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的那个夏天,太阳仿佛要将大地烤化一般,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炙烤着每一寸土地,空气也变得异常闷热,让人感觉像是被放进了蒸笼里一样。在这样酷热难耐的天气下,暑假对于学生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恩赐,它意味着可以暂时逃离学校那令人窒息的氛围,享受一段属于自已的悠闲时光。
祝昀和祝暖两姐妹自然也不例外,她们除了偶尔会去图书馆泡泡,汲取知识的养分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选择宅在家里避暑。这个炎热的午后,姐妹俩正安静地坐在客厅里,一边吹着呼呼作响的电风扇,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手中的书籍。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请问祝昀是住在这里吗?”门外传来一个熟悉而又略带急切的声音。
“哎呀,这是谁呀?这么热的天还特意跑来,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吧。”祝昀放下手中的书,嘴里嘟囔着起身向门口跑去。她打开门一看,只见门外站着两个人,其中一位正是附近红星制鞋厂的吴厂长,而另一位则是个从未见过面的中年男人。
吴厂长一见祝昀开了门,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哈哈,太好了,原来你在家啊!来来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红光毛线厂的郑厂长。”说着,他伸手朝身旁那位中年男人示意了一下。
郑厂长赶紧上前一步,满脸堆笑地对祝昀说道:“小祝姑娘你好啊,真是不好意思,这么冒昧地前来打扰,还望你多多包涵呐!”边说边把手里拎着的大西瓜递到祝昀面前,态度十分恭敬。
祝昀见状,赶忙伸出双手接过西瓜,并礼貌地侧身相让道:“郑厂长您太客气啦,快请屋里坐吧。”于是,她引领着两位客人走进了客厅……
祝暖看到有客人来访,微笑着向对方打了个招呼后,便转身轻盈地上楼去了。留下祝昀热情地招待着这位不速之客。只见祝昀手脚麻利地从冰箱里取出一壶冰镇酸梅汁,分别倒入三个透明玻璃杯内,示意客人请用。接着,她自已则缓缓地坐在一旁的沙发上,静静地等待着郑厂长先开口说话。
郑厂长端起那杯还冒着丝丝凉气的酸梅汁,轻抿了一小口,顿感一股酸甜可口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来。他不禁赞叹道:“嗯,这酸梅汁真是清凉解渴啊!”稍作停顿之后,他才切入正题说道:“哎呀,真没想到小祝同学如此年轻啊!是这样子的,我常常听到你们吴厂长对你赞不绝口呢,说小祝同学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头脑特别灵活!这不,我最近刚好碰到一个棘手的难题,思来想去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就在我感到焦头烂额的时候,突然就想起了吴厂长口中那个无所不能的小祝同学。于是乎,我赶忙央求吴厂长帮忙引荐一下,希望能够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呀。”
祝昀双手轻轻地捧起面前的水杯,感受着那一丝凉意透过指尖传来。她微微抬起眼眸,平静而专注地凝视着对面的郑厂长,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在用眼神鼓励他继续往下说。
郑厂长见状,又赶紧喝了一大口酸梅汁,试图让自已紧张的心情稍微平复一些。其实此刻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七上八下、忐忑不安的。虽说他非常信任自已的表姐——吴厂长,但是要把表姐所描述的那位能力超群的人物与眼前这个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模样的小姑娘联系在一起,着实有点困难。毕竟在他的印象当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即便再怎么聪明伶俐,最多也就是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罢了,又怎能指望她想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绝妙主意,从而解救自已于水深火热之中呢?
“这酸梅汁真凉快!”郑厂长笑笑,“是这样的,我们毛线厂去年接了一批丝绳的订单,有一部分质量不合格,被甩了出来,因为是人家特别定制的,一时也没有用处,就压在库房里,白占着地方,想请你帮忙想想办法,看看能否给它们找个出路?”
郑厂长说着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拿出两节丝线。
祝昀接过来看看,这应该是仿丝的化纤线,色彩鲜艳,线条光滑,结实耐磨,就问道,“这是用来打络子的?”
郑厂长在心里给祝昀加了一成砝码,“是的,这些线纺得不够紧实,没有达到甲方的要求,你看看它们能有什么用处?”
祝昀在记忆里挖呀挖呀挖,终于挖到一个办法,“办法总会有的,郑厂长把这两节线先留下,容我好好想想。”
郑厂长客气地告辞,“那就麻烦小祝同学了!”
吴厂长充满信任地望着祝昀,“你想到了什么主意,就来厂里找我。”
祝昀答应了,送走两位厂长,就连忙找出织针,把一根细的铝针剪下大约十五厘米,在尖头处用锉刀打磨出一个勾子,,然后在距尖端四分之一处用锤子敲打扁平,以便于持捏。一个勾针就诞生了,其实百货商店应该是有售卖钩针的,但她实在不愿意顶着大太阳出去买。她又翻出一双祝暖的旧塑料凉鞋,把断掉的鞋带都剪掉,只剩下鞋底。用锥子在边上钻出一排洞,然后用钩针把丝线从那排洞里勾出一圈线圈,再在此基础上钩织出漂亮的花纹,最后这些花纹形成鞋面,一只漂亮的拖鞋就完成了。
祝昀又画了几款拖鞋和凉鞋的设计图,第二天上午,祝昀就带着钩针、丝线、拖鞋和设计图去红星制鞋厂了。
祝昀简略说明了她的设计理念,就看着吴厂长。吴厂长也被这款拖鞋惊艳到了,但还是没有抓住精髓。
祝昀只好明示,“吴厂长,你们红星制鞋厂可以生产这种鞋底,然后跟红光毛线厂合作,卖半成品,顾客买回去鞋底、丝线,自已钩编拖鞋或者凉鞋,你们既开发了新产品,又帮助红光毛线厂清了库存,可以算做一举两得了,吴厂长以为如何?”
祝昀已经解释得这么明白了,吴厂长脑海里立刻有了画面感。“哎呀,小祝,问就说了,你一定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的!我马上安排,待鞋底生产出来了,给郑厂长一个大惊喜!”
没过多久,街上出现了一股DIY热,很多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们都以穿着自已钩编的鞋子为荣,从夏天到秋天,又从秋天到冬天。从凉鞋到拖鞋,又从拖鞋到靴子,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她们自发研究出很多款式,这股热潮经久不息,长盛不衰!
这股风气也刮到了祝晔那里,她成为DIY鞋底和丝线的全国总代理,这些鞋底和丝线经由她发往全国各地,红星制鞋厂和红光毛线厂就因为这一项产品,将产值翻了一番!
祝昀除了拿到了最初的设计费,年终还得到两个厂子送出的一笔丰厚的奖金。
(http://www.220book.com/book/3T6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