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冷清啊!”朱棣一路上就看见零零散散两三个下人没有出去,一想到今日是冬至,不由得感慨道。
走到后花园,朱棣己经看见了灯火。
果然跟他想的一样,陈羽此时正躺在沙发上,与上次晒日光浴的模样如出一辙。
只不过今夜是在……欣赏夜景。
还没等朱棣过去,只听陈羽吟诗道: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朱棣脚步一顿,这首诗初听是描写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他也能够明显感觉出陈羽吟诗时透露出的浓浓伤感。
陈兄弟冬至写将士思乡的诗?
根据朱棣对于陈羽身份的调查,他猜测此时陈羽应该是在冬至这个本应家人团圆的时候,想亲人了。
朱棣做了几次深呼吸,调整一下情绪后,脸上挂着笑意,人未到,声己至。
只听朱棣爽朗的说道:
“陈兄弟,北方是下雪了,可是距离京师下雪还有那么一段时间,你若是想看雪,估计还需要等个把月。”
陈羽听着这熟悉的声音一愣,豁然回过头去,见来人果然是朱棣之后,他打趣道:
“老朱?你这家伙,走路也没个声音,大半夜的要是给我吓出一个好歹,你知道对大明的损失有多大吗?”
朱棣闻言,讪讪的笑了笑。
陈羽继续说道:“对了,今日是冬至,这么大的节日,你不在家中与家人相聚,到我这来干什么?”
朱棣爽朗的大笑几声,随后举起来手中的食盒,
“冬至我吃馄饨的时候,想着陈兄弟府邸上大概是你一个人,谁让我是你兄弟呢,这不是怕你孤零零,再加上今日朝廷延长了宵禁,所以想着过来陪你聊聊天。”
听着这番话,陈羽眨了眨眼,不得不说,他确实有那么一瞬间的感动。
毕竟,说句真心话,
冬至他在后世的时候,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但时代不一样,古时候的冬至,就跟后世的元旦一样,象征着家人相聚团圆。
毕竟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家人的性命,在冬天里极其脆弱。
而陈羽对这个节日本来没多少触动,可看着府上与街道那过节日的家庭,他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些影响。
陈羽认为自己的这种状态不是孤单,而是单纯的无聊罢了。
那种感觉就是突然间什么都不想干了,只想坐在后花园,静静的看着夜空中的繁星。
虽然,陈羽也承认,来到大明的这段时间,每天的小日子过得那是相当的不错。
有滋有味,也认识了许多人。
但话又说回来,他终究是一个人!
像是老朱、老夏、小朱等等。
虽然关系不错,平日里也很聊得来,但他们也有家人,在这个时候,自然在忙活着家中事。
所以,今日陈羽想着给府邸上的人好好的放放假,钱当然是要发的,让他们各自陪伴一下自己的家人。
只不过,他没想到,老朱这家伙竟这么有心。
大晚上的想起他,然后专门来到他的府上给他送馄饨。
呃……
陈羽突然感觉空气中的气氛有那么一丝矫情,虽然他承认老朱这个家伙,确实能够称得上一个好兄弟,值得深交。
但这个氛围,他不喜欢。
陈羽摆了摆手,吐槽道:
“老朱,挺大一个大老爷们,没想到你也有这样矫情的一面。啧啧~~”
朱棣一眼就看出陈羽说出了一番口不由心的话,再次爽朗一笑,但也没有戳穿,而是将食盒放在了桌子上。
“反正我人来都来了,你总不可能撵我走吧?”
“来来来,吃的我带了,你就当做是夜宵了,咱哥俩边吃边聊。”
陈羽嘴上说的无所谓,但身上的动作还是很诚实,快步走过去,将老朱身上的沙发,往桌子这边挪了挪。
随后,这哥俩就在点点星光与灯火之下,一边吃着馄饨一边闲聊。
瓷勺碰着碗沿发出清响,热腾腾的馄饨裹着葱花和香油的香气腾起白雾,晚风卷着远处灯笼的红影掠过肩头,两人脚下的影子被灯火拉得老长。
哥俩的样子看上去,极为惬意。
今晚,
朱棣前来倒是没谈论任何的国家政治方面的话题。
其实他在来的路上,本来还想着在看望陈羽的时候,顺带问一下对于大明对于鞑靼用兵方面如何看待。
可是到了地方之后,朱棣感觉今日好不容易有着如此惬意的时刻,再去聊那些国家大事,有些不合适。
再者,
自己今日也算忙活了一整天,白天忙着国家大事,晚上忙着国家大事。
唉,皇帝也需要休息啊,也需要片刻的安宁啊!
要不然,自己累倒了,皇位不就便宜下面的兔崽子了。
所以,今晚的朱棣倒是将所有有关国家大事方面的话题,全部抛掷脑后。
而话题,大多成了关心起陈羽这个人起来。
“陈兄弟,恩科还有不到十天就要开始了,也不知道你这段时间准备的怎么样,有什么信心?”
陈羽慵懒的躺在沙发上,脑袋枕着一只胳膊,淡淡的说道:
“恩科,那是天下有才之士齐聚一堂的地方,我不敢说的太绝对。保守一点吧,九成,我有九成把握!”
朱棣一愣,随后笑着摇了摇头。
果然啊,
虽然有段时间没见陈兄弟,可陈兄弟的这个性格,还真是一点都没有变。
自信!
九成把握跟百分之百的把握,没什么区别。
朱棣想了想,继续问道:
“陈兄弟,不知你恩科考完之后,想要去朝中哪个部门,还有你将来在官场上有什么打算与规划?”
朱棣这样问,也是想要提前知道陈羽的意向。
这样的话,到时候首接给陈羽安排对方中意的部门,也算在自己小小的权力面前,满足一下陈兄弟的意愿。
陈羽闻言,叹息一声道:
“老朱,我有意向与规划有什么用?”
“按照以往的朝廷的作风,一般通过恩科的学子大部分都会先进入翰林院进修,等熟悉了朝中的规则,然后再根据他们的能力将其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我当然也不能例外。”
“但也说不准,以我这样年轻帅气的长相,若是在殿试的时候,获得永乐帝的青睐,估计可以在我仕途一路,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其他方面,想都不要想,毕竟说到底,哪怕你在朝中也算是有点人脉,可是本质上还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到时候还是老老实实,听从朝廷的安排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423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