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此景,物是人非事事休。最怕是,欲语泪先流。空有这满堂喜气,红烛添香,也载不动许多愁。
长辈们按照传统风俗主持着拜堂礼仪,新人在祖先牌位前虔诚地磕头,喝过交杯酒,就算礼成了。
周围的宾客们沉浸在婚礼的喜悦之中。
而李晏殊却在这喜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一丝淡淡的忧愁。
世事无常,本该如此,人类的悲喜从不相通。
他们从始至终,没有任何交流,各自融入了人流之中。
仪式结束后,新人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缓缓走向流水席。
流水席上,宾客们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品尝着美味佳肴。孩子们在席间穿梭,追逐嬉戏,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长辈们则聚在一起,聊天喝酒,脸上满是慈祥的笑容。
夜幕降临,流水席上的灯火渐渐亮起,整个村落开始变得朦胧起来。
大家开始唱歌跳舞。好不热闹。
林漫也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在人群里肆意欢喜。
李傅军指着那个已经变形的陌生女子问身边好几个人,大家都摇头说不认识。一边随着歌声抖着拍子的同叔开口笑道,“看她那身打扮,肯定不是咱们的乡亲,怕不是来吃白食的?不过也没事,添添喜气。”
站在一边的李博文面红耳赤忙上前说,“实在不好意思,她是我的朋友。刚回国,没见过什么世面。”
说完在老父亲疑问的目光里,拉着那个舞得披头散发的女子,消失在了人群里。
李博军和各位叔伯,在歌舞声中面面相觑。
“傅军啊,你家怕是很快也要请大家吃席了呢。”
李傅军站在人群里,笑得春风得意,他家温文尔雅的大儿子总算是结婚对象了。
欢乐的人群慢慢散去。李晏殊拿着林漫的外套,在河边上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人。
夜幕沉沉,月光如镜,清冷地倒映在清水河里,碎了一地,波光粼粼。一如她此刻的心情,飘飘荡荡,不肯上岸。
李晏殊一个人漫步在河边的小道上,找不到林漫倒也清静。
从童年,到少年,再到如今,她好像从未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
因为小时候有周城,有伙伴,长大后她就离开了家乡。
此时她走得有点累了,停在河边的大石头上,看着月色如醉。
大榕树在不远的河岸上,像婀娜的少女,月色里腰肢如柳,婆娑起舞,在河面上投下斑驳的树影。
有人在树底下闲谈,乡音随风入耳。听起来好像是母亲的声音。
她悄悄地站起身,寻着声音的方向走去。
她妈妈谢玲和周家二婶坐在树底下,正低声交谈。
“阿玲,你们晏殊的婚事可得上心了,都快30了吧。”
听到自已的名字,她停下脚步,走进大石头的阴影里。
“我女儿她哪有30岁。”谢谢温温婉婉的抗议。
“你可当心点,别让她再等我家大侄子了,人家现在的身家,你家晏殊配不上了。这几天我家长房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他二婶,你怎么这么说话。别说我女儿没在等他,就算有,他一个二婚还带孩子的男人,我家清清白白的闺女怎么配不上?”谢玲的声音听起来越来越激动,听到自已的女儿被诋毁,好脾气的谢玲,也气得口不择言了。
“我这都是为你好,怎么还激动上了,再说啊,你家老头是因为什么走的,村里人嘴上不说,大家都知道,渐冻症,这可是会遗传的。”周家二婶仿佛真的为李晏殊操碎了心。
“你,这话你要是在孩子的面前说,我绝对不会原谅你。”
谢玲知道女儿是健康的,心底的那个秘密,不到万不得已她绝对要带到土里。
况且,李晏殊早在A国做过了详细的基因检测,报告结果也是没有显现的遗传基因。
李晏殊慢慢地从石头后面走出来,“二婶。”
谢玲听到女儿的声音立即站起来,“晏殊啊,你怎么来了。”周家二婶脸色微微一变,挤出一个尴尬笑容,不好意思地站起来搓搓手。
“二婶婶,我没有想要入你周家的门楣,你们放心。”李晏殊噙着淡淡的笑容,几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内心早已倾盆大雨。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谢玲担心地看着女儿,忍住眼泪,“走,我们回家。”
“好!”李晏殊看到她母亲一路时时担心地望向她,开口安慰道。
“妈妈,不用这样看我,一点事儿没有。什么风浪咱们没见过。这才哪到哪啊!”她扬起了一个笑脸。
跟她们母女在A国经历的那些苦难比起来,今天这些真不算什么。
两人亲热地挽手走进自家的小院,看到林漫和李博文手牵手,正坐在葡萄架下的长椅上轻声交谈。
母女俩的亲昵身影一出现,李博文便有些羞涩地站起身,向谢玲打招呼,“小婶。”
谢玲望着这对般配的年轻人,连连称赞,“真好,真好,博文,这姑娘长得真漂亮。”
李博文本就性格腼腆,被这么一夸,急忙起身告辞。“明天早上我来接林漫,去我家。”
“是要正式见家长了吗?”谢玲又问。
李博文红着脸点点头,转身回家去了。
林漫则一脸坦然,大大方方地站在葡萄树下,嘴角都咧到了耳根。
第二天,林漫地见过了家长后,大伯李傅军也和他们一起返回了滨州。
李晏殊安排他在医院做了全身的检查。具体的情况都得等报告出来了才有结果。
李晏殊请了搬家公司,很快就把芳华里的房子腾出来了,搬到了未来海岸。
怕房子不好租出去,房东额外又收了3个月的房租。
李晏殊想着住在那里不安全,也就没有跟房东太计较。
房东太太其实一直也都挺好的,平时家里做五香条,咸肉粽什么的,也都经常送给她。
未来海岸是整个滨州最高端的住宅楼盘,四周是高楼区,中间是别墅区,还建有人工湖和盘山路栈道。
李晏殊这套房子是刚回国的时候林漫帮她一起买的。
只是两个人的房子所在的楼栋离得很远,走过去也要差不多5分钟。
林漫说这是朋友之间最舒服的距离,不要太远,但也不能离得特别近。
所以挑房子的时候,李晏殊就挑了靠人工湖最近那栋的4楼的两居室,格局是她喜欢的那种客厅很大房间很小的格局。
(http://www.220book.com/book/4GN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