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 章 恶相李林甫的嘴脸

小说: 屈尊归来   作者:周公成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屈尊归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3QG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悠悠历史长河的浩瀚星空中,大唐的辉煌犹如一颗最为璀璨耀眼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光芒,熠熠生辉,照亮了整个时代的天空。端午佳节的来临,仿佛是一场盛大的狂欢前奏,而花萼相辉楼内,则是这场狂欢的核心舞台,一场犹如梦幻般盛大的歌舞诗赋盛会在此处恰似一幅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巨大画卷,正徐徐地展开它那充满魅力的画卷。

盛会的上半场,状元司仪江浩然恰似一颗耀眼的新星,闪耀在这盛大的舞台之上。他那帅气逼人的外表,如同春日里盛开的花朵般吸引人的目光,那明亮而深邃的眼眸,像是藏着星辰大海,高挺的鼻梁下,嘴角总是带着一抹自信而迷人的微笑。他的主持风格幽默风趣,就像一阵清新的微风,轻轻拂过每一个人的心田,让人们在欢笑中感受到欢乐的氛围。他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时而激情澎湃,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们的心灵,将人们的情绪推向高潮;时而舒缓悠扬,好似涓涓细流,在山谷间潺潺流淌,让人们沉浸在一种宁静而惬意的氛围之中。他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手中挥舞着名为“魅力”的魔法棒,每一次挥动,都能将现场的气氛一次次推向令人心潮澎湃的高潮。

然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或许是因为太过沉浸于这热烈的氛围之中,他竟一时疏忽,如同一只迷失在繁花中的蜜蜂,忘记了介绍下半场的精彩节目。这一疏忽,就像在平静如镜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瞬间在这看似平静的湖面荡起了层层涟漪,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唐玄宗李隆基,这位大唐的天子,刚刚结束那激情四溢的致词赋,此时的他,心中满是成就感,仿佛一位刚刚从激烈战场上凯旋而归的英雄。他迈着沉稳而自信的步伐,思绪如同纷飞的柳絮,在脑海中飘荡。他暗自想着,自已今晚的表现可谓是酣畅淋漓、光彩夺目,宛如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在这盛大的宴会上散发着无尽的光辉。可是,他的心中又不禁泛起一丝疑虑,就像一片薄云遮住了那明亮的阳光,贵妃娘娘是否满意自已今晚的表现呢?带着这样的思绪,他缓缓地回到九龙宝座,那沉重的身躯一屁股坐下,如同一只归巢的倦鸟。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贵妃娘娘突如其来的一吻,如同春日里突然划过天空的一道闪电,着实把他吓了一跳。这甜蜜的举动,打破了他原本沉浸在自我满足中的思绪。

“娘娘,平时都是朕主动亲你,你总是推三阻四,找各种理由躲着朕,今晚怎么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唐玄宗李隆基惊讶地问道,那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和惊喜,仿佛一个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突然看到一丝光亮的迷路孩子,急切地在寻找答案。

贵妃娘娘听后,嫣然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得最为娇艳的花朵,散发着迷人的芬芳,又似清澈见底的泉水,灵动而澄澈,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迷人。“今晚吾皇的致辞,慷慨激昂,气吞山河,表现太棒了,臣妾激动得不能自已!”说着,她抬起那如羊脂玉般的右手,袖子如同轻柔的云朵般轻轻飘动,缓缓挡住李隆基的面部,而左手却像一只调皮的小兽,悄无声息地揪着他的耳朵根,狠狠拽了一下。

唐玄宗李隆基只感觉一阵疼痛袭来,差点叫出声来,但他毕竟是大唐的天子,在这样的场合下,又怕被桌上的王公贵族和台下那三千多臣子们看见,只得强忍着疼痛,装出一副笑容。那笑容就像戴在脸上的面具,虽然看似完美,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娘娘,手轻一点点可好,把我耳拽坏了,以后你就吹不了耳边风了。”他打趣地说道。

贵妃娘娘却不依不饶,又道:“你的皮痒吗?”那声音犹如黄莺出谷,婉转悦耳,在这喧闹的宴会大厅中,却又清晰地传入李隆基的耳中。

唐玄宗李隆基连忙道:“痒!痒!痒!来,在后背上抓抓。”贵妃娘娘听后,伸出那纤纤玉手,如同春笋般娇嫩,缓缓伸向唐玄宗李隆基的后背,轻轻抓了两下。然而,她却抓了一手的汗水,如同触碰到了清晨荷叶上的露珠,一下停了下来。“皇帝背上怎么这么多汗水呢?”贵妃娘娘小声问道,那声音如同微风拂过琴弦,轻柔而细腻,只有李隆基能听到。

