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孙传庭的机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章节无错乱精修!
 

听到从皇太子嘴里面说出这两句话以后,朱由检就认定昨天不是在做梦,而一年后他的确会死,还是最屈辱的上吊而亡。

并且整个大明的江山都会葬送在他的手里面,这让自认为一代明君的朱由检,如何能接受这种悲惨的结局。

不过老天爷好歹给他留了一年的时间,而且能改变大明帝国最终命运的人就在眼前,最关键的还是崇祯帝最看重的皇太子。

这样算下来,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大明还有救。

一想到这里,崇祯帝就严肃地询问道:“皇儿,既然我们父子俩都受到了老神仙的指点,那就证明大明气数未尽,还是有一线希望。”

“不过当时为父只是粗略看了一遍老神仙的推演过程,有些东西记得并不是很清楚,你看到了后面的景象没?”

朱慈烺假装诚惶诚恐地回复道:“回父皇,为了加深我的记忆,白胡子老爷爷把他推演的事情全部灌输进我的脑子里面,我就算是想忘记都做不到。”

“自从父皇在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驾崩以后,我朱姓皇族像猪狗一样被屠戮殆尽。”

“而且我还看到百年以后的景象,总之我华夏被外族入侵,中原大地的老百姓被大肆屠戮,差不多有一半的人口都消失在这场浩劫之中。”

说到这里,只听见朱慈烺愤恨不平地怒吼道:“这是我汉民族最大的悲哀,也是最大的耻辱,此仇不报,我们有何面目去见华夏的诸位先贤。”

此时的崇祯帝也处于极度愤怒之中,他是这个古老帝国的掌舵人,一旦大明亡国,他才是千古罪人,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无数后人唾骂。

不过正因为他的情绪非常激动,没有察觉到朱慈烺话里面说的是“华夏先贤”,而不是“朱家的列祖列宗”。

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也是朱慈烺作为后来人的格局,华夏是所有华夏人的华夏,而不是一家一姓独有的,哪怕他也姓朱。

等两人的情绪发泄完毕以后,朱由检又郑重地说道:“皇儿,好在我们还有一年时间,而且早已经洞悉未来一年事情的走向,一切都还来得及,大明两百年国祚还不至于就此亡国。”

“既然按原来的轨迹,大明注定要灭亡,就让我们父子俩联手打破这个混乱的世界,还苍生一个朗朗乾坤。”

“你跟父皇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计划,我绝对会全力支持。”

面对亡国灭族的压力,崇祯帝连“朕”也不自称了,毕竟如果大明亡了,他这个皇帝也会成为天大的笑话。

如果这时还在讲究这些繁文缛节,是救不了大明,与他的生命比起来,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

朱慈烺想了一下,然后缓缓地说道:“从昨天白天到现在,我就一直没有睡觉,脑子里面乱乱的,一下子也没有好的计划,需要给我一些时间整理思路。”

“对,对,你看父皇也是老糊涂了,这种重要的事情要慢慢想,朕也要理清一下思路才行,越是关键的时候越是要谨慎,切记不要操之过急。”

不过朱慈烺随后问道:“父皇,孙尚书目前在什么位置?”

“我从老爷爷的推算中得知,他可是支撑我们大明国运的最后名将,可千万别在这个关键时候出现任何问题。”

花开又花谢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此时朱由检也想起来,他从推演中看到的情况,就是孙伯雅阵亡以后,大明的局势才逐渐恶化,并且迅速崩塌。

只见他立马大声说道:“大伴,赶紧进来。”

王承恩一直在门外候着,听到皇上的呼喊,连忙推门走了进来。

“大伴,目前孙尚书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回皇上,从陕西那边传回来的最新情报,当然是五天之前的。”

“锦衣卫密探在情报上说,孙总督在陕西训练新军,囤积粮饷,积极防御大股流寇的侵扰,具体情况要查阅密档才知道。”

因为他不知道崇祯帝的具体想法,所以他尽量说些好听的,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毕竟孙督师是大明最后的名将,所有人都指望着他挡住流寇的侵扰,就连王承恩这样的存在也是如此。

没有人希望大明灭亡,尤其是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

朱由检听到以后,立刻带着朱慈烺来到养心殿,然后命王承恩迅速调来密档交给皇太子查阅。

等朱慈烺仔细查看以后,发现目前孙传庭那边已经编练出五万新军,其中的一万精锐部队是按照秦军的方法训练,同时士兵也大多来自陕西榆林。

秦地自古就是天下最好的兵源地,而且秦人自古耐苦战,用秦人守护秦地是最好的选择。

朱慈烺看完密档以后,连忙大呼:“还好,一切都来得及。”

然后他转头说道:“父皇,请您下一道手谕,让孙督师在新军没有训练完毕之前,务必不要轻易出击,只要守住陕西就是最大的功劳。”

“只要陕西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就能彻底阻断流寇通往我们的这的道路,京师就会无忧。”

朱由检也明白这件事情的紧急程度,连忙点头答应,并让王承恩拟旨,一切都按照朱慈烺说的去办。

王承恩虽然不明白皇上这样做的用意,但是他有一个优点,不该问的绝对不会问,这样才能活得长久,这是他在皇宫的生存之道。

过了一会儿,他就把手谕写好,并由崇祯帝用玉玺以后,这道圣旨就具备相关的效用。

等做完这一切以后,朱慈烺又建议道:“父皇,请赐予孙督师尚方宝剑,让他能安心处理地方上的各种事务,如果有人不配合,可以先斩后奏。”

崇祯帝听完以后,也点头应允,这个关键时刻,如果谁还想拖后腿,就别怪他这个皇帝狠心,借这些人的首级来震慑其他宵小。

可是这一番举动,却把王承恩吓了一大跳,这个尚方宝剑代表着天之的权威,可不是随便能赐予的。

尤其是上次冤杀左都督毛文龙以后,大明已经很少赐予官员尚方宝剑了。

朱由检看到王承恩还愣在原地,立刻大声训斥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去执行。”

“大伴,你务必记住,今后皇太子的命令就是朕的旨意,你也要无条件执行。”

王承恩很少见到朱由检朝他发这么大的火,连忙躬身领旨。

不过朱慈烺随即又说道:“父皇,王公公对您和大明都是忠心耿耿,又是当年信王府的老人,我们应该大力嘉奖才行,不能让忠心且有能力的人寒了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