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这王大人虽权势滔天,但也并非毫无破绽

小说: 黛玉生了娃   作者:二货相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黛玉生了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3VC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宝玉在得到富商的资助后,满心欢喜地投入到书院的筹备工作之中。他们所选定的那座废弃大宅,虽然曾经辉煌,但如今已是杂草丛生、残垣断壁。然而,在宝玉和黛玉的眼中,这里却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仿佛是一颗沉睡的明珠,只待他们的双手将其唤醒,重现昔日的光彩。

每日清晨,太阳还未完全升起,宝玉便匆匆洗漱完毕,穿着那身虽已略显陈旧但依旧整洁的衣衫,赶往大宅。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决心,仿佛前方不是一片破败的景象,而是一座即将崛起的知识殿堂。

黛玉也不闲着,她总是在宝玉出门后不久,便也起身开始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她细心地将长发梳理整齐,用一根简单的木簪固定,然后穿上一件淡蓝色的粗布裙,那裙子虽然朴素,却依然衬托出她的婉约之美。她会先将家中简单地收拾一番,然后准备好干粮和水,这才前往大宅与宝玉会合。

大宅内,宝玉正与工匠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亲自指挥着工匠们清理杂草,那原本几乎与人等高的杂草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被清除,露出了底下布满青苔的石板路。宝玉的额头布满了汗珠,顺着他那清秀的脸庞滑落,滴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但他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手中的动作不停,口中还不断地为工匠们鼓劲。

“大家加把劲!咱们早日把这院子清理干净,就能早日开始修缮!” 宝玉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和兴奋。

工匠们也被他的热情所感染,纷纷加快了手中的动作。有的工匠在拆除腐朽的木梁,有的在清理堆积如山的垃圾,还有的在修补破损的墙壁。一时间,大宅内充满了各种声响,锤子的敲击声、锯子的锯木声、人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劳动交响曲。

黛玉到达大宅时,手中提着一个装满食物和水的篮子。她小心翼翼地穿过忙碌的人群,来到宝玉身边。

“宝玉,歇会儿,吃点东西喝点水。” 黛玉的声音温柔而关切。

宝玉接过黛玉递来的水,大口地喝了几口,然后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的水渍,笑着说:“林妹妹,我不累,看着这院子一天天有了变化,我心里高兴着呢。”

黛玉轻轻叹了口气:“你呀,总是这么拼命,可别累坏了自已。”

说罢,她将篮子里的干粮分给工匠们,工匠们纷纷道谢,眼中满是对这对年轻夫妇的敬佩和感激。

在众人的努力下,庭院逐渐变得整洁有序。宝玉站在庭院中央,望着四周,心中开始勾勒起书院的布局。他想象着这里是学生们读书的教室,那里是先生们休息的书房,还有那边是学子们交流讨论的花园。

“林妹妹,你看,等我们把这里建成书院,一定会有很多学子来求学的。” 宝玉兴奋地对黛玉说道。

黛玉微笑着点头:“是啊,只要咱们用心,一定能把书院办好。”

然而,他们的努力和梦想并未逃过有心人的嫉妒。城中的权贵王大人,听闻宝玉得到富商资助开办书院,心中的妒火熊熊燃烧。这王大人本就心胸狭隘,凭借着家族的权势在城中作威作福,见不得他人有半点出头的机会。

一日,阳光炽热得让人睁不开眼,宝玉正专注地与工匠们讨论着如何加固房屋的结构,突然,一群趾高气昂的官差如恶狼般冲进了宅院。

“都给我停下!” 为首的官差扯着嗓子大声喝道,他那狰狞的面容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凶狠。

宝玉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声惊得一愣,随即快步走上前去,恭敬地问道:“官爷,不知这是为何?我们可都是依法行事啊。”

那官差冷笑一声,露出一口黄牙:“有人举报你们这书院未经许可擅自修建,违反了城规,现在必须停工!”

宝玉心中一惊,急忙解释道:“官爷,这其中定有误会。我们从筹备之初便向官府递交了申请,一切手续都是齐全的。”

“少废话!” 官差根本不听宝玉的解释,“这是王大人的命令,谁敢违抗?”

说罢,他大手一挥,身后的官差们便如狼似虎地冲上前,开始驱赶工匠。工匠们面面相觑,无奈之下只得放下手中的工具。

宝玉心急如焚,试图阻拦:“官爷,不能这样啊,这工程一旦停下,损失巨大啊!”