唐玄宗李隆基听到这话,连忙环顾四周,那眼神如同受惊的小鹿,慌乱而警惕。他忙用手捂住杨贵妃的樱桃小口,小声道:“小声点,小声点,不要被他们听见了,丢朕的脸,也是丢爱妃之脸哦。”他们俩这一番小动作,如同两只在草丛中悄悄嬉戏的小动物,虽然小心翼翼,但还是逃不过一些敏锐的眼睛。老亲王们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并未发觉,却逃不过太子李亨那如同鹰眼般锐利的目光。

入席后,李亨时不时地瞄一下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他的眼神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他对这个父亲有着刻骨铭心的恨,而这个恨,并非是他自已对父亲的私人恩怨,而是替十八弟感到不公不平的恨。天下哪有一个父亲把儿媳妇纳为妃子这种违背道德之事呢?这就像一颗苦涩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他的心中,不断地生根发芽。

李瑁,相对于他那声名显赫的父亲、母亲和妻子,他就像是一颗被遗落在角落里的小石子,是最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因为他的父母,以及妻子实在是太有名了。李瑁的父亲,就是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幼时被奶奶武则天幽禁十余年,那段日子如同漫长的黑夜,笼罩着他的童年。然而,他并未被命运打倒,反而和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如同两把锐利的宝剑,斩断了妄图做第二个女皇的韦后的阴谋政变,而后一手将自已的父亲李旦再一次送上皇位。两年后,李旦禅位给儿子李隆基,李隆基在位时,创造了唐朝后期最为辉煌的开元盛世,那是一个如同繁花盛开、歌舞升平的时代,大唐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就像一艘在浩瀚海洋中乘风破浪的巨轮。

李瑁的母亲,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武惠妃自小长在武则天身边,如同一只在丛林中学会了各种生存技能的小狐狸,精通宫斗。在李隆基和武则天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之下,李隆基依旧将武惠妃册封为妃,并且对她宠爱有加,她就像一颗珍贵的明珠,常伴李隆基左右,还为他生下了七个子女。李隆基对武惠妃的宠爱,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爱恋。

李瑁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小后妈杨玉环,后来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杨贵妃。杨玉环就像一朵盛开在人间的绝美花朵,最为拿得出手的就是那如花的倾城美貌,她的面容如同精美的瓷器,白皙而细腻,眉眼之间仿佛藏着无尽的风情;还有那高于他人的音律舞蹈天赋,她跳舞时,身姿如同风中的柳枝,轻盈而婀娜,每一个动作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美丽的故事。也正因为如此,她才能让醉心歌舞的唐玄宗李隆基深深着迷,李隆基为了得到她,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先是把她送入道观,如同将一颗明珠暂时隐藏起来,而后又辗转一番之后将她纳入宫中,成为自已的贵妃,成为了李隆基最后最钟爱的女人。而夹在他们之间的李瑁,就显得黯淡无光,如夜空中被乌云遮住的星星,只能默默地在一旁,看着自已的命运被他人改写。

正在太子李亨沉浸在痛恨父亲见异思迁的思绪万千之中,也在杨贵妃和唐玄宗李隆基偷偷摸摸打情骂俏之时,台下的大臣、王公贵族们却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他们就像一群等待猎物已久的猎人,迟迟不见那个状元郎登场,开始骚动了起来。他们实在是太喜欢状元司仪江浩然了,他那帅气的外表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在主持节目时的幽默风趣,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大家欢乐的大门;时而激情澎湃,像燃烧的火焰,点燃了大家的热情;时而平缓抒情,似潺潺的溪流,滋润着大家的心田;时而走到席间与大臣们喝上几杯,如同一位亲切的友人,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时而跑到进士文人墨客席,像是寻找知音一般,与他们畅谈文学;时而到街坊模范席问寒问暖,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关心着每一个人的生活。他与才高八斗的才子们举杯吟诗作赋,就像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而他今晚最重要的目标,当然是龙凤呈祥席,因为他深知,只有皇帝和贵妃开心了,才能像春风吹过大地一样,调动全场三千多人的心情,才能把今晚的盛会的大氛围调动起来,这也是他主持盛会最大的目标,更是他仕途的起点,如同踏上了一条通往辉煌未来的道路。

