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沈承业的计划后,李修染迅速制定了一份周密的对策。他命令王府的精锐士兵悄然埋伏在京城各处,确保可以随时出击,同时安排苏婉清带领一支先遣队,前往沈承业与西域密使密会的地点,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
李修染深知,此次行动关乎京城的安危,必须一击即中,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他亲自检查部署,确认所有人手均已到位后,便带领手下悄然等待月圆之夜的到来。
月圆之夜,夜色如水,京城一片静谧。然而,在这份表面的平静之下,暗藏着无数杀机。
夜半时分,沈承业带领他的心腹,偷偷潜入西域密使的住处。与此同时,王府的精锐已在四周埋伏,静待李修染的号令。
沈承业与西域密使在宅院中商讨了片刻,确认行动时机成熟,便开始安排各自的心腹四散而去,准备在城中制造混乱。然而,就在他们的计划刚要实施之时,李修染一声令下,王府的精锐士兵如同从天而降,迅速包围了整个宅院。
沈承业和西域密使见势不妙,立刻拔剑迎战。然而,王府的精锐士兵训练有素,很快便将他们逼入绝境。沈承业明白自已已无退路,目露凶光,拼命反击,试图冲出重围。
李修染亲自出手,拦住沈承业,冷冷说道:“沈大人,为了私欲竟不惜引狼入室,今日便是你为自已野心付出代价的时候!”
沈承业面容狰狞,嘶吼道:“李修染!你不过是皇上利用的棋子,王府的势力迟早会被压制!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掌控朝堂!”
李修染毫不动摇,挥剑迎上。两人激战片刻,沈承业终因体力不支,被李修染一剑击中胸口,重重倒地。眼看大势已去,沈承业发出一声惨笑,喃喃道:“朝堂之争,终究是权力的牺牲品……不过,李修染,你也逃不过这个结局……”
说罢,沈承业气绝而亡。
与此同时,西域密使的随从也被王府精锐尽数击溃。李修染命人将所有密使押送回王府,准备翌日上朝,向皇上禀报沈承业与外族勾结、意图谋逆的罪行。
皇上得知沈承业的所作所为后,勃然大怒,立即下旨清查沈承业的同党,将一众官员和江湖势力一并清除。西域密使也被驱逐出境,以告诫外族不得再妄图干涉大魏内政。
经过此次风波,京城的权力斗争暂时平息,朝中各派势力逐渐归顺,重新恢复了秩序。李修染再次被皇上赏赐,朝中大臣也对他愈加敬畏。然而,李修染并未被荣誉冲昏头脑,他心中明白,朝廷内外依旧危机四伏,他的责任仍未结束。
苏婉清陪伴在李修染身边,轻声说道:“王爷,经过这次劫难,京城总算重获安宁,您可以稍作休整了。”
李修染微微一笑,叹道:“婉清,王府的安定并非永久。只要朝堂仍有纷争,我便不能懈怠。未来的路依旧坎坷,但我会用尽全力,为这片江山保驾护航。”
夜幕降临,李修染站在王府的高台之上,俯视着宁静的京城,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未来的路或许更加艰险,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将自已的生命与这片江山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经历了沈承业与西域勾结的风波后,京城内外再次归于短暂的平静。李修染站在权力的中心,看似拥有无上的荣光,然而,他内心始终保持着一份清醒,深知朝堂之上并非一片坦途。尽管皇上对他无比信任,但他明白,皇帝的猜忌之心终究难以磨灭,自已的每一步都必须谨慎小心。
这一日,李修染被召入宫,皇上在御书房接见了他。皇上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透着一丝深意:“李卿,近来朝堂已逐渐归于平静,你的功劳不可磨灭。然而,朕近日听闻江南水患频发,百姓苦不堪言,朕希望你能前往江南一趟,安抚民心,治理水患。”
李修染心中微微一动,江南一带素来富庶,商贾繁多。此地的赋税对朝廷而言极为重要,而近年来却因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皇上派自已前往江南,表面上是为平息灾情,实际上也是一种调离的策略。毕竟,京城之中,各派势力争斗不休,而自已若是离京,这权力的天平便会再次发生微妙的倾斜。
李修染心知肚明,但面上仍恭敬答道:“皇上,臣定不负圣恩,前往江南定会竭尽所能,安抚民心,治理水患。”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李卿果然是朕的肱骨之臣。你尽管放手去做,朕会派人全力配合你的行动。”
话虽如此,李修染知道,这一去江南,自已将面对诸多不确定的局势,而京城之中的权力格局也将因此发生变动。
(http://www.220book.com/book/361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