨朝局。皇上看完证据,面色阴沉,意识到江南组织的威胁已然深入朝中。
皇上最终下令彻底清剿江南组织,赐封王府以更大的权力,让李修染全权负责此次行动。朝中的官员们见王爷立下大功,对他的态度也逐渐转变,不少人纷纷表达支持之意。
虽然江南组织的余党被肃清,但苏婉清却依旧感到不安。她知道,皇上之所以赋予王府更大的权力,不过是为了借王爷之手清剿江南组织。一旦清剿行动结束,皇上很可能会收回这些权力,甚至进一步限制王府的发展。
夜深时分,李修染与苏婉清在书房中密谈。苏婉清轻声说道:“王爷,虽然我们暂时取得了胜利,但皇上对您的忌惮并未消失。未来的路,恐怕会愈加艰险。”
(http://www.220book.com/book/361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