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年间,局势初定,百废待兴,人才选拔成为治国安邦的关键。《清实录》记载:“上以天下初定,需才孔亟,欲复科举,广纳贤能,然朝议纷纭,诸臣各执已见。”身为大清集团的董事长,我满心期许通过重启科举,为集团注入蓬勃生机,没料到,这一决策掀起惊涛骇浪,将我卷入一场艰难的职场“大考”,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我是爱新觉罗·福临,大清集团的掌舵人。咱们这个集团,从努尔哈赤老祖宗以十三副遗甲创业,历经皇太极汗王的精心运筹,已然发展成横跨农、工、商、牧等多领域的庞大商业帝国。旗下满、汉、蒙各族员工携手奋进,本应在先辈奠定的坚实基础上,乘风破浪,可人才储备不足的短板,却成了制约集团发展的瓶颈。
在日常运营中,集团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管理岗位上,急需能洞察市场、制定战略的精英;技术领域,渴望精通工艺、创新突破的能手。然而,现有的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愈发凸显。老一辈员工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陈旧,难以适应新兴业务的发展需求。新入职的年轻员工,虽朝气蓬勃,却因缺乏历练,面对复杂工作任务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我深知,科举制度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历经数朝,沉淀千年,蕴含着深厚的智慧。重开科举,既能网罗天下英才,为集团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又能缓和满汉矛盾,促进民族融合,巩固集团根基。可当我首次提出这一想法时,犹如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朝堂上下瞬间炸开了锅。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潮水般向我涌来,让我陷入两难的困境。
今天一大早,我便来到太和殿,准备趁着早朝大会,与集团的高管们好好商讨科举重开的事宜。
我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缓缓扫视殿下群臣,高声说道:“各位爱卿,今日咱们齐聚一堂,专门商讨重开科举之事。如今集团发展势头迅猛,可人才短缺的问题愈发严峻。科举制度,乃选拔贤能的不二法门,然而推行此事,却遭遇重重阻力。希望各位畅所欲言,共同谋划良策。”
话声刚落,鳌拜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噌”地一下站了出来,双手叉腰,气势汹汹,扯着大嗓门吼道:“董事长,这科举万不可重开!那些汉族士子,心思叵测,一旦入朝为官,定会对咱们满族的统治地位构成威胁。咱们大清以满族为尊,怎能让他们借科举之便,在集团里肆意妄为!”
我微微皱眉,目光沉稳地看向鳌拜,耐心说道:“鳌拜,你此言差矣。我大清要实现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必须广纳贤才,不论满汉。科举制度,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的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他们入朝为官,是为了助力集团发展,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又怎会危及满族的地位呢?”
鳌拜却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脸涨得通红,脖子上青筋暴起,像一条条愤怒的小蛇,大声反驳道:“董事长,您太过仁慈,把这些汉族人想得太简单了!他们人口众多,势力庞大,一旦通过科举大量涌入集团管理层,咱们满族辛苦打拼下来的江山,岂不是要拱手让人?”
这时,范文程不慌不忙地站了出来,整了整衣冠,拱手行礼,言辞恳切地说道:“董事长,臣以为重开科举,刻不容缓。自古以来,得人才者得天下。如今集团正值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大量有识之士,为集团出谋划策、贡献力量。科举制度,能够为集团选拔出精通经史子集、具备治国理政才能的优秀人才,推动集团走向繁荣昌盛。至于鳌拜大人的担忧,臣以为实在是杞人忧天。只要我们严守选拔标准,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选拔出的人才必然会一心一意为集团效力,绝不会有二心。”
鳌拜一听,顿时暴跳如雷,双眼圆睁,像铜铃一般,恶狠狠地指着范文程骂道:“你这汉臣,果然是为你们汉族人说话!你是不是妄图通过科举,在集团里安插自已的亲信,好为你们汉族谋取私利,甚至篡夺我满族的统治大权?”
范文程气得浑身发抖,连连跺脚,大声辩解道:“鳌拜,你这是无理取闹,恶意揣测!我范文程对集团忠心耿耿,日月可鉴。重开科举,纯粹是为了集团的长远发展,绝非出于一已私利。你这般无端指责,实在是让人寒心!”