江浩然昂首挺胸,气宇轩昂地走着,他的身姿如同挺拔的青松,充满了自信和力量。手中端着那精致的酒杯,那酒杯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仿佛他端着的不是酒杯,而是整个天下的荣耀,如同一位英勇的骑士捧着象征着胜利的圣杯。在他身后,高力士公公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捧着酒壶,他的身影如同一片忠诚的云朵,紧紧跟随着江浩然这位即将如太阳般耀眼的状元郎。那酒壶在高力士公公的手中,散发着神秘的光芒,仿佛是连接着历史与未来的纽带,里面装着的不仅仅是美酒,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文化和礼仪。他们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踏出历史的回响,如同古老的战鼓在敲响,每一个动作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辉煌时代的故事,仿佛是从历史的画卷中走出的人物,带着岁月的沉淀和传奇的色彩,让人不禁为那个远去的时代而感慨万千。

“尊敬的圣上、娘娘,学生来敬酒了。”唐玄宗李隆基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如同在黑暗中听到了呼唤自已的声音,从杨贵妃的温柔乡中挣脱了出来。他带着急盼的心情,那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问道:“江爱卿,你怎么才来呀,朕等你好久了。”

“回圣上、娘娘,学生在席间游走应酬,为圣上娘娘分忧。”江浩然恭敬地回答道。唐玄宗李隆基心想,这个状元江浩然确实不一般,就像一颗稀有的明珠,在众多臣子中脱颖而出。真是朕的福星啊,朕想到的他也早想到,朕没有想到的,他也早就想到了,此人才不可多得,是我大唐未来的顶梁柱,如同大厦的基石,支撑着大唐的未来!“来来来!江爱卿赶紧入座。”

江浩然恭恭敬敬地向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娘娘作揖,那动作如同风中的柳枝般优雅而谦逊。他又向太子、亲王、郡王、国公们恭恭敬敬地作了一揖,那姿态像是在向尊贵的神像行礼。太子李亨仔细地打量着江浩然,他的目光如同犀利的剑,试图看穿江浩然的内心。江浩然用眼角自然也在审视着太子的一举一动,那眼神如同敏锐的猎人,捕捉着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亲王们则在一旁聊着天,他们就像一群沉浸在自已小世界里的飞鸟,对这个毛头小子不屑一顾,各自敬着酒,互相说着艳事俗物和某某王公贵族一夜抄家,漂亮的女儿流落街头插草卖身为奴,那笑声中满是幸灾乐祸,如同乌鸦的叫声,刺耳而难听。他们乐在自已那狭小的世界里,完全不把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放在眼里,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屈尊归来 仿佛江浩然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

唐玄宗李隆基拉着他的手入座,那动作充满了亲切和热情,如同一位长辈对待自已最喜爱的晚辈。入坐片刻,江浩然突然想起来,还没敬酒呢。他连忙站起来,双手捧杯,那双手如同捧着稀世珍宝般小心翼翼。他恭恭敬敬向唐玄宗李隆基,贵妃娘娘敬酒。“今晚,在这美好的大婚一周年纪念日,学生敬圣上与娘娘的爱情如那常青之树,四季繁茂,永不凋零;似那奔腾之河,滔滔不绝,永不停息。你们的甜蜜,如同春日的微风,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在这幸福的日子里,学生再次恭祝圣上和娘娘新婚燕尔,恩爱永恒,携手共创更加辉煌的盛世。”他的话语如同流淌的蜂蜜,甜滋滋的,充满了美好的祝福。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政治清明,但他也有几个致命弱点,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上存在的几处瑕疵。一是过于宠爱杨贵妃,他对杨贵妃的宠爱如同深陷泥沼,难以自拔;二是无酒不欢,美酒对于他来说,就像是生命中的源泉,不可或缺;三是无绝世美食不沾,美食就像磁石吸引着他,让他无法抗拒;四是沉迷于乐律普写,他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如同一只蝴蝶在花丛中流连忘返;五是朝政大权放任杨国忠长达二十几年。他为了一已之好,与杨贵妃安逸图乐,夜夜笙歌作乐,如同一只在温柔乡中沉睡的狮子,全然不顾大唐江山的安危,这也为后来的杨国忠乱政,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最终导致他出逃西蜀,如同一只被猎人追赶的惊弓之鸟,狼狈不堪。

“唉,江爱卿,应该是我和贵妃娘娘敬爱卿才对啊,今晚你主持的盛会让三千臣子们热血沸腾,在我大唐那么多的端午宴群臣的节目中,不可谓不是一种创举。”此时一直没有说话的杨贵妃开口了,她的声音娇柔得如同春天里的细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江爱卿乃千年未遇之大才。”然后又向唐玄宗李隆基身上靠了一靠,那姿态如同一只依人的小鸟,娇柔道:“此子不能放过呀!如殿下不重用,他投靠北边,那是养虎为患了,灭我大唐种下祸根啊!”

