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明玉入宫陪伴公主。
明玉本质上还是个活泼的人,只是来到古代后不得不伪装。
不过因为公主天真无邪,两人玩熟了后,明玉倒也不再那么端着,也变得活泼了许多。
安乐公主听明玉说外面的事,便有些向往,“明玉,我也想经常出宫玩去。但是每次出去,都要好多人陪着,这也不能去,那也不能去,都看不见百姓到底怎么生活的,好生无趣。以后你就经常入宫,多给我说说外面的事吧。”
明玉叹气,“公主,好多人的生活其实并不有趣。”明玉将孙家兄妹的事给说了说,“一场灾难很多人可能就失去所有了。”
安乐公主听得眼泪汪汪的,“好可怜。”顿了下又问道:“那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吗?”
“好多人都在饥饿上挣扎。”
“我要告诉皇兄去,让他给那里的人发钱。”
“公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明玉道:“穷能救一时,不能救一世。”
“那就没办法了吗?”安乐公主蹙着好看的眉,“朝堂里那么多厉害的人,都没办法解决吗?”
“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明玉道:“我去京郊走了几回,也看了农家人的生活,我就总在想,要是粮食能打多些,可能就好些。”
“可粮食要怎么才能多打些呢?”
明玉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其实她知道,但是却不能说,毕竟她就是个农学生。
“不过我打算攒点钱买块地。”
“买地?”安乐好奇,“你买地做什么?”
“只有自已试着去种田,才可能找出解决的办法。纸上得来终觉浅,有些事不自已亲自去琢磨下,可能永远没答案。”
“可这么多人都没想到增产的办法,你即便买了地,没有前人的经验,你也没办法呀。”
“公主殿下,您这话就不对了。”
“怎么个不对法?”
“燧人氏造火的故事你听过吗?”
“那是什么?”安乐公主一脸迷茫。
明玉嘴角不由抽了下,这公主的先生都在教公主什么?这个典故都没教吗?
她把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说了说,“你看在这以前的人茹毛饮血,并不知钻木可取火,可见创新还是很重要的,不能一味地依托前人经验。我看了一些书,也问了农民,说要是风调雨顺,有足够多的肥,就能打多一些粮食。”
“肥又是什么?”
“……”差点忘了,这是公主,哪里晓得田间的事?明玉又把种田的事简单描绘了下,听到粮食要用米田共肥地,公主吓得花容失色,“不会吧,不会吧?粮食还要浇那些臭东西?我们吃的粮食都是这样来的吗?”
“也可以用其他东西堆肥。”明玉不想吓坏公主,便道:“一些瓜果蔬菜也能堆肥。”
“那我吃的一定是用瓜果蔬菜种的粮食。”公主拍着自已胸口,煞白的小脸总算有了点气色。
明玉抿嘴笑了笑,“公主,我就想,我要是能研究出更好的堆肥方式,或许也能让粮食增产。我现在想,水田里是不是能养鸭子和鱼。这样鱼鸭吃虫,能减少稻害,拉出的粪便还能肥地。”
“哎呀,明玉,你别研究这些,你能不能研究下蔬菜瓜果肥地的办法?你一个尚书女儿,怎么整天想这些东西?”
“但我们吃的粮食的确要这样才能增产嘛。”明玉道:“客观存在的事不以主观意识而改变,我们不能因为不喜欢,就忽视客观存在嘛。”
公主的眼成了蚊香圈,“明玉,你在说什么啊?好绕口。”
“让你读书不好好读,现在话都听不懂了吧?”
一个男声响起,明玉被吓了一跳。
安乐则是愣了愣,随即蹦了起来,“皇兄,你来啦!”
明玉愣住了,忙起身行礼,“臣女拜见陛下。”
“免礼吧。”天子坐了下来,笑着道:“把你刚刚说的那句再重复遍。”
明玉有些心惊,不知这天子都听到了什么。但她想了想,自已并未犯忌讳,便又将自已的话重复了一遍。
天子听后却是沉默了。
他修长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点着,过了久久后,才道:“此言你从何处听说?”
明玉摇头,“只是自已瞎琢磨的。”
天子点头,“客观之事不以主观意识而转变,说得真好。”顿了下又问道:“朕刚刚听见了,你说你准备自已研究怎么种田?”
明玉点头,“回陛下,臣女是想试试。”顿了下又道:“都是臣女臆想的事,让陛下见笑了。”
“敢想敢做才是真君子。你虽生于官宦之家,却能从闵东巷贫苦百姓身上联想到为他们做事,这就是仁。”天子道:“你虽为女流,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能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大善。”
“陛下盛赞,臣女诚惶诚恐。臣女没有想那么多大道理,只是想着粮食增产,就能吃饱饭了。”
“哈哈。”天子大笑,“发乎于心,纯粹自然,更是难得。”天子笑过后又问道:“怎么想到在稻田里养鸭,养鱼?”
“臣女问了好几个农民,都说地要肥才能长出好庄稼。但人肥精贵,也需钱买……”
“什么?!”
安乐公主震惊,“那种东西也要钱买?”
“公主,我问过了,这可是一门生意。”明玉苦笑,“专门收夜香的会把城里的人肥运去卖,好多人抢着做呢。”
公主感到不可思议,看向了天子。
天子冲她点点头,“各地皆有夜香司,就是管理此事的。”
公主刚恢复过来的脸又变得惨绿的了,“居然还专门设司收集这些东西吗?”
“民以食为天,农以国为本。”天子道:“这可不是小事。”说着又冲明玉道:“你接着说。”
“臣女就想若是养些鸭子和鱼在稻田里,是不是也能适当的肥地。鱼肥能肥地,还能吃害虫,且鱼儿游动时,能翻动泥土,疏松土壤,说不定对增产有用。”
明玉在肚里琢磨着词,小心地说道:“鸭子会吃杂草,杂草少了应该就不会跟水稻争肥,且鸭子也能捉虫。臣女就想,种水稻时,放点鱼和鸭,等收获时,鱼鸭也大了,这样不但收获了粮,还能有点肉吃。”
天子的神色慢慢肃穆了起来,问道:“这些都是你琢磨出来的?”
“是,但臣女还没试过。正想着今年买上点田试一试。”
天子笑了起来,“皇家有田,你可愿来试试?”
“哈?”
水边柳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4BU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