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广袤无垠的嫩江流域,江水悠悠流淌,似是岁月的长河,见证着世间的变迁。1282年,正值元世祖至元十九年,这一年,风云变幻的时代浪潮拍打着每一寸土地,达斡尔族的村落就如江面上坚韧的舟楫,在风雨中坚守。
《辽史》有云:“达斡尔,辽之遗民也,世居黑龙江之北,精骑射,善耕种,崇信萨满,其俗古朴厚重。”达斡尔族,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与自然相依,与天地共生。
我,苏日娜,出生在达斡尔族的一个普通家庭,是部落里的乌钦演唱者。乌钦,那是达斡尔族的灵魂之声,用说唱的形式讲述着民族的历史、英雄的事迹、生活的百态。自小,我便跟随着阿嬷,听她用那饱含深情的声音,唱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从那时起,我便立志要将乌钦传承下去,让达斡尔族的故事永远流传。
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的木窗,洒在我的脸上。我从睡梦中醒来,窗外传来鸟儿欢快的歌声。我起身,走到院子里,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感受着这美好的一天。此时,阿嬷已经在院子里忙碌起来,她看到我,微笑着说:“苏日娜,快过来,阿嬷给你讲讲今天要唱的故事。”
我兴奋地跑过去,坐在阿嬷身边。阿嬷说:“今天,我们要唱的是达斡尔族祖先抗击外敌的故事。那时候,我们的祖先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保卫了我们的家园。”我听得入神,脑海中浮现出祖先们英勇奋战的画面。
早饭后,我拿起我的四胡,这是乌钦演唱必不可少的乐器。我轻轻拨动琴弦,悠扬的音乐声在院子里回荡。阿嬷在一旁听着,不住地点头:“苏日娜,你的琴艺越来越好了。记住,每一个音符都要饱含情感,这样才能唱出打动人心的乌钦。”
我点点头,继续练习。练了一会儿,我想起今天要去集市上采购一些生活用品,便和阿嬷打了声招呼,带着四胡出门了。
集市上热闹非凡,人来人往。各种摊位琳琅满目,有卖皮毛的、卖粮食的、卖手工艺品的。我在集市上逛着,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马头琴声。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坐在角落里,专注地拉着马头琴。他的琴声吸引了不少人围观,大家都静静地听着,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
我也被他的琴声吸引,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小伙子看到我,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了微笑。他的笑容很温暖,让人感觉很亲切。琴声停下后,我鼓起勇气说:“你的马头琴拉得真好,我叫苏日娜,是达斡尔族的乌钦演唱者。”小伙子笑着说:“我叫巴特尔,很高兴认识你。我一直很喜欢达斡尔族的音乐,尤其是乌钦,觉得特别有韵味。”
我们聊了起来,发现彼此对音乐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巴特尔告诉我,他一直在学习各种民族乐器,希望能够将不同民族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音乐风格。我听了,心中对他充满了敬佩。
这时,集市上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我和巴特尔好奇地望去,只见一群人围在一个摊位前,似乎在争吵着什么。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个汉族商人在卖货物,但是他的秤似乎有问题,短斤少两。一个达斡尔族的大叔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和商人理论起来。商人却拒不承认,还态度恶劣。
看到这种情况,巴特尔挺身而出,对商人说:“你这样做生意可不对,我们达斡尔族最讲究诚信,你不能欺负我们的族人。”其他围观的人也纷纷指责商人。商人见势不妙,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
大叔感激地对巴特尔和我说:“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今天可就吃大亏了。”我笑着说:“大叔,不用谢,我们都是达斡尔族的,应该互相帮助。”
经过这件事情,我和巴特尔的关系更加亲近了。我们一起在集市上逛了很久,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和梦想。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我该回家了。巴特尔说:“苏日娜,今天和你在一起很开心,以后有机会,我们再一起交流音乐。”我点点头,说:“好啊,我很期待。”
回到家后,我把今天在集市上遇到巴特尔的事情告诉了阿嬷。阿嬷笑着说:“看来你遇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音乐是没有界限的,不同民族的音乐相互交流,会碰撞出更美的火花。”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到了达斡尔族的传统节日——斡包节。这一天,整个部落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人们身着盛装,来到斡包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大家献上祭品,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祭祀仪式结束后,便是热闹的庆祝活动。人们在草地上载歌载舞,品尝着美食。我也上台演唱了一段乌钦,讲述着达斡尔族的英雄故事。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在人群中,我看到了巴特尔。他向我走来,手里拿着一束鲜花,说:“苏日娜,你今天的演唱太棒了。这束花送给你,希望你能一直唱下去,让更多的人听到达斡尔族的声音。”我接过鲜花,心中充满了感动。
就在这时,部落里的族长突然神色凝重地走过来,对大家说:“族人们,有个不好的消息。据可靠情报,蒙古军队可能会对我们的部落进行征调,让我们的青壮年去前线打仗。”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沉默了,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阿爸站出来说:“族长,我们达斡尔族向来热爱和平,但如果是为了保卫家园,我们绝不退缩。”其他的青壮年也纷纷表示愿意听从部落的安排。我看着阿爸和其他族人坚定的眼神,心中既为他们的勇敢感到骄傲,又为他们的安危感到担忧。