朝堂上瞬间乱成一团,支持鳌拜的满族大臣们,纷纷挥舞着手臂,叫嚷着要维护满族的统治地位;站在范文程这边的汉族大臣们,也不甘示弱,引经据典,慷慨陈词,强调科举对集团发展的重要性。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个喧闹的菜市场,争吵声、叫骂声交织在一起,震得我脑袋嗡嗡作响。
我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被震得高高弹起,茶水溅得到处都是。我怒目圆睁,厉声喝道:“都给我闭嘴!再敢吵闹,统统罚去边疆充军,让你们去喂野狼!”朝堂上这才安静下来,大臣们都吓得低下了头,大气都不敢出。
就在这时,索尼不紧不慢地站了出来,恭敬地向我行了一礼,沉稳说道:“董事长,依臣之见,重开科举,确有必要。但鳌拜大人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我们不妨在科举制度上进行一些巧妙的调整,既能确保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又能保障满族的地位不受威胁。比如说,在考试内容中,适当增加满族文化和骑射方面的内容,让满族士子也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在录取比例上,合理地向满族倾斜,这样一来,既能安抚满族大臣的情绪,又能吸引汉族士子踊跃参加科举。”
我听了索尼的话,心中暗自赞许,觉得这个方案切实可行,点了点头说道:“索尼所言甚是。就依你之策,成立科举筹备小组,你担任组长,范文程、鳌拜,你们二人全力协助索尼,务必将科举之事办得圆满成功。记住,一定要公平公正,选拔出真正有能力、有担当的人才。”
众人领命而去,我本以为事情会就此顺利推进,可谁能想到,这仅仅是艰难旅程的开端。
追根溯源,重开科举的想法,源于集团发展的迫切需求。随着大清集团的版图不断扩张,业务范围日益广泛,从传统的农耕贸易,到新兴的手工制造业,再到对外的商贸往来,每一个领域都需要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撑。原有的人才选拔方式,局限于推荐和世袭,难以满足集团对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而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能够打破阶层壁垒,为集团发掘出隐藏在民间的瑰宝。
科举筹备小组正式成立后,索尼、范文程和鳌拜迅速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首要任务便是确定考试内容和规则,这一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充满了激烈的争论。
鳌拜始终坚持,要把满族骑射技能作为主要考试内容,他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咱们满族以骑射打天下,这骑射技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根本,绝对不能丢。科举考试要是不考骑射,那还叫什么事儿?以后咱们怎么跟老祖宗交代?”
范文程则据理力争,他摇头晃脑,引经据典地说道:“科举,乃选拔治国理政之才的重要途径。经史子集,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治国之道,才是选拔人才的关键所在。只有精通这些,才能为集团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解决实际问题。骑射固然重要,但不能本末倒置。”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得面红耳赤,差点就动起手来。
索尼在一旁忙得焦头烂额,不停地调解道:“二位莫急,先消消气。咱们不妨综合考虑,取长补短。在考试中设置骑射科目,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但不作为唯一标准。同时,加大对经史子集和策论的考察力度,重点选拔那些既有深厚学识,又具备实际能力的人才。这样既能体现满族特色,又能选拔出真正符合集团需求的人才,岂不是两全其美?”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两人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
接下来是考场的选址和布置。合适的场地要么早已被占用,要么需要大规模修缮,筹备小组四处奔波,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废弃的府邸。可这府邸破败不堪,杂草丛生,想要改造成考场,工程浩大。鳌拜自告奋勇,带着一群士兵前来清理。他挽起袖子,亲自上阵,可没干一会儿,就被一只突然窜出的老鼠吓得跳了起来,引得众人哄堂大笑。“这鬼地方,怎么还有老鼠!”鳌拜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继续干活。
考官的选拔也并非一帆风顺。既要保证考官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又要确保他们精通经史学问,能够准确评判考生的文章。索尼等人经过层层筛选,反复考量,才确定了最终的考官人选。
考试当天,考场外挤满了前来应试的考生。他们有的穿着朴素,却眼神坚定;有的手持书本,还在抓紧最后的时间复习。考试过程中,状况百出。有个考生因为紧张过度,手忙脚乱,竟然把墨汁打翻在了试卷上,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差点哭了出来。考官见状,赶紧上前安慰,为他更换了试卷。还有个考生在考场上竟然睡着了,鼾声如雷,引得周围考生纷纷侧目。考官无奈,只能上前将他叫醒,场面十分尴尬。
经过几天紧张的考试,终于迎来了放榜的日子。榜单前围满了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焦急地寻找自已的名字。当看到自已的名字出现在榜单上时,有的考生激动得热泪盈眶,有的兴奋地欢呼雀跃,有的则跪地磕头,感谢上苍。而落榜的考生,有的垂头丧气,默默离开;有的则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金榜题名。
回顾这段经历,我感慨万千。从历史上看,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以来,历经唐宋元明,为各朝各代选拔出了无数杰出人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咱们大清集团这次重开科举,虽然过程充满了波折,但意义重大。通过科举,我们选拔出了一批满腹经纶、心怀天下的人才,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我也深知,虽然这次科举顺利举行,但未来的路还很长,挑战依然重重。我不禁担忧,科举选出的人才,是否真的能适应集团复杂多变的发展需求?他们能否在集团中充分发挥自已的才能,为集团创造价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科举制度是否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另外,如何平衡满汉人才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在集团中和谐共处,携手共进,共同为集团的繁荣贡献力量,也是我一直苦苦思索的问题。
夜深了,我独自一人站在宫殿的庭院里,望着满天繁星,轻轻叹了口气。这重开科举的事儿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集团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未来,还会有多少难题等待着我去解决?我又该如何带领集团在这波涛汹涌的商业浪潮中,稳扎稳打,驶向成功的彼岸?这些问题,如同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但也激励着我不断努力,为集团的未来探寻更好的方向。也许,这就是作为董事长必须承担的责任吧。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清集团CEO》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4IS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