但他的阻拦毫无作用,官差们根本不理会他的哀求。

“宝玉,莫要冲动。” 黛玉匆匆赶来,拉住了宝玉。

宝玉看着逐渐散去的工匠,眼中满是愤怒和无奈。

无奈之下,宝玉只得先让工匠们散去,自已则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

家中,狭小的房间显得格外闷热,几缕阳光透过破旧的窗纸射进来,尘埃在光束中飞舞。

黛玉正坐在窗前缝补衣物,见宝玉一脸愁容地归来,心中已有了几分猜测。

“宝玉,可是书院那边出了岔子?” 黛玉放下手中的针线,关切地问道。

宝玉长叹一口气,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黛玉。

黛玉眉头紧锁,忧虑地说道:“这王大人分明是故意刁难,我们该如何是好?”

宝玉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去找找那位富商朋友,看看他能否帮忙疏通一下关系。”

第二天,宝玉匆匆出门,前往富商的府邸。富商的府邸位于城中心的繁华地段,朱红色的大门气派非凡,门口的石狮子威严地矗立着。

宝玉上前敲门,门房打开门,上下打量了一番宝玉,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你是何人?竟敢来打扰我家老爷。”

宝玉连忙说明来意,并递上了名帖。

门房接过名帖,转身进去通报。

过了好一会儿,宝玉才被请进府中。富商正在书房中,看到宝玉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宝玉,我已听说了你的遭遇,这王大人实在是可恶!” 富商气愤地说道。

宝玉苦着脸说道:“还望兄台能帮帮我,这书院是我和林妹妹的心血,不能就这样半途而废啊。”

富商在厅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会动用我所有的人脉关系,尽力想办法的。不过,这王大人在城中积威已久,此事恐怕不易。”

接下来的几日,富商四处奔走,拜访了城中不少权贵和官员,希望能为宝玉说情。然而,这王大人在城中的权势极大,许多人畏惧他的报复,不敢轻易插手此事。

与此同时,书院停工的消息在城中不胫而走,引发了各种风言风语。

有人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听说那贾宝玉得罪了王大人,书院怕是开不成喽。”

“哼,一个落魄的公子哥,还想办书院,这下栽跟头了吧。” 有人幸灾乐祸地说道。

还有人摇头叹息:“可惜了,原本还期待着书院能为咱们这地方培养些人才呢。”

这些言语传到宝玉和黛玉耳中,让他们倍感压力。

而宝玉这边,拜访了一个又一个权贵,却屡屡碰壁。

有一次,他来到一位官员的府邸。那官员的管家在门口将他拦下,斜着眼打量着他说道:“你是何人?竟敢来打扰我家老爷。”

宝玉赶忙说明来意,并递上了名帖。

管家接过名帖,看都不看一眼,便随手扔在地上:“走走走,我们家老爷可不想惹麻烦。”

宝玉俯身捡起名帖,心中满是屈辱和无奈,但为了书院,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

回到家中,宝玉疲惫不堪地倒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黛玉心疼地端来茶水,轻轻坐在床边:“宝玉,别太辛苦了。那些人趋炎附势,不值得你如此劳心劳力。”

宝玉坐起身来,接过茶水一饮而尽,苦笑道:“林妹妹,我不怕辛苦,只怕辜负了你的期望,也辜负了那些等着书院开学的学子们。”

夜晚,月光如水,洒在窗前。宝玉和黛玉却无心欣赏这美景,他们相对而坐,愁绪满怀。

“宝玉,难道我们的书院就这样夭折了吗?” 黛玉的眼中闪烁着泪光,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宝玉握住黛玉的手,目光坚定地说道:“林妹妹,莫要灰心。我绝不会轻易放弃,哪怕前路艰难,我也要为我们的梦想拼一把。”

接下来的日子里,宝玉依旧四处奔走,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

一天,他在路上偶然听到有人提及一位退隐的官员,据说此人清正廉洁,在官场颇有威望,且不惧权贵。宝玉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决定前去拜访这位官员。

经过多方打听,宝玉终于找到了这位官员的住所。那是一座清幽的小院,位于城边的一个安静角落。小院的围墙爬满了绿色的藤蔓,门口的两棵柳树随风摇曳。

宝玉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响了院门,一位老者前来应门。

“请问,这可是李大人的府邸?” 宝玉恭敬地问道。

老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宝玉,说道:“正是,你是何人?”

