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风雨后的新程
民国十八年的春天,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潮湿与料峭寒意。陆景琛的西药厂在经历了重重波折后,终于步入正轨,生意愈发红火。然而,陆景琛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他深知这乱世之中,安稳不过是暂时的表象,随时可能有新的风暴来袭。
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陆景琛与沈清漪的卧室。沈清漪已经起身,正在镜前梳妆。她身着一件淡粉色的旗袍,上面绣着精致的白色梅花,将她的温婉气质衬托得淋漓尽致。陆景琛从床上坐起,看着沈清漪的背影,眼中满是爱意。
“清漪,今日这么早就起来梳妆,可是有什么事?”陆景琛轻声问道。
沈清漪转过头,微微一笑:“我想着今日陪你去西药厂看看,也好帮你分担些事务。”
陆景琛起身走到她身边,轻轻揽住她的腰:“有你在我身边,真是我的福气。不过,西药厂那边我能应付得来,你要是累了,就在家里好好休息。”
沈清漪摇了摇头:“我不觉得累,而且我也想多了解些西药厂的情况,说不定能帮上忙呢。”
陆景琛拗不过她,只好答应。两人用过早餐后,便一同前往西药厂。一路上,沈清漪看着街边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这几年,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如今,生活终于有了起色,她的心中满是欣慰。
来到西药厂,工人们正在忙碌地工作着。陆景琛和沈清漪在厂里巡视了一圈,对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沈清漪看着那些崭新的设备和忙碌的工人,心中充满了好奇。
“景琛,这些西药的生产过程一定很复杂吧?”沈清漪问道。
陆景琛点了点头:“确实不简单。从药材的挑选、炮制,到最后的成品,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疗效。”
正说着,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匆匆跑了过来:“陆老板,不好了,研发部门那边出了点问题。”
陆景琛和沈清漪对视一眼,急忙朝着研发部门走去。只见研发人员们正围在一起,讨论着什么,气氛十分紧张。陆景琛走上前,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一个戴着眼镜的研发人员抬起头,神色焦急:“陆老板,我们在研发一种新的退烧药时,遇到了技术难题。按照目前的配方,药效始终达不到预期。”
陆景琛皱起了眉头:“已经试过多少种方法了?”
“我们已经尝试了十几种配方的调整,但都没有成功。”研发人员无奈地说。
陆景琛沉思片刻:“大家别着急,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把之前的实验数据都拿出来,重新分析一遍,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
就在大家陷入沉思的时候,沈清漪突然开口:“我听说,城外有一位老中医,对药材的药理研究颇深。说不定他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陆景琛眼睛一亮:“清漪,你这个主意不错。我们不妨去请教一下他。”
于是,陆景琛带着研发人员和沈清漪,一同前往城外寻找那位老中医。经过一番打听,他们终于找到了老中医的住处。老中医年逾古稀,满头银发,但精神矍铄。
陆景琛向老中医说明了来意,并将新退烧药的研况详细地告知了他。老中医听后,沉思片刻,说道:“我对西药了解不多,但从药材的药理角度来看,你们或许可以尝试在配方中加入一味叫做‘银花藤’的药材。它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或许能增强退烧药的疗效。”
陆景琛和研发人员听后,都觉得很有道理。他们向老中医道谢后,便立刻赶回西药厂,按照老中医的建议,对配方进行了调整。经过多次试验,新的退烧药终于研制成功,药效达到了预期,甚至超出了预期。
陆景琛和研发人员们都十分兴奋,他们知道,这款新退烧药一旦投入市场,作者“用户83687792”推荐阅读《民国十八年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将会给西药厂带来巨大的收益。而沈清漪,也为自已能帮上忙感到十分开心。
然而,就在西药厂准备大规模生产新退烧药时,又一个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由于原材料的供应出现了问题,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陆景琛四处寻找新的供应商,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
“这可怎么办?要是原材料供应不上,新退烧药就无法生产,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费了。”陆景琛心急如焚。
沈清漪也十分着急,但她还是努力保持冷静:“景琛,别慌。我们再想想办法。我记得,我有个远房亲戚在外地做药材生意,或许他能帮上忙。”
陆景琛听后,眼中燃起了希望:“真的吗?那太好了。清漪,你赶紧联系他,看看能不能从他那里采购到原材料。”
沈清漪立刻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上了那位远房亲戚。经过一番沟通,对方表示愿意为他们提供原材料,并且价格合理。陆景琛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在解决了原材料供应问题后,新退烧药顺利投入生产,并迅速推向市场。由于其疗效显著,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西药厂的生意也因此更上一层楼,陆景琛的名字在商界愈发响亮。
随着西药厂的发展壮大,陆景琛开始思考如何回馈社会。他深知,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有很多人饱受疾病的折磨,却因为没钱而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于是,他决定在西药厂设立一个慈善基金,专门为那些贫困患者提供免费的药品和医疗救助。
沈清漪十分支持陆景琛的决定,她主动参与到慈善基金的筹备工作中。在他们的努力下,慈善基金很快成立了。消息传出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然而,就在陆景琛和沈清漪为慈善事业忙碌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危机悄然降临。这一年,国内局势愈发动荡,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许多工厂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陆景琛的西药厂也未能幸免。
一天,一群士兵突然来到西药厂,声称要征用工厂的部分药品和设备,用于战争。陆景琛心中十分不满,但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反抗是没有用的。他只能无奈地看着士兵们将药品和设备搬走。
“景琛,这样下去可不行。西药厂要是继续受到战争的影响,我们的生意就完了。”沈清漪忧心忡忡地说。
陆景琛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这是战争,我们无法左右。”
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让他们看到了一丝希望。原来,有一个国际医疗组织正在招募志愿者,前往前线为受伤的士兵和平民提供医疗救助。陆景琛和沈清漪商议后,决定报名参加。
“清漪,你真的愿意和我一起去前线吗?那里很危险。”陆景琛看着沈清漪,眼中满是担忧。
沈清漪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愿意。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受苦,能帮一点是一点。而且,我们一起去,还能相互照应。”
于是,陆景琛和沈清漪收拾好行李,告别了家人和朋友,踏上了前往前线的征程。一路上,他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悲痛。但他们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已的信念。
来到前线后,陆景琛和沈清漪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医疗救助工作中。他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伤员,工作强度极大。但他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自已的医术和爱心,为那些受伤的人带去希望。
在前线的日子里,陆景琛和沈清漪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对抗战争带来的伤痛。虽然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的心中却充满了温暖和力量。
随着战争的结束,陆景琛和沈清漪终于回到了家乡。他们的西药厂虽然在战争中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但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恢复了生机。而经过这场战争的洗礼,他们的感情也变得更加深厚。
民国十八年的春天,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季节。陆景琛和沈清漪在这一年里,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但他们始终携手前行,不离不弃。他们的故事,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传奇,激励着后人在困境中勇敢前行,追逐属于自已的梦想。
(http://www.220book.com/book/495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