接下来的日子里,部落里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男人们开始加紧训练,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争。我和阿嬷则忙着为他们准备干粮、衣物和药品。巴特尔也经常来帮忙,他虽然不是达斡尔族的人,但他说:“大家都是朋友,朋友有难,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一天,我和巴特尔一起在草原上采集草药。草原上的景色很美,蓝天白云,绿草如茵。但是,我们的心情却很沉重。巴特尔突然说:“苏日娜,我真希望这场战争不要发生。我不想看到你和你的族人受到伤害。”我看着他,说:“我也希望如此,但是如果战争真的来了,我们也不能逃避。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要守护它。”
说着说着,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我对巴特尔说:“巴特尔,我们可以用音乐来鼓舞大家的士气。你会很多乐器,我会乌钦演唱,我们可以一起创作一些歌曲,让大家在面对战争的时候,更加勇敢。”巴特尔听了,眼睛一亮,说:“这个主意好,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于是,我们坐在草原上,开始创作歌曲。我们一边讨论,一边演奏,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创作了几首充满力量的歌曲。我们在部落里演唱这些歌曲,大家听了,都深受鼓舞,士气大振。
然而,战争还是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蒙古军队的使者来到部落,传达了征调的命令。阿爸和其他青壮年们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征程。我看着阿爸离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双眼。巴特尔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苏日娜,别担心,他们一定会平安归来的。”
在阿爸他们离开的日子里,我和巴特尔一起,用音乐陪伴着部落里的人们。我们在斡包前演唱,在篝火旁演奏,让音乐的力量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阿爸和其他族人凯旋而归。他们虽然疲惫,但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部落里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我和巴特尔再次登台,为大家演唱了我们创作的歌曲。这一次,歌声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激。
在遥远的世界其他地方,1282年同样发生着许多重大的事件。
在日本,镰仓幕府的统治陷入了更深的危机。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武士阶层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达斡尔族以部落为单位,紧密团结的社会结构不同,日本的社会等级森严,阶层之间的隔阂难以逾越。然而,在文化艺术方面,日本的茶道文化却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壮大。人们在茶室中,通过品茶、赏画、听琴等活动,追求一种宁静、和谐的精神境界。这与达斡尔族在斡包节等传统节日中,通过祭祀、歌舞等活动,表达对自然、对祖先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在欧洲,英法两国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战争的阴云逐渐笼罩。贵族们为了争夺土地、财富和权力,不惜发动战争。与达斡尔族热爱和平,以畜牧和耕种为生的生活方式相比,欧洲的社会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在文化方面,欧洲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达到了鼎盛时期。一座座高耸入云的教堂,以其精美的雕刻和绚丽的彩色玻璃,展现了人们对宗教的虔诚。这与达斡尔族对萨满教的信仰,虽然宗教形式不同,但都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中东,蒙古帝国的伊尔汗国统治着大片土地。曾经辉煌的阿拉伯帝国已经衰落,但阿拉伯文化在科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阿拉伯的学者们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达斡尔族在农业、畜牧业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不同,阿拉伯文化更注重对知识的探索和积累。然而,无论是达斡尔族的传统技艺,还是阿拉伯的科学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非洲,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正处于强盛时期。马穆鲁克骑兵凭借着强大的战斗力,在北非和中东地区纵横捭阖。他们的军事力量强大,与达斡尔族以勇敢善战著称的骑兵相比,虽然作战方式和战术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强大的战斗精神。在文化方面,埃及的伊斯兰文化繁荣发展,清真寺、宫殿等建筑宏伟壮观。这与达斡尔族的传统建筑风格截然不同,但都体现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美洲,玛雅文明虽然已经走向衰落,但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依然令人惊叹。玛雅人在天文、数学、历法等方面的成就,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时代水平。他们建造的金字塔、神庙等建筑,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技艺。与达斡尔族在北方草原上建造的房屋和斡包不同,玛雅文明的建筑更多地体现了宗教和政治的意义。然而,无论是达斡尔族对自然的敬畏,还是玛雅人对神灵的崇拜,都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敬畏之情。
1282年,这一年,世界在不同的角落演绎着不同的故事。而达斡尔族,在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用坚韧、勇敢和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已的篇章。我相信,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艰难,达斡尔族的弦乐,都会继续诉说着这个民族的沧桑与希望,永远流传下去。
作者“5路偷懒”推荐阅读《民族焕境编年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4L2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