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率领百万民众一路西去的漫长过程中。
莫不凡并没有强求大家一定要跟上,去留全凭自愿。
但是大多数人都深知家园被毁,最终离开大部队,返回洛阳的人寥寥无几。
莫不凡还下令,在这百万民众中,老弱妇孺必须一天三顿精粮维持饱腹和充足的体力,
而年轻人则必须靠自已的双手去获得粮食。
莫不凡看着年轻人们,大声说道:
“年轻力壮者,当以自身之力谋食,或助民众抬家当前行,或搀扶老弱妇孺赶路,方显担当!”
莫不凡接着又郑重地宣布一条规定:
“凡尽心尽力者,不论男女,皆有精粮赏赐,功绩卓著者,更有多余钱财相赠!”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那些年轻的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忙碌,
有的肩膀上扛着沉重的包裹,有的手臂紧紧扶着颤颤巍巍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步伐却未有丝毫的迟缓。
年轻的女性则负责烧茶煮饭,维持后勤方面;
她们在临时搭建的炉灶边忙碌着,炊烟袅袅升起。
有的女性熟练地切着菜,有的则不断搅拌着锅中的粥饭,为众人准备着果腹的食物。
大量年轻人的踊跃加入,为这无比艰难的迁徙之旅源源不断地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就这样。
无论是士兵还是民众,都满脸疲惫,但却没有人停下脚步。
他们日夜兼程。
孩子们的哭声,老人的喘息声,夹杂在队伍前进的脚步声中,显得格外显眼。
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怀着一份希望,一份对未来的期待,支撑着他们不断前行。
荀彧望着这艰难前行却又秩序井然的队伍,眼中满是敬佩,对莫不凡说道:
“大哥此策,既保老弱,又励青壮,实乃高明之举,愚弟佩服之至。”
贾诩微微点头,捋着胡须道:“主公能在如此困局中想出此等妙法,
调动众人之力,令这百万之众有序前行,吾未曾料到,着实震惊。”
郭嘉也拱手赞道:“主公之智,非常人能及,如此安排,既稳了人心,又增了力量,我等自愧不如。”
莫不凡神色凝重,说道:“此乃众人齐心之果,非吾一人之功。还需诸位与我一同努力,护得这百万民众周全。”
众人齐声应道:“愿随主公!”
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队伍继续向着潼关艰难迈进。
……
等诸侯们反应过来时,莫不凡已经率领着他的兵马及百万民众成功地进入了潼关。
入关后,莫不凡下令紧闭关门,并且留下重兵把守,对外宣称,自此任何人不得入关。
此时的诸侯们总有种“我感觉我上当了,但是我没证据”的想法,
他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懊恼和不甘。
有的诸侯咬牙切齿,有的则捶胸顿足,后悔自已被传国玉玺的消息迷惑,以至于错失了对付莫不凡的最佳时机。
现如今,诸侯联军已然不复存在,他们也只能各自无奈地散去。
曾经浩浩荡荡的联军如今分崩离析,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跟随各自的将领踏上归途。
其中,袁术走得最早,仿佛是得到了什么东西一样。
他神色匆匆,带着自已的兵马迅速撤离,那匆忙的背影让人不禁猜测他究竟获得了何种宝物。
各路诸侯都认为,袁术可能得到了传国玉玺。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谁知道呢!
有人私下议论,说袁术那得意的神情必定是有所斩获;
也有人猜测这不过是袁术故意为之,但真相如何,实在是让人难以捉摸。
……
莫不凡率部入潼关后,途经长安,返回汉中,
这一路上并没有遭遇太多的艰难阻碍,一切都显得异常的顺利。
一路行来,有些民众则选择留在长安等地。
他们或是留恋故土,或是看到了新的生计希望,纷纷向莫不凡辞行。
莫不凡也未作阻拦,毕竟百万民众,一天的粮食消耗,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承受的。
他带着如此众多的人口前行,粮食和物资的压力并不大。
莫不凡的空间农场里即使是单单只依靠存粮,百万人口吃上几年也没问题。
可是,他就是对于那种入不敷出的状态有着一种莫名的深深担忧,
这种情况,类似于后世人们常称的“火力不足恐惧症”。而莫不凡的这种表现应该称作“粮食不足恐惧症”。
每一粒粮食的消耗,每一份资源的减少,都让他的心弦紧绷。
就这样,时间在众人的匆匆脚步中流逝。
几个月后,莫不凡一行顺利回到了汉中。
汉中的山水依旧,然而归来的人们却都带着满身的疲惫和沧桑。
城门口,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莫不凡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和热情的民众,心中感慨万千。
“回来了!”
“我们回来了!”
很多将士大声欢呼。
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经历了漫长的征程和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回到了这片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土地。
有的将士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有的则向着人群挥手致意。
他们身上的盔甲以及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痕,在炽热的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那是胜利的光辉与荣耀的象征。
莫不凡翻身下马,向着百姓们拱手示意。
人群中,有老者颤巍巍地走上前,拉着莫不凡的手说道:
“使君啊,你们可算回来了,我们日日夜夜盼着你们平安归来。”
莫不凡紧紧握住老者的手,眼中饱含着激动的泪花。
这时,一个孩童挤过人群,递上一束鲜花,莫不凡微笑着接过,轻轻抚摸着孩童的头。
在这热烈的氛围中,莫不凡深知自已肩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唯有不懈努力,才能不负众望。
……
回到汉中后,
荀攸前来汇报称:“曾经的确有几路诸侯曾试图攻打上庸,
但由于上庸拥有五万兵马,他们只攻打了一会儿,未能成功,便各自退去。”
莫不凡一阵无语,这些诸侯,正事不做,捡便宜倒是第一名。
他紧皱着眉头,冷哼一声说道:“这群鼠目寸光之辈,就知道趁火打劫,毫无长远之谋。”
身旁的郭嘉也摇头叹息道:“主公,此乃诸侯之常性,见利而动,遇难而退,不足为奇。”
莫不凡目光深沉,缓缓道:“只是如此一来,我们更需小心防备,以防他们再次来袭。”
荀彧接口道:“大哥所言极是,当加强各地防务,不可给他们可乘之机。”
莫不凡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上庸如今情况如何?”
荀攸赶忙回道:“上庸损失不大,
但由于无大将镇守,也有一定程度的伤亡和物资损耗,还需尽快加以补充休整。”
莫不凡紧皱双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此事怪我欠考虑,以后上庸的军事交由孟达前去长期镇守,务必让上庸恢复稳定。”
众人齐声应诺,莫不凡望着营帐外,心中思索着未来的局势和应对之策。
……
(http://www.220book.com/book/3XZ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