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老被噎得无话可说,只能把手放下,有点难过的坐在一边生闷气。
小孙也知道刚刚惹得老爷子生气了,连忙走过来道歉。
“孙元老,您不要生气了,气坏了身子划不来,要不要您打我一顿算了。”
只见孙元老叹息一声,用一种极其严肃的语气说道:
“孙技术员,我也知道这么短的时间内,根本就很难拿出合格的枪管。”
“可是我着急啊,重型火绳枪其他的零件已经全部就位,就差我们枪管组这边的合格产品。”
“而一支火枪最重要的就是枪管,没有合格的枪管,那就啥也不是。”
“你也知道,我们家深受太子爷照顾,全家加在一起,一个月能拿一百五十两银子,这是多大的一笔钱,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我们家以前过的是啥日子,现在过的是啥日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既然拿了太子爷这么多好处,就要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哪怕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
孙技术员从来没有想到,他的父亲身上的压力这么重。
研究院的元老,虽然位高权重,身份显赫,可是责任也大,同时压力也无处不在。
“父亲……。”
他刚想说些话,好好安慰一下父亲之时。
却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尖锐的调侃之声,让现场的压抑的气氛顿时得到缓解。
“呦,孙元老,在教育儿子呢,看来咱家来的不是时候。”
“桂公公,那里的话,我们只是探讨一下问题罢了。”
“你今天过来,是不是太子爷是不是有最新的指示?”
因为小桂子经常来研究院确认最新情况,与各位元老都比较熟,大家也没有那么多礼节。
“孙元老,这次我奉太子爷的命令,特意给您带来一个好东西。”
说完以后,他转头对身后的人说道:
“周工,把游标卡尺的具体用途,给张元老演示一下。”
只见周工从盒子里面拿出一把游标卡尺,对着旁边的枪管就测量起来。
“八分五,九分五,九分,七分六,枪管直径相差太大,不合格。”
“七分,七分五,八分三,六分六,枪管不合格。”
“八分五,八分,八分四,九分,枪管直径相差不大,合格。”
在几分钟之内,周工程师就测出了三根枪管的数据,并且还判定了枪管的质量,让老张和小张都惊奇不已。
“周工,你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还有这个分是什么意思?”
只见周工先是放下手中的游标卡尺,笑着回复道:
“孙元老,这是我们一品堂器部最新研发的测量工具,太子爷刚刚命名为第一代游标卡尺。”
“它的主要是测量圆柱形或者方形的物体,比如这种圆形枪管的直径。”
“我们平时打造枪管,最常用的测量方法是用绳子来确定,这样的误差都很大。”
“老话说得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根枪管的尺寸如果相差太大,对其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说完以后,他又拿起游标卡尺,详细介绍起来:
“你们来看,这个测量工具的主尺,可以把一尺平均分为十份,每份一寸,下面这个副尺也有刻度,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明最后一年,我助崇祯逆风翻盘最新章节随便看!可以把一寸分为十等份,每份为一分。”
孙元老听到这种新式的测量工具,那是连连称赞,这可给他们解决了大问题。
刚刚大家还在为无法确定枪管的具体尺寸而发愁,现在好像一下子就不用担心了。
接下来,周工又用游标卡尺演示了一下,快速测量枪管的内孔和管壁。
引得老孙和小孙的双眼直冒精光,这件测量工具简直是为他们军工生产贴心打造的,太适合他们了。
只要有这个游标卡尺进行精准测量,那么他们的重型火绳枪枪管就能快速被研发出来。
“对了,孙元老,这种卡尺不仅仅可以用来测量这些,最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一套标准。”
“比如我们的枪管和弹丸一直不匹配,就是因为生产的时候尺寸有偏差,送到军队以后还要挑选一遍才行,极其耽误事情。”
“如果有了这种游标卡尺,完全可以制定一个标准,比如枪管的尺寸,上下偏差不能超过两分,然后就是确定弹丸的尺寸,上下偏差也不超过两分。”
“经过这样合格的挑选,就能让火枪的性能发挥到最大,前线的士卒就再也不用担心枪管和弹丸出问题。”
孙元老听到以后,连忙兴奋地询问道:
“桂公公,这种叫做游标卡尺的东西,真是我们研究院急需的。”
“现在我正式申请,要多给我们配一些。”
“孙元老,这种最小的100把,其他型号的各有5把,这次我一起带来了。”
“按照老规矩,你们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测试它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一品堂器部那边会逐步改善。”
接下来,小桂子把周工留在研究院,培训各位元老和工程师熟练使用游标卡尺。
林玉英是大明工部军器局的一个主事,专门负责军械生产查验,隶属于工部虞衡清吏司。
今天下午的时候,他闲着没事,在京师的大街上瞎逛。
最近他的顶头上司,清吏司员外郎又在催促他们军器局,加紧生产各种火器,以便提供给前线各部队用于战斗。
而且在数量增加的同时,还要保证所有生产的军械全部合格。
面对这样的要求,林主事感觉非常无语。
俗话说得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要想提高数量,合格率肯定会降低;要想合格率高,数量肯定达不到要求。
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从来没有听说过:“快工出细活”的道理。
被上级的严令逼得快发疯了,林主事就想出来散散心,没准问题就解决了。
当他走到奇珍阁店铺门口时,发现店铺周围有很多的人,好像在看什么热闹的事情。
而八卦是所有人的天性,林主事也不例外,于是也凑了过去。
这个可是近段时间京师最火热的店铺,里面的东西都是大明独一无二的,就比如之前大卖的火炉子。
林主事家里面就有一个简易的火炉子,不是他不想要更好的,主要是工部一直都是苦差事,没什么大的油水。
整个衙门也是一群技术宅,每天研究的基本上都是如何生产东西,根本就没有精力去想着如何搞钱。
当林主事挤进人群以后,连忙向周围的人打听情况,这是看热闹的基本操作。
“这位小哥,今天的奇珍阁又有啥新鲜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多人看热闹?”
(http://www.220book.com/book/4AY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