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凡深知这些诸侯考虑的倒也没错,
换作是自已,估计也难以轻信自已这套说词。
“诸位,董卓生性残暴至极,如今局势对他极为不利,他极有可能为保自身,做出这等丧心病狂的疯狂之举。”
莫不凡再次试图竭尽全力说服众人。
他深知董卓一旦西迁,将会带来诸多难以预料的恶果,但又无法成功说服众人。
然而,诸侯们依旧不以为然,对莫不凡的话完全置若罔闻。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诸侯联军只是派出了几路探子,
进一步加强了对洛阳的严密监视,却依旧没有采取进一步的实质性行动。
而董卓那边,却在马不停蹄地加紧筹备西迁之事,百姓们因此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
就这样,几天后,探子神色匆匆地赶来回报,董卓已然下定决心准备放弃洛阳。
并且丧心病狂地大肆放火焚烧整个洛阳,还要带领小皇帝和一干大臣,往西而去。
联军营帐中,众诸侯听闻此消息,顿时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袁绍怒拍桌案,喝道:“董卓老贼,竟如此丧心病狂,焚烧洛阳,实乃千古罪人!”
莫不凡此时也不敢提起他以前曾提议过此事,他紧皱眉头,面色凝重,沉声道:
“董卓此举,必是欲西迁以图东山再起。若让他得逞,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曹操拱手道:“袁盟主,当速速追击,不可让董卓安然西去。”
袁术却道:“董卓兵强马壮,此时追击,恐中其埋伏。”
公孙瓒道:“吾等联军,兵多将广,何惧董卓?若错失良机,必追悔莫及。”
众人争论不休,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袁绍则犹豫不决,迟迟拿不定主意。
莫不凡进言道:“盟主,董卓西迁,人心惶惶,军心动荡。此时追击,胜算颇大。
且若能救回天子,于我联军而言乃是大功一件。”
袁绍思索片刻,终于下定决心:“传我命令,联军即刻出发,追击董卓!”
于是,联军迅速整顿兵马,浩浩荡荡地向着洛阳方向急行。
当他们抵达洛阳时,只见洛阳城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仿若人间炼狱,到处一片废墟。
少数零星的百姓们哭声震天,悲嚎之声不绝于耳,那场景惨不忍睹,令人心碎。
此时的各路诸侯,纷纷迫不及待地领兵进入洛阳,全然没有追击董卓的半点意思。
他们大多心怀鬼胎,盘算着选择进入洛阳是否能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莫不凡作为后世之人,望着这凄惨至极、满目疮痍的景象,恨得咬牙切齿道:
“董卓此贼,罪恶滔天,万死难赎其罪,定要将其诛杀,以正天理!”
莫不凡顾不得休整,甚至并未踏入洛阳城一步,
他直接率领本部兵马,义无反顾、决然地向西追击。
追击途中,那一幕幕凄惨无比、令人心碎的景象,如汹涌的潮水不断冲刷着莫不凡的神经。
此时的他满心懊悔,作为后世之人,他应该更早一些地参与到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之中,
他应该在黄巾起义的时候,就想尽办法把董卓干掉。
但是现在不管怎么说,都已然是为时已晚,
史书上记载的可能就只是冰冷的几个汉字。然而当真实看到这个景象的时候,
莫不凡甚至感觉,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配为人,简直是丧心病狂的恶魔。
不管怎么样,现在的莫不凡都觉得,自已无论如何都应该挺身而出,
为那些流离失所、孤苦无依的人讨个公道。
……
莫不凡心中暗自掂量着自已的兵力,自已目前带出来的仅仅只有1万兵马,
与董卓那浩浩荡荡的大军相比,简直就是有着天壤之别。
此刻的董卓已经成功收编了丁原的军队,
再加上原本镇守洛阳的士兵如今也尽皆落入了董卓手中,其势力愈发膨胀。
经过初步估算,莫不凡觉得董卓手中掌握的兵马少说也有7-8万之多,甚至极有可能多达10万!
更为惊人的是,董卓竟然裹挟了上百万的百姓向西迁徙。
这一庞大的数字让莫不凡深感压力如山。
他深知,如果选择直接用现有兵马与董卓正面交锋,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纯粹是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于是,他当机立断,果断做出决策,迅速展开行动。
莫不凡即刻放飞信鸽,向荀彧传递万分紧急的书信。
他下达命令,要求荀彧率领上庸郡的6万精锐部队,火速离开上庸,并倾尽全力阻击董卓的大军。
与此同时,莫不凡下令,让荀攸从益州调遣10万大军,出益州,全力阻击董卓。
此外,他还让荀攸暗中调度5万大军,严密守住上庸的各个险要要道,以防其他诸侯趁虚而入,突袭益州。
毕竟在这乱世,防人之心不可无,莫不凡可不想后方有所闪失。
……
董卓裹挟了上百万的百姓向西迁徙,如此庞大的队伍,速度自然很慢。
莫不凡率领的兵马则一路疾驰,马蹄翻飞,扬起漫天尘土。
他面色凝重,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追上董卓,将他绳之以法,为百姓讨回公道。
士兵们也被莫不凡的决心所感染,虽然疲惫不堪,但无人抱怨,紧紧跟随。
夜晚,军队在一片荒野中安营扎寨。
莫不凡独自坐在篝火旁,凝望着那跳动的火焰,思绪犹如纷飞的柳絮,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他想起了自已穿越到这个时代的种种经历,想起了那些在战乱中受苦受难的百姓,眼眶不禁起来。
自已明明有着改变这一切的能力,但是却怪自已偏偏不作为,白白错失了许多机会。
“主公,早些歇息吧,明日还要赶路。”郭嘉走到莫不凡身边,轻声说道。
莫不凡长叹一口气:“奉孝,我心中有愧啊,若能早些阻止董卓,何至于此。”
郭嘉安慰道:“主公,事已至此,懊悔无用,当务之急是追上董卓,不让他再有作恶的机会。”
莫不凡点点头,站起身来:“你说得对,我等需加快步伐。”
莫不凡看向郭嘉继续说道:“奉孝,我错了没?”
郭嘉看了莫不凡一眼,他深知莫不凡所指,缓缓说道:“从长远利益上看,主公错了。”
莫不凡接着道:“那你为什么不劝我?”
郭嘉拱手道:“我深知自已无论如何也劝不住主公,况且从大义上看,主公不但没错,反而做得极为正确。”
莫不凡深深地叹了口气,神色忧虑道:“可这一错,我们锋芒毕露,或许会让我们陷入重重困境。”
郭嘉目光坚定:“主公,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
您此番所为,虽有损眼前利益,但赢得了民心,大义所在,何惧困境?”
莫不凡沉思片刻:“奉孝所言极是,只是今后该如何应对这局面?”
郭嘉微微一笑,神色从容道:“主公,既已行正义之事,自当坚守初心,不动摇分毫。
当下应速速整军备战,严阵以待,同时还要时刻提防各路诸侯的觊觎与算计。”
莫不凡微微点头:“嗯,奉孝说的在理。
广积粮,缓称王,可我们违背了这初衷,如此一来,我们的前路难了啊。”
郭嘉道:“主公明智,我们以后需小心应对即可。”
(http://www.220book.com/book/3XZ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