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如此说,因为他手头上的奏疏都是江南各地反抗新税收政策的内容。
自太子离开大同回到京师,就与内阁商讨出了“官绅一体纳粮”的新政。
诏令甫至江南,苏州文庙便聚集千余书生。他们以复社为首,引经据典抨击政策“违祖制、伤士心”。
短短旬月,《东林遗响》《士权论》等匿名檄文传遍街巷,称天子“夺清流口食,与商贾争利”,舆论矛头首指朝堂。
南京国子监生员三百余人联名上书,列举 “士绅优免乃洪武祖制” 等十二款理由,恳请收回成命。
更有激进者徒步进京,于午门外长跪三日,高呼“还我斯文体面”,震动朝野。
杭州、松江等地商贾响应 “保商同盟” 号召,以 “税吏苛索,血本无归” 为由集体罢市。
一时间绸缎庄闭门歇业,漕运码头舟楫停滞,往日熙攘的苏州阊门,竟成 “十铺九闭、行人寥寥” 的萧索景象。
运往北方的粮食竟然中断,京师米价格飙升,文武和百姓遇到了吃饭难题。
昆山顾氏、无锡华氏等江南大族的佃户,在暗中煽动下发起抗租运动。
佃户以 “老爷亦需纳粮,吾辈凭何交租” 为口号,手持农具与前来催租的管家对峙,部分村落甚至爆发械斗,致数人伤亡。
嘉兴税署因强征商税激起众怒。愤怒的商贩与手工业者趁夜纵火,火光冲天中,税署化为灰烬,三名税吏葬身火海。
此事迅速蔓延,湖州、常州等地税署接连遇袭,征税工作陷入瘫痪。
徽商巨贾暗中资助复社文人进京游说,士绅则利用田产为商人藏匿资金、虚报账目。
苏州织造局借 “官营免税” 之名,行商货走私之实,朝廷商税稽查形同虚设。
松江府知府强行丈量士绅田亩,遭地方豪强抵制。南汇豪族沈氏家族以 “护庄保境” 为由,招募盐枭、海盗组成千人武装,与前来丈量的衙役对峙三日。
江南文人以诗词、戏曲为刃,讥讽新政。其中苏州评弹艺人新编曲目《苛政叹》,将征税官员比作 “食人之虎”;
绍兴文人作《税蠹传》,影射税吏贪腐,在市井间广为传唱,进一步激化民怨。
看到这,崇祯冷哼一声,心道:
明朝自中期以来,官绅享有 “优免田赋” 的特权。士绅阶层通过科举入仕或买官,占据大量土地。
苏州、松江等地士绅占全境的农田田的比例,甚至达六成以上。
这些官绅的土地无需缴纳全额赋税,是明廷财政困难的一大原因。
若废除这一特权,千亩土地每年需多缴纳500石,相当于中等农户10年收入。
官绅不跳脚才怪。
只是如此明目张胆的搞民乱,是真的不知朝廷法度了。
真以为朕的刀锋不利吗?”
怀着满心愤怒,崇祯翻看太子的批复。
【士为西民之首,当以家国大义为重。所议‘官绅纳粮’,乃纾国难之策,非夺士民之利。着各地提学使司宣谕,凡曲解诏令、煽动舆情,并于文庙、午门聚集示威经劝导不散者,拒不交税者,皆革除功名。】
【商税本为裕国便民,若有胥吏苛索,必当严查。着应天巡抚彻查税署贪腐,斩杀酷吏,并督促商贾速复市易、开漕运,违令者停其牙帖,家产充公。】
【焚毁官署、戕害官吏,形同谋反!私募武装,形同叛乱!着锦衣卫会同刑部,携当地总兵,缉拿首恶枭示,其余胁从者,若自首可从轻发落,从犯被检举后逮捕者,皆斩。】
【着兵部遣官吏前往江南各地,宣谕:
国朝税赋乃社稷根本,行政之资、兵饷之源,皆赖于此。若无赋税,何以设官衙、理民事?何以募雄兵、守疆土?今江南士民或有疑虑,谓税重苦民,此大谬也!
官府征赋,非为一己之私,实欲保万民安宁。衙署之吏,昼夜操劳,缉盗匪、断狱讼、修水利,皆需钱粮支撑;
守土将士,披坚执锐,御鞑虏于塞北,剿流寇于中原,若无兵饷,何以持戈卫民?
若因惜此锱铢,致府库空虚,官吏怠政,边防空虚,则贼寇必乘虚而入,烧杀掳掠,鸡犬不宁。彼时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税赋之轻,又何益之有?
昔倭寇犯境,烧掠江南,戮屠沿海;流贼肆虐,劫官粮仓,夺民耕牛。若无朝廷大军,如何保百姓太平。
今欲长享安乐,唯有官民同心,共输赋税。官绅一体纳粮,商贾依法完税,此乃天下大义,亦为子孙计也!】
……
崇祯看着太子的铁血手段,满意的点头道:
“看来太子明白朕的意思,小小年纪就敢如此果决,又是革除功名、又是斩杀乱民,还不经请示朕,就果断迅速的发下诏令。
下面的官员若是做出岔子,引起更大民乱,肯定会激起更大的乱子,到时候,天下人必然群情激愤,上奏罢黜太子的奏疏能淹死他。
这可谓敢于担责,替朕背下所有骂名。
太子显然能看到这些,但依旧能毫不畏惧的迎难而上,披荆斩棘,是个干大事的孩子,是个明君苗子。”
他想了想,提笔写道:
“太子监国以来,殚精竭虑,举措得当,此次革新税政,深合朕意,尽显睿智之姿、明君之范!”
给儿子做好皇权背书和定心丸后,他继续翻看奏疏。
全国各地的军政在眼中快速略过,太子和内阁的批示都很适宜,崇祯心中甚至轻松。
待快速览过了300余份奏疏,他又拿起锦衣卫和东厂的秘奏。
不多会儿,崇祯眼神一窒,惊道:
“方以智竟然向内阁进献了自己的著作《通雅》与《物理小识》。
内阁竟然不理睬,退回去了?暴殄天物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397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