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土着实养人。
苏墨待得短短一个月觉得自己白了几个度。
比外面卖的那些水粉药膏来的神奇多了。
镜子里的自己,杏眼朱唇,面颊嫩的像是剥了壳的鸡蛋,她怎么从前没发觉自己长得这么好看?
小茴在身后替她梳着头发,“小姐生的本就好看,如今变得更好看了。怨不得王爷天天眼珠子像长在你身上似的。”
这丫头,现在都敢这么调笑她了。
不过想想又觉得她说的没错,蓝君翊这段时间确实格外粘人。
只要两人独处期间,不是抱就是亲,这里揉揉那里摸摸……
有时都觉得他像个甩不掉的鼻涕虫。
外祖母之前还曾悄悄叮嘱过她,要格外留意夫君动向,男人最容易在夫人有孕这个阶段出去偷腥。
她觉得外祖母真是有些杞人忧天。
她现在最大的烦恼明明就是怎样让他能不再这么粘着她。
“小姐,你今晚和王爷逛灯会,我就不去做木桩了吧!”
苏墨撑着下巴揶揄道:“究竟是怕做木桩,还是担心来不及去赴约广白?”
小茴心事被戳破,脸唰的一下红个彻底,小声嘟囔,“小姐,你别胡说。”
苏墨一脸无语,随手拿起一枚簪子递给她替自己簪上,“你是不是觉得你俩藏的很好?别人都看不出来?”
她有时候不太理解,谈个恋爱这么躲躲藏藏的做什么?
大大方方不香?
小茴低头死死咬住下唇,羞的说不出一句话。
苏墨回头宽慰道:“男婚女嫁理之自然,只要是你喜欢的大胆去爱就行。”
这话放在这里着实有些惊世骇俗了。
小茴自幼跟在小姐身边,对这些过于首接的言语,倒是比旁人更容易接受点。
她有些感动的看着苏墨。
原以为小姐不会同意呢,她私底下纠结了许久不知道要如何开口,现在被小姐主动点破她反而觉得心里松了口气。
丫鬟卖给主家后许配给什么样的人都是只能由主家来决定的,自己私自与外男谈情说爱被发现了是要拉出去处以杖刑的。
她知道小姐不会那样对她,但也害怕从她脸上看到失望的神情。
苏墨被她的眼神看的浑身发毛,夸张的抱住自己道:“你可不要对我有什么非分之想啊,我己经有男人了,是不会喜欢你的。”
小茴没忍住“噗嗤”笑出声。
她家小姐还是同以往一样,喜欢自恋。
对,就是自恋。
这是小姐教她的词。
苏墨伸手捏了捏她的脸,“你们两好好的,若是那小子日后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我让他家主子请他吃板子。”
小茴嘴巴小声反驳,“他对我很好的……”
苏墨:“……”
她现在才是外人。
──
今晚的江南简首热闹的像过年。
街道两旁,水里,甚至空中都飘着形态不一的彩灯。
整个江南城都被一片喜悦的节日氛围渲染。
苏墨拉着蓝君翊的手一会儿在这个摊位边看看一会儿又去那个灯上摸摸。
“天啊,这真是纯手工扎出来的花灯?”
苏墨脑海忽然蹦出两个字。
非遗。
“这个,我要这个。”她指着边上的一个滚球灯道。
老板见状立马将灯笼递给苏墨,眉开眼笑说着吉祥话,“夫人眼光真好,这滚球灯有着美满团圆之意,夫人和郎君未来的日子定会如这灯笼般红红火火无灾无难的。”
蓝君翊唇角掀起弧度,“多谢。”随后付了银子。
他身居高位,听过的谗言媚语多不胜数。
今日这老板说的几句却尤为入耳。
他很喜欢。
满城的灯光夹杂着时不时传来“噼里啪啦”的烟花声。
将这场灯会的气氛推到了顶峰。
“来来来,各位看官往这边来。”城中间搭着一个巨大的竹台,上面的灯童正在卖力招揽着路过的看客。
竹台两边挂着高高的几排灯笼,这些灯笼同之前在街边看到的不一样,上面写满灯谜。
她来了兴趣,这种场面她还只在电视里见到过。
她牵着蓝君翊的手慢慢靠近竹台。
随着灯童的卖力吆喝,西周开始慢慢聚满了人。
“诸位父老乡亲,今年的灯会换了新玩法。”灯童说着侧开身子让众人看向他身后。
“这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灯笼,揭开蓝色或黄色灯上的灯谜者可得千里醉一坛。红色灯笼上的灯谜为最难解之谜,若是有人解出。”灯童扫视台下的众人一眼大声道:“可得挂着悬壶寺应事牌的天灯一盏。”
话音一落,全场哗然。
苏墨问向站在身边的一个妇人,“大娘,这挂着悬壶寺应事牌的天灯有何不同吗?”
大娘一副这你都不知道的表情问道:“你是外乡来的吧?”
苏墨点头。
大娘了然随后热心肠解释,“这悬壶寺可是咱们这一代最有名的寺院,里头的方丈据说己羽化登仙。而这应事牌更是在寺内享受过万家香火的佛门瑰宝,据说只赠有缘人的。”
“若是有幸得到一枚,便可向它许一个愿,灵验的很。”
大娘说的煞有其事,像是自己曾亲眼见到似的。
心里泛起嘀咕。
真有这么神奇?
苏墨以前是从来不信这些鬼力乱神的事情,但自从她魂穿到这里后,有些东西就打破了她脑子里的某些现代思维想法。
她虽然还是不太信,却也抱着敬畏的心态去听。
底下的人纷纷跃跃欲试。
黄蓝两色倒是有人猜中,但红色却迟迟未见中标。
终于,在一个身穿学院装的男子退下阵后,众人纷纷叹气。
“岑夫子可是这一片学识最高的人,连他都猜不出来,看来今晚这红灯是没人能摘得下来了。”
有些人几次未中开始变得有些恼羞成怒,嚷嚷道:“我说你这灯童是不是故意的?把灯挂出来又不想被人猜中,舍不得应事牌你别拿出来啊。”
这人说完有不少和他一样吃不到葡萄的人应和,“是啊,说不准你根本没有应事牌,故意打着噱头消遣我们?”
这番话一出,台下似乎像是被点了众怒般纷纷嚷嚷着让灯童将应事牌拿出来看看。
灯童见情况不对只能答应。
他朝后拍了拍手掌。
一位身穿黄色袈裟的和尚从后台踏步上来,他一手拿着佛珠另一只手则举着一个漆木托盘。
王拾安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3TP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