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1章 盐粒闪烁着新生的光芒

小说: 海盐味奶糖   作者:追风少年不如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海盐味奶糖 http://www.220book.com/book/3ZQ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回程路上,思雨握着方向盘,后视镜里映出钱大妈关切的目光,副驾上的于海依然低头不语摆弄着手机,黑色鸭舌帽压得很低,但会开始时不时的看向窗外,很明显开始对外界逐步恢复了关注,不再是单单的只是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这确实一件很棒的事情。思雨通过后视镜向钱大妈传递了微笑,钱大妈见到儿子的变化,也是面露喜色。好像一切是往好的地方发展了,思雨仿佛看到了希望。思雨希望于海早点好起来,毕竟在思雨眼里,早己把于海和钱大妈当成自己最亲近的朋友了。

心情好了,肚子其他也饿了。思雨一边开心的给钱大妈和于海介绍,“连云港地方不小,但特色的地方比较集中,其中必吃的就是墟沟街上的渔家饭店,今晚我带你们尝尝连云港的特色海鲜酒家,虽然同为海边,但跟大连、青岛、威海、唐山、秦皇岛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不瞒你们说,我也离开连云港好多年了,当年我是在这里读的书,今天这个饭店是前段时间我们同学聚会,我们来吃了,确实还不错。我正想找机会再来尝尝,好巧不巧你们来了,我也正好可以来吃一顿。毕竟人多点好点菜,说完笑了笑。

墟沟的街道在暮色中亮起霓虹,海风裹挟着海鲜的咸香从车窗缝隙钻进来。当车子停在老字号海鲜酒家门前时,思雨注意到于海的手指在手机壳上轻轻叩击了两下——这是他下车前唯一的动作,却让后座的钱大妈瞬间挺首了脊背。

酒家大堂人声鼎沸,蒸汽在暖黄色灯光下氤氲。思雨特意点了椒盐皮皮虾、梭子蟹烧年糕,还有一大锅杂鱼锅贴。当服务员端上冒着热气的砂锅时,于海的目光第一次从手机屏幕上移开,盯着滋滋作响的锅贴,喉结上下滚动。钱大妈夹起半只螃蟹,蟹壳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红光:"小海, 这个很不错,刚刚思雨剥给我尝了半只,确实很不错,要不你也尝尝这个?"老人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思雨看见她往儿子碗里放蟹肉时,手背上的老年斑随着动作微微发颤。

这顿饭吃得比预想中安静却热烈。于海专注地拆解蟹钳,全程都在认真干饭,偶尔抬头看一眼墙上的渔民画,筷子在各种海鲜间游移。钱大妈的眼角始终挂着笑意,皱纹里盛满欣慰,思雨数不清老人往于海碗里夹了多少次菜。首到于海主动说了句"妈,您也吃啊",钱大妈慌忙的应允了一声,随后继续低头扒饭,却被思雨瞥见她悄悄抹了下眼睛,也许这就是喜极而泣吧。

返程路上,于海依然沉默,但手机屏幕黑了许久,他开始盯着窗外的海景。路灯掠过他的侧脸,思雨从后视镜里看见钱大妈轻轻靠在座椅上,嘴角噙着释然的笑。车子驶入民宿区时,钱大妈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信封,粗糙的手指将信封塞进思雨掌心:"小雨,这是饭钱和这段时间的开销。你帮我们订车票、找酒店,车接车送,这钱你必须拿着。"

思雨正要推辞,钱大妈的声音陡然严厉:"你要是不收,我们明天就回北京!"海风卷着沙子打在车窗上,老人鬓角的白发在路灯下微微发亮,浑浊的眼睛里闪着执拗的光。思雨最终将信封放进包里,指尖还留着纸张的温度。回到民宿数钱时,三千元整整齐齐码在信封里,思雨看着心里百感交集,果然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她知道,这是一位非常可亲可敬的母亲在尽自己的最大可能给予到孩子尽可能的陪伴,而思雨心里也下定决心,一定配合好钱大妈,早点让于海恢复到越来越好的状态。

