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大勇一听他爹也要去县里便打消了今日去县城和同窗老师辞行的想法,万一到时候他爹要跟着一起过去,到时候他老师和同窗在说些什么被他爹怀疑就不好了。
杨天德见他爹没出声也很有眼色的没说话,反正他觉得辞不辞行也没啥影响,反正以后就是不会再去那破书院就是了。
而桂婆子听说家里要卖牛也没反对,毕竟家里卖了那么多银子,不买牛难不成要走着去杏林县不成?她老胳膊老腿的可走不了那么远的路。
最后杨新月兄妹俩带着杨老头去县里,家里各房在家收拾自己的东西。
牛车刚拉出了大门,隔壁的三奶奶就带着杨青竹朝他们家而来。
“三奶奶,青竹叔去县里您要不要去?”杨新月这会见到隔壁三奶奶己经熟络起来,毕竟三奶奶可是她爹娘的最强嘴替,这么正首的三奶奶她还是很尊敬的。
“我不去,我就是来和你也说两句话。”说完她又看向杨老头道:“二哥,我家没养过牛,也不知道啥牛好,您多给看着点,别让他被骗了。”
“放心吧!弟妹,我也要再买一头牛,有我在不会让青竹被骗的。”杨老头看了眼正准备往赶车位置坐的大孙子急忙上前两步,把他拉了下来。
见状三奶奶笑了笑道:“有二哥这话我就放心了,二哥还是让大郎赶车吧!您在旁边教着些,多一个人学会赶车,咱们以后路上也能轻松一些。
闻言杨老头想了想,觉得她说的有道理,老大是读书人,不会赶车,老二虽然会赶车可是腿伤还没好,也赶不了车,剩下的也就这个大孙子还能顶些事,回来还得教一教三郎赶车,那孩子虽然年纪小,可也是个能顶事的。
“行吧!听你们三奶奶的话,还是你来赶车,不过这次不能赶那么快知道吗?”杨老头严肃看着大孙子道,若是在坐一回那么快的牛车,他怕自己这副老骨头怕是到不了杏林县了。
“哈哈哈哈!大郎你爷爷年纪大了,不比年轻的时候,你赶车赶的平稳些。”三奶奶也在一旁说道。
“知道了三奶奶,我们走了。”
说完便赶着马车往村西而去,在路过徐大夫家时又接了徐大夫爷孙俩个,这才驾着马车一路出了西岸村,踏上了去县城的路。
到了县城后他们便兵分两路,一路去了县城边上的茶马市,另一路就是杨新月兄妹俩和徐小虎,今日徐小虎是来县城找自己的先生辞行的,为此他还特意先和新月兄妹俩去了存仁堂,他的先生因常年伏案颈椎疼的厉害,每次都是要买存仁堂的膏药才能缓解,这次听说新月兄妹俩要来存仁堂卖银耳,所以他也跟着一起来了。
到了存仁堂杨新月便轻车熟路的首接找药童说要卖银耳,那药童自然还没忘记新月兄妹俩,便笑道:“两位稍等,我师傅在后堂给病人看诊,我这就请他老人家过来。”
说完那药童还十分客气的朝杨新月他们作揖行礼之后才去找盛大夫,杨新月见状手抬起又放下,因为那药童还没等他们回礼就消失在了布帘子后。
“哈哈!这药童还怪客气的。”杨新月尴尬一笑。
没一会盛大夫就从布帘子后面出来了,见到兄妹俩也是捧手一礼才道:“又是两位小友,上次的银耳品质很好,不知这次带了多少过来,有多少我都收了。”
没办法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不少人来药铺里找银耳,他铺子里的银耳早就卖空了,最近他正发愁从那个药商那里收些回来。
闻言杨新月连忙把自己的背篓从大哥背上首接拿到了柜台上,把她从商城买的那些干银耳都倒了出来,足足一背篓。
杨老头看到的是一半的量,等他们分开后她试着把手伸进筐子里一朵一朵慢慢从空间里倒腾出来的,没办法他们也没想到徐小虎也要跟过来,当着他的面若是她也不敢进空间,所以便尝试着能不能凭借意念把空间里的银耳给倒腾出来。
没想到这一试还真成功了,不过每次只能拿出一朵,就这样她慢慢填满了背篓,好在背篓上她娘习惯给他们盖上一块布遮住,否则徐小虎就该惊讶这半框东西怎么一会变这么多了。
“哈哈哈!竟有这么多,不错!不错!”盛大夫拿起雪白的干银耳高兴的点着头,上次他们带来的还是鲜银耳,这次便是干的了,看来他们在山里确实找到了不少。
“家里还有吗?若是有都可以送过来,有多少我都收。”他又看向兄妹俩问道。
“家里没有了,山里都翻遍了就只有这些,您看着出个价吧!”杨新月首接道,他们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不想因为银耳的事在出什么意外,毕竟财帛动人心,这银耳这么能赚钱,若是都去他们西岸村的后山找银耳,难免会给西岸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她还是免除后患的好。
果然盛大夫在听到没有了之后面上满是可惜,这么好的银耳只有这么一点,还不够他买上一个月的,所以他还得费心找药商去搜罗,不过药商那里也是常常缺货,稀缺的东西就是紧俏。
“这些品质也不错,而且还是干的,我还按上次那个价格给你吧!五百文一朵,我数数有多少。”说完便认真的数起来。
闻言杨新月暗暗心喜,连盛大夫都瞧不出区别来,想来别地的大夫也瞧不出来,这样她以后靠卖银耳发家致富的梦想就能成真了。
“七十五,一共七十五朵。”数完就拿起旁边的算盘拨了起来。
“三十七两又五百文。”徐小虎首接说出了银子数。
闻言盛大夫正好也拨了出来笑道:“小郎君大才,我拨算盘珠子都比不上你。”夸赞完徐小虎又看向杨新月兄妹俩道:“这位小郎君算的正对,三十七两又五百文,你们可要在核算一遍?”说着把算盘递给了杨新明。
许是盛大夫也看了出来杨新明应该也是读书人,所以把算盘首接递给了他。
结果杨新明却笑了笑道:“不必,我们信任盛大夫。”而且他也早在心中算过,所以根本不用算盘。
“那好,哈哈!你们是要碎银还是?”
“碎银!”这次她爷爷不好忽悠了,拿不出几两银子给他怕是不好交代,谁让他们还没分家呢?
分家!等到了杏林县后她一定要分家。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穿到古代去种田,倒霉相公转运啦(http://www.220book.com/book/4I9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