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章 500万两白银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最新章节随便看!

听完这话,周奎大惊,认为皇太子一点都不给,他这个长辈的面子。

不过到嘴的肥肉,哪有让其飞走的道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不过朱慈烺最后还是强调道:

“外公,虽然我们是亲戚,不过本宫还是要提两个要求。”

“第一个要求就是,其他型号的火炉子,无论你卖多少银子,本宫一概都不管。”

“但是卖给穷苦老百姓,单独做饭用的那种简易版火炉子,只能卖一两银子一个。”

周奎此时没有弄明白,太子说这话的意思,连忙疑惑地询问道:

“这是为何?”

朱慈烺是想给穷苦老百姓,减轻点生活负担,但是这些话又不能明说,只能编了一个理由说道:

“这种简易版的火炉子,虽然卖一两银子一个,但是成本却超过一两银子,主要是后面卖蜂窝煤赚钱。”

“我大明到目前为止,人口加在一起起码有4000万户。”

“如果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炉子,按一天消耗四块蜂窝煤来计算,那就是一万万六千万块蜂窝煤,每个蜂窝煤2个铜钱,这就是32万两银子。”

“一天32万两,就算你们能赚四成的利润,也是12.8万两,一个月就是150多万两,一年就是1800万两,参与进来的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天量的银钱。”

“如果是两年,五年甚至十年呢,这笔收益可是源源不断的,用一本万利来形容都有点侮辱这门好生意。”

当然,从统计学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是周奎不懂这些东西啊,他早就被一年能赚1800万两银子,冲昏了头脑。

而朱慈烺为了钓鱼,肯定是把这种东西,尽量往大的吹。

等一年后大家发现没有这么多的时候,也与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这种事情属于经营问题,没有赚到那么多钱。

只能证明与周国丈合伙的人能力不行,与太子府没有任何关系。

不过朱慈烺也没有完全说谎,如果火炉子和蜂窝煤全国大范围铺开,每年赚个几百万两银子还是可以的。

不过周奎也有他自已的小算盘,只要是能赚到大笔的银子,他有的是合作伙伴。

比如江南那些有钱的士绅,这几年他这个国丈靠着他们,可是赚了不少的钱。

500万两银子虽然他拿不出来,可是那些人随便几家就能轻松凑够这个数。

朱慈烺又补充说道:

“外公,其实今后你也可以在蜂窝煤中加入一些花瓣,这样燃烧以后就会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这种高档货最受读书人的喜欢,一个蜂窝煤完全可以卖五文钱甚至更多,这样才是暴利。”

“只是可惜本宫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否则这种发财的好机会怎么会轻易让出来。”

周奎听后,眼睛顿时一亮,连忙兴奋地说道:

“这个好主意好,那些读书人是最不把钱当钱的主,只要能让他们觉得有面子,花多少钱都愿意。”

“这样算下来,我们一年赚的就不止刚刚算的那个价钱,这下可发财了。”

朱慈烺接着,又说出了他的第二个要求:

“陕西那边目前孙督师正积极防御流寇的侵扰,本宫准备运送大量物资前往,也会在那边开设火炉子和蜂窝煤作坊。”

“所获得的银钱都要支援部队,毕竟有国才有家,大明要是真的亡了,所有人的荣华富贵都会变成过眼烟云。”

此时的朱慈烺话里有话,就是想点醒他的这位外公,可是却一点作用都没有。

只见周奎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毕竟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目前在陕西那个地方,天天都在打仗,就算是请他去都懒得去,丢出去最好不过。

想通这些以后,他立马点头答应下来,并保证三天之内一定把钱送到。

果然,三天以后,朱慈烺顺利收到500万两银票。

他见自已目的已经达到,就让小桂子带着周奎安排的人,去秘密基地学习火炉子和蜂窝煤的制作方法。

这些要安排到位,否则将来又弄出别的好东西,就不好再找合作伙伴了。

越是到关键时候,好的名声才越有人相信,就算是骗傻子也要把售后做好,多骗几次才行。

朱慈烺收到银子以后,仔细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去一趟皇宫,把这件事情跟向他的父皇汇报一下。

当他来到皇宫以后,发现是老熟人出来迎接,顿时高兴地询问道:

“王公公,你回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一切还顺利吗?”

“回太子爷,事情非常顺利,老奴已经把信亲手交给了孙督师,并且亲眼看见信件被烧毁,中途没有任何异常。”

朱慈烺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那就多谢王公公了。”

“应该的,太子爷别这么客气。”

“你是来找陛下的,快请进,万岁爷有过旨意,只要太子爷进宫,不用任何通传。”

等朱慈烺跟随王公公到了御书房以后,发现崇祯帝正在批改奏折。

而且看书桌上的奏折高度,今天又得批改到很晚才行。

看着自已的父皇才这么年轻,就有了些许白发,这完全是太过劳累导致,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万千。

要说勤勉,眼前这个崇祯帝,算是大明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

可惜生不逢时,在大明目前这种情况下,他做的越多错的也越多。

“父皇,儿臣来了。”

朱由检此时,正为地方上流寇的事情而头疼,听到朱慈烺的声音,立刻抬起头笑着说道:

“皇儿来了,你先稍等一下,等朕把这个奏章批完。”

大概十分钟以后,他总算把眼前的事情处理好。

同时让王承恩搬来一张凳子,放在书桌旁边,父子俩就坐在一起聊起天来。

只见朱由检从疲惫的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热情地说道:

“皇儿,大明这个家难当啊,处处都在朝朕伸手,都是些尸位素餐的家伙,除了跟朕要钱,什么事情都解决不了。”

“父皇还能顶几年,希望将来你接位的时候,局势会好一些。”

朱慈烺连忙回应道:

“父皇,其实你不用这么辛苦的,有些事情我觉得你应该交给其他人去干。”

“尤其是上次我交给你,第二份清单上的那些家伙,如果没做好就趁机撤换掉,换上忠诚于大明的人,或者是有能力处理事情的人。”

“还有就是安排他们的时候,最好是不同派别的人一起负责,这样有了牵制以后,那些人做起事情来就不敢过分敷衍。”

“毕竟最了解这些人行事风格的,只能是他们同类人。”

朱慈烺的这一席话,顿时给朱由检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用人还可以这样用。

之前所有老师都告诉他:

“亲贤臣,远小人。”

崇祯帝也一直以这个作为用人的准则,现在看来这样做,并不是完全正确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