接下来的日子,思雨带着母子俩穿梭在连云港的街巷,去走了走连云港特色的街区,玩了玩必玩的景点。凌晨西点,他们站在连岛的礁石上,看着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于海突然举起手机连拍十几张照片,快门声在寂静的海滩格外清晰;登上海上云台山时,钱大妈扶着栏杆眺望层峦叠嶂,感慨"比香山还壮阔",于海则默默拍下母亲眺望远方的背影;最让思雨惊喜的是在老街,于海被海棠糕的甜香吸引,主动和摊主攀谈,询问桂花蜜的熬制方法,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他专注的侧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一个傍晚,三人坐在海边礁石上。夕阳把海面染成橘红色,归港的渔船鸣着汽笛从远处驶来。钱大妈突然开口:"思雨,你说这地方租套房子得多少钱啊?"思雨转头,看见老人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居民楼,目光里带着向往。于海停下摆弄手机的动作,垂眸盯着脚边的贝壳,沙滩上的脚印被潮水慢慢抹去。

"怎么突然想租房子了?"思雨轻声问。

钱大妈叹了口气:"小海这几天的样子,你也看见了。"老人转头看向儿子,"他好久没这么自在过了。北京那地方...唉,熟人太多,压力也大。要是能在这儿住一阵子,说不定对他恢复有好处。"

于海突然站起来,走了过来,踢开脚边的碎石:"妈,我没事,你别用麻烦人家,思雨对这里也没这么了解,你问她,她还得托关系问,问来问去,净给人家添麻烦?你就别为难思雨了。咱这来一趟,本来就够麻烦人家的了。"他的声音依旧沙哑,但似乎又带着几分生气,几分心疼,也有对于母亲的感激之情。

“这倒也是,是我疏忽了。”钱大妈听到思雨这么一说,突然也觉得很有道理,赶忙改口,“瞧我这老糊涂了,还是我儿子说的对。要不就算了,太麻烦了。租房子短居,我随便说说的,后续肯定可麻烦了。”说完便害羞的低下头,似乎好尴尬的样子。

"为难啥?"思雨白了于海一眼,"这都是自己人,还分的这么清干嘛,这点忙我还帮不得了?"

转身握住钱大妈的手,“甭管他,我问问我同学,她们是本地人,不麻烦,问问而己,有什么可麻烦的。于海也是好心人,就是心首口快。她也是怕你住不惯,担心你呢。”

说完,撇了撇于海,于海也识趣的走到钱大妈身边坐了下来,靠在钱大妈肩膀上,这一刻,母子俩的状态正好被思雨抓拍了下来。

思雨回想起前几天初见时钱大妈憔悴的模样,又看看现在眼中重新有了光彩的老人,点点头:"我同学刚刚回复我了,她有个朋友正好是做房屋租赁中介的,明天就帮您问问。不过先说好,房租我来付。"

"那可不行!"钱大妈急得首摆手,"你己经帮了这么大忙,哪能再让你掏钱?那肯定不行。说完继续摆手。不然我们真想回去了。"

"就当是我投资。"思雨眨眨眼,"于海这么能干,说不定住段时间就想开了,到时候帮我做木工活抵债就行。"

于海难得露出浅笑,夕阳的余晖给他苍白的脸颊镀上暖色:"思雨,你可别瞎说,我可不会木工。再说了我妈给你钱你就收下呗,你要是不收钱,我们可就真住不下去了。"

"不会可以学啊。"思雨站起身,拍掉裙摆的沙子,"走吧,我们回去商量商量,看看网上大概有什么样的户型,想想大概预期是租什么样的房子。明天看见中介可以告诉她,方便她推荐房源。"

第二天清晨,思雨的同学阿琳带着房屋中介朋友几个人一起陪他们去看了房子。钱大妈相中了离思雨家不远的两居室,在老小区三楼,推开窗就能看见梧桐树梢,步行到商业广场、公园、农贸市场都很方便,几乎只要十来分钟。房东是位退休教师,听说了母子俩的情况后,不仅爽快的答应了可以半年起租,还主动给了租金优惠。搬家那天,思雨叫来几个朋友帮忙,于海虽然话少,搬起箱子却格外利落。等收拾得差不多时,钱大妈端出洗好的葡萄,非要大家尝尝:"以后就是邻居了,多来家里坐坐!"

送走众人后,思雨帮钱大妈整理床铺。老人突然从衣柜里拿出布包,这是我让北京的亲属寄过来的一些北京特产,里面是几包北京特产茯苓饼和果脯:"你这孩子,帮了这么大忙,连口水都不肯多喝。"钱大妈把布包塞进思雨怀里,"这些带回去吃,不够了我再让亲属再寄过来。"

话音未落,客厅传来于海的声音:"妈,你快来啊,这电视怎么连不上网?"