“娘娘一百个放心,江浩然这样忠肝义胆的忠臣,给他一百万军队,他也不会造反,朕凭感觉,给他兵符,他也不会背叛朝庭。今晚的盛会他安排的太完美了,主持的太有激情了。”唐玄宗李隆基信心满满地说道,他对江浩然的信任就像坚固的城墙,难以撼动。

太子李亨看父亲对这个毛头小子如此恭维,心里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他在想,这小子为什么会得父亲如此认可?他当然不知道,今晚的《端午花萼相辉楼宴群臣》歌舞诗赋盛会方案出自于江浩然之手,这就像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等待着被揭开。

江浩然虽然年轻,但在老学究老岳父十几年的教导下,早已百炼成钢,少年老成,如同一块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坚韧而可靠。第一次主持如此盛大的国宴盛会,他自已都觉得做了一场不凡之梦,那感觉就像置身于云端之上,既兴奋又有些恍惚。太子,大智若愚,虽位居东宫太子,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十八个儿子当中,争夺皇帝位的十有八九,他却两耳不闻窗外事,他的心态如同平静的湖水,没有一丝波澜,他没有当皇帝之心,谁想当谁去当,一副超然物外的心态,仿佛他是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看着这世间的纷争,却不参与其中。

太子看着江浩然,心里想着,这个状元郎如此被父皇看中,一定有过人之处。今晚我来试他一下才华,如同一位考官想要考验考生一样。江浩然也没想到,做了一个盛会主持人,有幸和太子坐在一桌上,而且还是坐在太子的位上,他的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如同一只误闯了他人领地的小鹿,有些惶恐不安。他欲站起来敬太子的酒,那动作如同风中的残烛,有些犹豫。他刚端起酒杯,被唐玄宗李隆基一把按住道:“江爱卿,不用先敬太子的酒,你是我亲点的状元,按大唐礼贤下士的祖规,太子应该先敬爱卿的酒才是。”

太子李亨是何等的人物,唐太宗李隆基按住江浩然的动作,他看的真真切切,如同亲眼目睹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太子李亨端起酒杯道,一手拉住江浩然道:“来,江爱卿,你今晚主持盛会的表现,太让人敬佩了,本太子代表东宫敬你一杯。”说完一饮而尽,那动作干脆利落,如同一位豪爽的侠客。

江浩然入宫后只和皇帝和贵妃娘娘那一次喝过酒,也不知道太子的风格,他就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人,有些不知所措。他正在犹豫半天,高公公贴在他耳边叽咕了几句,如同给他传递了一个神秘的信号。他回道:“臣谢太子垂青,端起杯一饮而尽。”然后又道:“太子臣初来乍到,以后还望太子多多提携。”太子回道:“状元公客气,在我大唐文坛群星闪耀,写诗作画的人多如牛毛。我出个上联,你来对对下联如何?”江浩然道:“只要太子开心,臣愿奉陪。”

“好,爱卿听来,离骚雅韵高歌传万代古。”太子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席间回荡。江浩然从容应对道:“屈子香草美风承千年。”他的回答如同利箭射出,准确而有力。

太子听完,心里暗暗称奇,这个状元郎并非那些大臣们说的胸无点墨啊,能对上自已的对联,此才确实非同凡响,便对江浩然多了一份尊敬。“我要好好拉拢一番,将来大有用处,而且还不能让父王看出来我的心思。”唐玄宗李隆基留了那个位,太子又对他的恭敬,此人绝对非池中物。

在皇帝的青睐下,又在太子的恭恭敬敬下,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江浩然,顿时在席间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李林甫对于江浩然坐的一号位一直耿耿于怀。“你这毛头小子不就一个新科状元吗?你对大唐无点点功劳,凭什么坐太子位呀?”但是李林甫毕竟是大唐朝的宰相,城府之深,无人能及。他笑哈哈的恭敬地向江浩然道:“状元公,老臣敬你一杯。”还没有等江浩然反应过来,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李隆基的叔叔叫李林甫,太子悄悄地向江浩然介绍道:“他是我叔叔,他是当朝的宰相,权势滔天,千万不可怠慢他呀。”江浩然听完,端起酒杯,立刻站了起来,向李林甫作了一揖,“宰相大人,小辈回敬宰相大人一杯,祝宰相大人:福寿安康,岁岁如意。愿大人仕途顺遂,继续以睿智谋略辅助吾皇,引领大唐走向繁荣,福泽万民。”他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温润而有礼,却也透着一股不卑不亢的气度。

