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发水是个稀罕物。
市面上的洗发水,就只有蜂花牌洗发水。
这是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江城也有售卖,不过主要是一些大商场,大百货店才有。
价格太贵了,进货量并不多。
“你是看到蜂花牌洗发水,所以建议沙市日化也生产洗发水?”胡珍珍摇头,“一瓶洗发水,售价1块2,一块肥皂才两三毛钱,隔着好几倍的价,没人舍得用洗发水。”
“江城几家大的商场和百货店,也有蜂花牌的洗发水在卖,但销量都不怎么行。”
她知道洗发水,但对这个建议并不看好。
“改革开放后,机会多了,各项管控松了不少,市场会越来越活跃。”王跃道,“而活跃的市场,就如同筛子,会将形形色色的人筛选出来。”
胡珍珍看着王跃。
她发觉王跃的很多话非常有意思,很多观念,以往没听过。
“人和人是不同的,性格、智商、背景,等等方面,都有着差异。”王跃道,“这些差异在大锅饭的时候,全部被压制了下去,得不到发挥和彰显。”
“可市场一旦放开,政策好转,对人的管制放松了后,这些差异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有的人会继续平庸,有的人会获取不菲的财富。”
建国是一次改变阶层的机会,改革开放同样也是一次改变阶层的机会!
每一次大的变革,其中就蕴藏着逆天改命的机遇。
有的人抓住了,有的人没有抓住。
“你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不过你说这个,跟洗发水有什么关系?”胡珍珍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当然有关系。”王跃道,“有一批人会利用社会的变革,先富裕起来,这些人中,不少人需要东西体现自身的财富。”
“这些东西包括穿着,出行工具,饮食消费,以及更加高档,专业化的生活用品。”
几十年后,在互联网上,很多人花样的炫富。
甚至产生了名媛拼单这种现象,没钱就一起凑钱买丝袜炫富。
类似的事这会儿也有,花几年攒的钱买一件皮夹克的人,同样不少。
“你说的很有道理。”胡珍珍说道,“但我只是一个中层领导,不能下决定,关于生产洗发水这事,厂里也讨论过,大多数领导都不赞成。”
“如果大多数领导都赞成,这事的功劳也落不到你的头上。”王跃道,“你返回城里没多久,就能坐到沙市日化在江城负责人的这个位置。”
“这么年轻,又是女同志,你总归有自已的背景,只要下定决心去做,肯定能生产出来。”
同是返城的知青,不少知青还在街道办的联社经济下混日子,胡珍珍却能进沙市日化,还在这么短时间内跻身中层领导。
肯定有自已的背景。
“总归要找合适的理由才行。”胡珍珍说道,“领导已经否定的项目,这才没多久又去做,没有合适的理由,这不是在打领导的脸吗?”
虽是靠的背景,坐到如今这个位置,但胡珍珍同样有能力。
“理由很简单。”王跃直接给了方法,“做个市场调查就好了,到大商场,大的百货店,包括友谊商场门前,对顾客做调查。”
“询问这些顾客,对洗发水的需求,价格承受度。”
能逛大商场,大百货店,以及友谊商店的,大部分都有稳定的工作,不少人社会地位还不低,这些人对生活品质有更高的需求。
“市场调查?”胡珍珍第一次听说这个词。
“市场永远是对的,只有把握住市场的脉络,才能让自身的产品立于不败之地。”王跃道,“而不是凭借领导个人的好恶,坐在办公室里,甚至连个样品都没有,就决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做企业,生产产品,需要有科学的态度。”
“通过市场调查,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识别市场趋势,评估市场的潜力,乃至制定营销策略。”
王跃抛出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
这些词汇胡珍珍没听说过,有些能揣摩出意思,有些却不知道。
她如同发现了新大陆,对王跃佩服的厉害,一改先前有些轻视的心态。
能讲出这些话的人,不可小觑。
“识别三日,的确当刮目相看。”胡珍珍认真的打量王跃。
她主动伸出手,“王跃同志,我这就回沙市,说服厂里的领导,生产洗发水,另外,你店里需要的洗护用品,我也会让人送过来。”
“祝我们合作愉快。”
一番交谈,让她对王跃佩服的厉害。
不说洗发水能不能成功,单单王跃刚刚提到的市场调查,还有市场趋势、营销策略之类的词汇,如果在会议上讲出来,肯定能能够引起领导的关注,体现自已的能力。
她已经心里悄悄摸摸的背诵着刚刚王跃说的那些专业词汇。
洗发水不是什么高科技,但也不是三两天就能做出来的。
还要等。
但第2天就有人送来了香皂、洗发膏,以及洗发香粉。
全部都是出厂价。
以出厂价订购沙市日化的产品,哪怕是江城商场这样的单位都做不到的,得要华中地区的百货公司,才能拿到出厂价。
江城商场也只能拿批发价。
理发店的规模小,还看不出来出厂价的优势,等到理发店对这些产品的消耗增大了,就能看到优势了。
能节省不少钱。
这天晚上,王跃买了一条烟,又买了两包红糖,找到了刘贵枝的家里。
刘贵枝家住在筒子楼,这一栋楼大部分住的都是街道办的职工。
环境比棚户区要强不少,但是居住面积却不一定比得上棚户区。
刘贵枝家里七八口人,挤在三十多平的房子里。
到的时候,刘贵枝在过道弄着煤炉子,准备做饭。
“刘科长,我过来看你了。”王跃提了提手里的香烟和两包红糖,“这些放哪?”
“小王啊,人来就行了,还带什么东西?不用那么客气。”刘贵枝说道。
言不由衷。
看到王跃手里的一整条烟,还有两包红糖,她内心很高兴。
无论是市民,还是机关干部,大多都穷得很,过年走亲访友,也就带包红糖,宽裕的提些水果。
王跃却拿了一整条烟和两包红糖。
这还不是过年。
“多亏了刘科长,便民理发店才开起来,我要过来什么都不带,那不成了白眼狼吗?”王跃说道。
他将手里的东西递给刘贵枝家里人。
接着道,“再说,刘科长你为返城知青劳心劳力,我提点东西过来看看,也是应该的,做人不能忘本。”
几句话,说的刘贵枝很有脸面。
“你有本事,理发店的生意很不错。”刘贵枝道,“好多知青都在谈,很羡慕,就是机关单位的领导,也很关心,非常重视。”
(http://www.220book.com/book/3AL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