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2章 六字六千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花开又花谢”推荐阅读《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说到这,朱慈烺想了想,决定还是把粮食换酒的事情说出来。

毕竟有些事情,由户部这边出面会比较好。

“父皇,倪尚书,我这边有个事情要跟你们提前说下。”

接着,他就把与周奎等人,用美酒英雄血换取粮食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下。

“这边现在大概每个月有一百万石粮食的交易量,我准备以市价的七成更换成税款上缴给国库,这些粮食完全可以用来赈灾或者平抑物价。”

倪尚书听后,非常兴奋,大明京师一直都处于缺粮状态,粮食价格已经连续上涨了好几年。

其实在大明南方那边,粮食还是不缺的,只是很多运不到北方,就算是运过来卖的也是高价。

可如果用英雄血这种极品美酒作为筹码,的确能吸引很多人把粮食运到京师用来交换美酒。

如果操作得当,也能暂时让大明喘口气,有更多的精力解决内部的问题。

最后,朱由检一锤定音:

“这些粮食由户部那边进行处理,其中每个月往陕西那边运送粮食四十万石,山西三十万石,还有河南那边也运三十万石粮食过去,救济一下灾民。”

“另外这些粮食要派专人进行发放,如果发现有人在其中伸手贪污,一经发现定斩不饶。”

“在这个危难局面,如果还有人不顾大局,那就不要怪朕不留情面。”

“大伴,这件事情东厂和锦衣卫那边派人跟进,一旦发现无论是谁,就地革职查办。”

说到了,他又想了一下,又下了一道旨意:

“太子,也让你的影子内卫参与进来,三方可以做到互相监督。”

朱慈烺也知道,这是崇祯帝特意为之。

让影子内卫能参与到地方具体事情之中,有利于影卫的快速发展,也为将来能取代锦衣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不是煤山那棵歪脖子树的威胁,作为一个皇帝无论如何都不允许太子有一支强大的私军和情报机关。

可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提前知道自已最终结局的崇祯帝,现在巴不得太子的实力越强越好。

要是将来时机成熟,他还想直接来一个禅位,把大明这个重担交给太子,他开开心心地去做一个太上皇,也许还能成为千古一帝。

无论他将来处于任何境地,总比把大明的江山给丢了,然后屈辱地在煤山上吊强。

朱慈烺接着又说道:

“父皇,今天我特意过来,想要求您一幅墨宝。”

“皇儿,都是自家人,还这么客气干什么,说吧,想要写啥字?”

听到太子让他写字,朱由检内心还是很开心的。

作为皇帝,虽然他的字写得还不错,也是一个爱书法之人。

可惜从来没有发挥的余地,基本上除了闲暇时的自娱自乐,根本就没人会找他写字,也没人有这个胆子。

只见他接着说道:

“诸位爱卿,今天议事就到这边吧,就按照今天的决议,户部那边拿出一个章程来,朕看过以后就立即执行。”

众尚书纷纷领旨,准备回去忙各自的事情。

这时,朱慈烺又急忙说道:

“各位大人,等会儿父皇写完字以后,我还要找你们有些事情,请稍等片刻。”

其他人听后,也就停止了脚步,留下来看看什么情况。

接下来,朱慈烺先让小桂子拿过来一张比较大的宣纸,展开在一张桌子上。

“父皇,您就写大明皇家报社这六个字,并且要用最大号的毛笔写。”

面对太子的任何要求,朱由检都会尽量满足,虽然这种大号毛笔他用得少,但是他的功底还在。

不一会儿,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就出现在纸上,惹得一众老臣连连夸赞好字。

朱由检听到后也得意地放下笔,接受大家的恭维。

其实自从得知未来悲惨的命运以后,崇祯帝就很不喜欢别人拍他马屁。

他深深地知道,用那些擅长拍马屁的人,是解决不了目前大明的困局。

相比于他屈辱的死法,再好听的马屁传到崇祯帝的耳朵里面,无疑是最大的嘲笑声。

就在前几天,朱由检特意找了一个由头,把几个善于溜须拍马的朝臣赶出了朝堂,让他们去国子监教书去了。

不过今天是一个例外,主要是刚刚他们商议成了一件对大明来说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都是在场的都是值得信任的心腹。

再加上还在太子面前表现了一番,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夸赞肯定是出于真心的,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与其他别有用心的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朱慈烺等纸上的墨迹干了以后,并让崇祯皇帝盖上私章,才从怀里面掏出六张银票放在桌子上。

“父皇,古人讲究一字千金。”

“这是六千两银票,就当是这次润笔费了。”

面对这个变故,不但让在场的各位尚书惊呆了,就连崇祯帝本人也是莫名其妙,于是连忙询问道:

“皇儿,这是何意?”

“父皇,我准备开设一家报社,您刚刚写的字会做成匾额挂在报社正堂,这样也就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接着,他就把关于开办报纸的目的和作用,简略地跟大家说了一下。

各位尚书听到以后,虽然不是很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是都觉得很厉害的样子。

既然是太子爷想要做的事情,那么他们就全力支持。

毕竟只要是太子爷想要推行的事情,都是获得很好的收益,奇珍阁如此,醉仙楼也是一样,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心。

这时,太傅李邦华突然想到了一些东西,连忙开玩笑地说道:

“太子,你的报社还缺匾额不?老臣的字也能拿得出手,就不要一字千金了,一字百金亦可。”

在场的其他人也反应过来,纷纷出言他们也可以写的,甚至为了能获得资格,有的人还主动降价。

有的人只要一字五十金,甚至有的人只要二十金就行。

在场的人都在惊叹:老天爷,写几个字就能获得上百两银子,如果放开让他们写,估计能把太子爷写得破产。

一旁的崇祯帝听不下去了,连忙出言说道:

“大家差不多得了,牌匾只需要一块就行了,多了也没用。”

“朕是大明的皇帝,这一手字还说得过去,一字千金也算是一桩美谈。”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