宝玉连忙说明来意,并递上了名帖。

老者将宝玉引入屋内,屋内布置简洁,墙上挂着几幅字画,透着一股淡雅之气。

李大人从里屋走了出来,他身着一袭灰色的长袍,面容慈祥,目光深邃。

“年轻人,你的事我已听说了。” 李大人缓缓说道。

宝玉连忙行礼:“还望大人指点迷津。”

李大人微微一笑:“这王大人虽权势滔天,但也并非毫无破绽。他有一癖好,极为贪财。你若能从这方面入手,或许能有转机。”

宝玉听了,心中不禁有些犹豫。他向来厌恶这种不正当的手段,但为了书院能够顺利建成,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回到家中,宝玉将此事告知了黛玉。

黛玉秀眉紧蹙,说道:“宝玉,此举虽不光彩,但为了书院,也为了那些学子们的未来,或许可以一试。”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宝玉和黛玉决定冒险一试。他们变卖了一些家中值钱的物件,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财,凑了一笔丰厚的财物。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宝玉怀揣着这些钱财,来到了王大人的府邸。

王大人的府邸灯火辉煌,门口的守卫森严。宝玉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守卫通报后,王大人在大堂接见了宝玉。

王大人坐在堂上,身着华丽的锦袍,脸上带着傲慢的神情,冷冷地看着宝玉:“你来此何事?”

宝玉强忍着心中的厌恶,恭敬地说道:“王大人,小人知道之前多有冒犯,特来向您赔罪。这是一点小小心意,还望大人笑纳。”

说着,宝玉将带来的钱财呈上。

王大人看到宝玉带来的财物,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但嘴上却说道:“哼,你以为这点钱就能让我放过你?”

宝玉连忙说道:“大人,只要您能让书院顺利开工,日后定还有重谢。”

王大人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座椅的扶手,似乎在权衡利弊。

终于,他点了点头:“好吧,看在你还算识趣的份上,这次就饶了你。”

宝玉心中大喜,连忙道谢。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王大人虽然答应不再阻拦书院的修建,但却提出了诸多苛刻的条件。

“从即日起,书院每年需向本官缴纳高额的赋税,并且书院的一切事务都需向本官汇报,不得有丝毫隐瞒。” 王大人慢悠悠地说道。

宝玉心中虽有不满,但为了书院能够尽快开工,也只能暂且答应下来。

书院终于重新开工,宝玉和黛玉满心欢喜地回到宅院。但他们深知,未来的路还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工匠们重新拿起工具,继续热火朝天地干活。但由于停工多日,工程进度已经落后,为了能按时完成修缮工作,宝玉决定增加工匠的数量,并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

黛玉则更加精打细算地管理着财务,每一笔开支都要反复斟酌,力求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一天,宝玉正在指挥工匠们搭建一座新的楼阁,突然一名工匠从高处跌落,受伤不轻。

“快,快请郎中!” 宝玉焦急地喊道。

郎中来了之后,诊断说需要长期治疗,费用不菲。

这无疑给本就紧张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

黛玉得知此事后,忧心忡忡地对宝玉说:“宝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的资金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

宝玉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林妹妹,莫急。我去想想办法。”

宝玉再次四处奔波,寻求资金的支持。但此时,许多人都对他的书院持观望态度,不愿意冒险投资。

就在宝玉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位曾经在贾府受过恩惠的商人伸出了援手。

“宝二爷,当年贾府对我有恩,如今听闻您遇到困难,我自当相助。” 商人慷慨地说道。

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书院的修缮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书院终于修缮完成。崭新的房屋、宽敞的庭院、明亮的教室,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迎接学子入学的时候,又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

由于王大人的刁难,书院在城中的名声受到了影响,许多家长对送孩子来此读书心存疑虑。

“这书院得罪了王大人,能长久吗?” 一位家长担忧地说道。

“是啊,还是观望观望再说吧。” 另一位家长附和道。

宝玉和黛玉深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要让家长们看到书院的实力和诚意。

他们决定举办一场盛大的开院典礼,邀请城中的知名学者和文人前来,并展示书院的教学理念和设施。

开院典礼的那天,阳光明媚。宝玉和黛玉早早地来到书院,精心布置着现场。

他们在庭院中摆上了鲜花和桌椅,准备了精美的点心和茶水。教室中展示着学生们的优秀作品和教学成果。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邀请的嘉宾却迟迟未到。

“怎么回事?难道他们都不愿意来吗?” 黛玉焦急地问道。

宝玉安慰道:“林妹妹,莫急,再等等。”

就在他们几乎绝望的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率先来到了书院。

“宝公子,林姑娘,老夫来迟了。” 学者说道。

有了这位学者的带头,其他嘉宾也陆续到来。

典礼上,宝玉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阐述了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愿景。

“我们的书院,旨在为学子们提供一个求知、成长的净土。无论出身贵贱,只要有一颗向学之心,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已的天地。” 宝玉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学者们也纷纷表示支持和赞赏。

“宝公子的志向令人钦佩,相信这书院定能培养出众多人才。” 一位学者说道。

家长们看到这一幕,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

终于,书院迎来了第一批学子。

宝玉和黛玉看着这些充满朝气和求知欲的学子们,心中充满了欣慰和希望。

但他们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

开学后的日子里,宝玉和黛玉全身心地投入到书院的教学和管理中。

宝玉亲自为学子们授课,他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着经典著作,让学子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黛玉则负责管理书院的日常事务,她细心地安排着学子们的饮食起居,确保他们能够安心学习。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一位穿着华丽的富家子弟来到了书院。

“我爹让我来这里读书,可我看这破地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富家子弟傲慢地说道。

宝玉耐心地说道:“公子,书院不以富贵贫贱论人,只要你用心学习,定能有所收获。”

富家子弟不屑地哼了一声:“就凭你?”

