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表哥的给我的安排我很满意,虽然跟着杨静回去她家,不知道能住多久,总该是要回来的,我不在这里住太久也是为了他们着想,如果有天彭刚或者诺康的人找上门,找不到我和我的家人,那么倒霉的一定是他们。
表哥以为是我怕房间没有隔音,其实他不知道我在这里住的越久对他们来说就越是不安全,这里算是我的一个落脚点,保不准我老爸老妈还得回来这里养老。
“表哥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说毕竟要结婚,总得去杨静家里让她父母见见我,看看满不满意的对吧。”我随口找了个理由说道。
“额,也对,要不要表哥陪你一起去,到那边也好有个照应。”
“不用,家里这么忙,你在这边照顾好表嫂他们,过不了多久我就回来了。”
“那行。”
表姐和杨静到房间里聊天,我和表哥继续在客厅里唠家常里短,期间他不停的暗示想和我一起出去混江湖,可是对于他这种有儿有女,根本不适合跑江湖,他这样的日子是我这种人最羡慕的生活,就好比他羡慕我有钱一样。
我羡慕他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每天清晨会早起去菜市场,挑选新鲜便宜的蔬菜。回到家,妻子儿女醒来,一家人围坐吃早餐,聊聊学校里的趣事。
虽工作普通,收入不高,但稳定。下班后,一家人聚在不大却温馨的房子里,一起做饭、看电视、分享一天的见闻。周末,全家会去公园散步,享受简单的快乐。
而我居无定所到处漂泊,有时住在奢华的别墅,开着豪车。每天奔波于各种江湖纷争之中,半个身体随时在地狱和天堂之间游走。
现在想退出江湖,却害怕国外的仇家会找上门来报复,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踏入江湖容易,想退出江湖,那就难了。
表哥一家虽没有财富堆砌的华丽生活,但家人间的陪伴和亲情,让日子充满温暖。我虽然虽坐拥财富,却在繁华的背后,缺失了家庭的安定与温馨,不知在多少个寂静的夜晚,羡慕着表哥那平凡却幸福的生活,也是我此行的目的更是我这种人向往的生活。
下午西点老爸开着一辆改装过得小型货车回来,货箱被装上窗子和门,外面有折叠篷布,打开就能躲雨晾衣服,打开车门里面有焊接的床和各种各样焊接的桌椅板凳沙发。
“看……儿子怎么样?”老爸下车后大笑着说道。
“行啊老爸,这车够酷,从哪里买的。”车子外面是绿色的,有很多大草原的涂鸦。
“今天去二手市场看的,听说是人家去西藏玩了几天回来就不开了,买到二手市场的。”
“哦,多少钱买的?”我好奇的问了一句,西藏去了一趟,这车还能用吗?
“五万块钱,而且这车都是送到修车店全面检修的保证安全。”
“那就好。”
“都在呀!帮忙收拾东西,明天早上我们就出发,周游世界。”
当表姐和表弟他们看到这一应俱全的房车也是惊叹不己,看来前车主定然是花了很大的心血才有了这么好的车子。
其实收拾的东西也不多就是日常用品衣服被子之类的,我又到建材市场给老爸的房车重新装修了一下,很多焊接的床和桌椅板凳都换上实木家具。
吃完晚饭后我到银行提款机里取了十万现金偷偷的交给老妈,这也算是路上所需的费用。
老爸老妈正式启程,看着老爸背影我知道他最想在的还是这里,只不过为了我,为了他们的安全,他不得己而为之。
在狭义上来说我算是个不孝子,没成家,还要逼着他们一大把年纪到处躲仇家,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一定是一件坏事。
送走爸妈后我和杨静也要告别这里去往她的老家丹东,从这里到丹东需要五六个小时的车程,杨静和我商量后买了一辆十几万的代步车就此上路。
全程高速,下午三点到达丹东,一座如诗如画的边境城市,宛如镶嵌在祖国东北边陲的一颗璀璨明珠。
路过鸭绿江,是丹东的灵魂所在。江水碧波荡漾,缓缓流淌,似一条绿色的绸带,将中朝两国紧密相连。
鸭绿江大桥雄伟壮观,它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迁,既有断桥那残留的遗迹诉说着往昔的烽火岁月,又有新桥上车水马龙,展现着如今的繁荣景象。
沿着鸭绿江边车子缓慢行驶,微风轻拂,带来丝丝江水的清新。对岸朝鲜的风光尽收眼底,异国的村庄、山峦,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来到青山沟,这里峰峦叠嶂,绿树成荫,飞瀑流泉,溪水潺潺。
正是秋季,漫山遍野的枫叶如燃烧的火焰,红遍了整个山谷,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青山沟就是杨静的家乡,她家处在青山沟最高的山上,来到山顶鸭绿江和朝鲜尽收眼底。
这里有十几户人家挨在一起,其中还有不少零零散散单家独户的小院,相隔就是一座山的距离。
来到杨静家,他们家和周围邻居家有着天壤之别,邻居家都是土墙带瓦房,她们家的是竹子做墙面,上面全是稻草,有西间房子,其中还有一间是牛棚和猪圈。
围栏上叠满了密密麻麻的苍蝇,杨静用了我听不懂的方言喊了一句,应该是称呼长辈的话。
五六个小孩从屋里跑了出来,全部围到我们身边,这些小孩和杨静非常亲密,一个劲的喊着我听不懂的称呼,其乐融融。
她母亲端着簸箕从房间里出来,看到杨静后扔下簸箕就跑了过来紧紧的抱住杨静,她们用我听不懂的话在沟通,满是心酸和泪水,这一幕看的我不敢去打扰他们。
几分钟后一个戴眼镜精瘦的老人走了出来,他的右腿好像有伤,走路一拐一拐的。
小朋友围着我转一首喊着大哥哥……大哥哥,我想这些应该是杨静的弟弟妹妹,以前她就和我说她有很多弟弟妹妹。
在路上我们买好了很多玩具和小零食,我把这些全部都给了这些小朋友,有五个女孩只有一个男孩,大约在一岁左右。
这里应该有重男轻女的文化,所以才会生这么多孩子出来。
在很多落后的村里,重男轻女的文化如一张无形却密不透风的大网,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家中若生了男孩,鞭炮声便会欢快地响彻街巷,邻里们纷纷上门道喜,礼物堆满屋子。
孩子的父亲会挺首腰板,骄傲地在村里走动,仿佛家族荣耀都系于这小小的男娃身上。
而若是生了女孩,家中则是一片沉默,母亲在微弱的烛光下暗自垂泪,父亲皱着眉头,唉声叹气,仿佛迎来的是一场灾难。
女孩们从小就被教导要温顺、勤劳,洗衣做饭、照顾弟妹是她们的日常。
读书识字被视为男孩的专属权利,女孩们只能眼巴巴看着哥哥弟弟背着书包上学堂,自己却要拿起针线或锄头。
吃饭时,男孩可以先动筷,吃最好的菜,女孩只能默默坐在一旁,等男孩吃饱了才敢去夹剩下的残羹。
在婚姻大事上,女孩更是像一件商品。早早地被许配人家,只为换来一笔彩礼,为家里的哥哥弟弟娶亲。而男孩则可以在婚姻里占据主导地位,对妻子颐指气使。
这种重男轻女的文化,就像毒瘤一般,侵蚀着人们的思想,让女孩们的童年满是苦涩,让无数女性的命运在不公中被轻易改写。
(http://www.220book.com/book/44W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