李林甫做梦也没想到,这一番语言出自对面这个愣头小子的口里,他简直就不敢相信,然后又拍了拍耳朵,似乎以为自已听错了,还是不敢相信。江浩然又端起酒杯,站了起来道,恭恭敬敬的道:“宰相大人,喝酒讲个好事成双,小辈再次敬宰相大人一杯,祝宰相大人:欣逢盛世,大人辅国理政,功绩卓著。您以睿智谋略、公正之心,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愿您继续秉持高风亮节,为百姓谋福祉,为社稷立功劳。在未来的日子里,万事顺遂,荣耀加身,吾皇和国家在您的带领下更加辉煌。”他的言辞如同一朵朵盛开的鲜花,看似美好而恭敬,却也暗藏着一种无形的力量。

江浩然在民间就耳闻李林甫是一个大奸臣,是民脂民膏的搜刮者,无恶不作。虽然是皇帝的亲叔叔,他身居宰相高位,但他祸乱朝政,独揽大权,此人不除,皇帝无一日全权处理朝政。高公公看着江浩然的举动,心若明镜,他恭恭敬敬地,小心翼翼地为江浩然斟满了酒。江浩然想到这里,端起酒杯又站了起来道:“宰相大人,小辈来自于农村,虽然考上状元,也是不忘皇帝亲点之恩,但对朝廷寸功未立,以后还望宰相大人,多多指点,小辈先干为敬了。”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语,都像是精心编排的棋局,看似平常,却步步为营。

江浩然未涉足官场,那些当官的花花肠子,在老学究十几年的教导下,他很懂,但是他也不想去懂。他的心性就如屈原一样,刚正不阿,遇到对的人,他就会很懂,遇到不对的人,他就会很不懂。面对这个奸臣,他心里虽然不爽,但是碍于皇帝和太子的面子,又不能不装,演一场戏。这就像一个正直的演员,被迫在一场荒诞的戏中扮演一个与自已内心相悖的角色。

在李林甫的心里,这小子以后肯定会成为他官场上的劲敌。贵妃娘娘看出了他们你来我往敬酒的门道,在较劲,忙道:“皇叔,浩然是我和隆基的学生,他年少气盛,有不到之处,请您多海涵。”唐玄宗李隆基一直观望,这个叔叔,平时总是干预朝政,大权独揽,一言九鼎,因为是他的叔叔,拿他也没办法。今晚,江浩然对他是明里暗里在敲打他,心里很爽,但是又装着浑然不知。用脚踢了一下贵妃娘娘,贵妃娘娘是何等的聪明,心领神会,出来打圆场。

李林甫被江浩然的几句话,表面上虽然是恭敬,但是总觉得话里有话,暗藏玄机。他毕竟是一个奸臣,奸臣的心态,就是用奸臣的心态看别人,而且奸臣都是老成持重,圆滑无比。在看到对自已不利的情况下,见好就收,等以后有机会再进行报复。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暂时隐藏起自已的爪子,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露出狰狞的面目。

李林甫,是唐朝宗室成员,曾任宰相一职,其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政治生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李林甫出身于唐朝宗室郇王房,早年曾担任千牛直长、太子中允、太子谕德、国子司业、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黄门侍郎等职。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林甫以礼部尚书之职拜相,加授同中书门下三品,次年又代张九龄为中书令(右相),后封晋国公,兼尚书左仆射。他在相位上长达十九年,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之一。然而,后期大权独揽,蔽塞言路,排斥异已,导致朝纲紊乱,被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人物之一。天宝十一载十一月(753年1月),李林甫病逝,被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

高公公凑到江浩然的耳边,轻声的说道:“状元公,不要把有限的时间耗在那个老贼的身上,赶紧敬一下皇帝和娘娘,台下都盼着你上场去主持下半场的节目呢。”江浩然,被高公公这么一点拨,如梦方醒。“我怎么能把有限的时间,耗在这个奸臣的身上呢?”他站了起来,恭恭敬敬的向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娘娘作了一揖道:“学生敬圣上、娘娘一杯,学生先干为敬。”说完一饮而尽。然后赞美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殿下之德,如春风拂面,引领众人向善向美。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圣上博学多才,定能在未来大展宏图。愿殿下如龙跃九霄,气势恢宏;似鹏翔万里,志向高远。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愿殿下在未来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能坚守初心,勇往直前。臣在此恭祝圣上和娘娘身体康健,万事胜意。”

李林甫听到“小人”二字,心里越想越不对劲。“小人总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小子分明是针对老夫嘛。今晚,有皇帝和娘娘的庇佑,老夫先记在账上,以后找机会恨恨报复。”他的心中如同燃起了一团小火苗,虽然暂时被压制,但随时可能变成熊熊大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3Q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屈尊归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3QG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