宝玉并没有生气,而是微笑着说:“公子不妨一试。”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富家子弟总是故意捣乱,影响其他学子学习。

黛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宝玉,这样下去可不行,得想个办法治治他。” 黛玉说道。

宝玉沉思片刻后说道:“林妹妹,我有主意了。”

第二天,宝玉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关于谦逊和努力的故事,巧妙地影射了富家子弟的行为。

富家子弟听出了弦外之音,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从那以后,他开始慢慢改变自已的态度,认真学习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院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子前来求学。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加,原本的教室和宿舍变得不够用了。

“宝玉,我们得想办法扩建书院了。” 黛玉说道。

宝玉点了点头:“可是,这又需要一大笔资金啊。”

正当他们为此发愁的时候,一位神秘的访客来到了书院。

“宝公子,林姑娘,我听闻你们的书院办得有声有色,特地前来拜访。” 访客说道。

宝玉和黛玉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交谈,他们得知访客是一位外地的富商,对教育事业十分热心。

“我愿意出资帮助你们扩建书院,但有一个条件,希望书院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富商说道。

宝玉和黛玉欣然答应。

在富商的资助下,书院开始了扩建工程。

然而,工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原来,负责采购建筑材料的伙计被人骗了,买了一批劣质的材料。

“这可怎么办?工程不能停下啊。” 伙计焦急地说道。

宝玉决定亲自去寻找可靠的材料供应商。

他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家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宝公子,你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但这材料价格可不低,你可得想清楚了。” 供应商皱着眉头说道。

宝玉咬了咬牙,坚定地说:“只要材料质量上乘,价格贵些也无妨。书院之事关乎众多学子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供应商见宝玉如此坚决,不禁露出赞赏的神色:“好,宝公子如此重情重义,我便以成本价卖给你,权当是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宝玉感激不已,连忙道谢。

有了优质的材料,书院的扩建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可就在即将竣工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袭击了工地。

新砌的墙壁被雨水冲垮,尚未干透的屋顶也开始漏水。宝玉和黛玉心急如焚,赶忙组织人手进行抢修。

“大家加把劲,一定要在雨停之前把损失降到最低!” 宝玉一边指挥着众人,一边亲自搬起石头和木材。

黛玉也不顾自已身体娇弱,帮忙传递工具和物资。

雨过天晴后,工地一片狼藉。但好在众人齐心协力,抢修及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

经过一番努力,书院终于扩建完成。新增的教室宽敞明亮,宿舍整洁舒适,学子们有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书院的一位先生突然提出要离开,原因是家中老母亲病重,需要他回去照顾。

宝玉和黛玉虽然十分不舍,但也理解先生的苦衷。

“先生放心回去,书院永远是你的家。” 宝玉说道。

可一时之间,到哪里去找合适的先生来接替呢?宝玉和黛玉四处打听,张贴招聘启事,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

就在他们为此焦头烂额之时,一位年轻的书生毛遂自荐。

“宝公子,林姑娘,听闻书院缺一位先生,在下不才,愿一试。” 书生彬彬有礼地说道。

宝玉和黛玉对书生进行了一番考察,发现他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便决定让他先试讲一段时间。

书生的课生动有趣,深受学子们的喜爱。

正当宝玉和黛玉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又有麻烦找上门来。

原来,书院附近的一家商户嫉妒书院的生意越来越好,竟勾结地痞流氓,在书院门口闹事,试图赶走学子。

“你们这书院挡了我们的财路,赶紧关门大吉!” 地痞流氓们大声叫嚷着。

宝玉挺身而出:“光天化日之下,你们竟敢如此胡作非为!”

地痞流氓们一拥而上,想要动手。就在这时,学子们和周围的邻居纷纷赶来,将地痞流氓们团团围住。

“你们这些恶人,休想欺负书院!” 学子们义愤填膺地说道。

地痞流氓们见势不妙,灰溜溜地逃走了。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波折,宝玉和黛玉更加坚定了办好书院的决心。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黛玉生了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3VC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黛玉生了娃 http://www.220book.com/book/3VC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