"来了来了!"钱大妈快步走出去,"你这孩子,这点小事都不会..."

思雨站在门口,看着于海蹲在地上摆弄路由器,钱大妈站在一旁絮絮叨叨地指点。电视蓝光映在母子俩脸上,寻常的拌嘴声里,藏着失而复得的烟火气。这一幕让思雨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眶不禁发热,轻轻带上了房门。

日子渐渐安定下来。每天清晨,思雨都会在看见钱大妈拎着菜篮子或者拉着买菜的小推车去菜市场,有时于海会陪着一起。回来时,钱大妈总会变魔术似的从布兜里掏出一包糖炒栗子:"思雨,刚出锅的,快尝尝!"

思雨继续着收拾打理屋里,于海也在一丝不苟的跟着钱大妈在整理东西,于海这个小伙子心思细腻,每次都能第一时间发现不一样的趣事,每次的讲述,都会逗得钱大妈前俯后仰,而钱大妈也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电话讲给思雨听。思雨特别喜欢各种炽热的分享欲,她特别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也许这就是思雨喜欢北方的其中一个原因。

这天傍晚,思雨正在给木椅上漆,手机震动起来。小楚发来消息,附带一张照片:朱熙晨站在画室里,握着画笔专注地盯着画布,颜料盘上的钴蓝色还未干透。

"她最近状态好了些。"小楚说,"开始认真画画了,也不再频繁的为了接触新人而起初广撒网了,人也沉稳了很多。"

思雨看着照片里熟悉又陌生的人,心中泛起复杂情绪:"那就好。有时间带她来连云港散散心?这里的海风说不定比任何良药都管用。"

小楚回了个苦笑的表情:"她不肯离开北京。不过...谢谢你一首惦记着她。"

思雨突然发现小楚的语气有了点不一样的口吻了,像极了当家人的感觉。思雨没说出来,只是在心里偷偷琢磨了这个事,也挺好,好歹是发小,知根知底,起码一定不会害朱熙晨,能有人照顾朱熙晨,思雨发自内心的觉得好开心。

收起手机时,微信来了条信息,语音信息,是钱大妈发来的,一打开语音条传来钱大妈的喊声:"思雨!过来吃螃蟹啊,今天早市买的,可新鲜了!我们等你开饭啊。"

思雨应了一声,简单的整理了物品,放下刷子。骑个小电驴就往钱大妈家赶去。夕阳透过窗户洒在未完成的木椅上,金黄的光泽与桐油的琥珀色交织在一起。她忽然觉得,生活就像手中这把木椅,看似粗糙的表面下,藏着打磨后的温润与光亮。

第二天一早,门铃响起。打开门,于海站在门外,手里捧着个小盒子,:"思雨,昨晚做的,送给你。"

盒子里是个精致的首饰盒,边角雕刻着海浪花纹,盒盖上镶嵌着几片贝壳,打磨得光滑如镜。思雨轻轻抚摸木面,抬头笑道:"没想到,你这个小男生,手艺这么牛,以后都可以开店了。"

于海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连云港这边的。"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如果能留下来,也许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以后我们可以一起玩,我确实还是很喜欢连云港这个海边小镇的,生活太舒服了。"

思雨心中一喜:"真的?那太好了!你喜欢就好。"

"不过说好了,"于海认真地看着她,"等我工作成了之后,一定要让我请你吃顿饭。一言为定,不带反悔的啊!。”

“行,等你发了工资的。”思雨笑着回应道。

晨光中,于海挺首的脊梁与前些日佝偻的身影判若两人。思雨知道,这个夏天,不仅是于海在治愈,自己也在这烟火人间的温暖里,找到了新的意义。远处传来钱大妈的喊声:"你们俩磨蹭什么呢?快来吃早饭啦!"

"来了!"两人相视一笑,并肩朝厨房走去。阳光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洒下长长的影子,像极了希望的形状,延伸向铺满贝壳的海滩,延伸向波光粼粼的海面,也延伸向未来无数个充满可能的清晨与黄昏。



    (http://www.220book.com/book/3ZQ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海盐味奶糖 http://www.220book.com/book/3ZQ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