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4章 共谋推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章节无错乱精修!
 

魏郡元城,历经千秋更迭,饱览尘世沧桑,烟火人间,皆蕴其中。

自太子刘炽于斯地缉拿奸佞,拨乱反正,往昔阴霾,如薄雾遇骄阳,渐次消散。一城之民,仿若重获生机,满城上下,焕发出蓬勃之象。

魏政君与连成轩为感念太子恩德,于刘炽将归京之际,悉心筹备,于城中翎华阁中雅室中,那庭院清幽似桃源,为他设宴饯行,以表敬意。

暮色四合,庭院之内,华灯初上。

盏盏明灯,散发柔和暖光,将这方天地映照得流光溢彩。

红烛摇曳,焰影闪烁,似在低诉悠悠过往,映衬着雕梁画栋,宛如一幅徐徐铺展之绮丽画卷。微风轻拂,馥郁花香与醇厚酒香相互交融,氤氲于空气中,令人沉醉其间,恍若置身仙境。

彼时,政君静立于雅室庭院之中。她身着淡粉罗裙,裙摆绣着繁复精致之花纹,随风轻摆,恰似春日盛开之娇艳桃花,妩媚动人。

其面若凝脂,白皙如玉,在灯光映照下,泛着柔和光泽;双眸恰似一泓清泉,澄澈灵动,透着聪慧之光;眉如远黛,轻扬之间,尽显温婉之态;唇若樱桃,不点而朱,娇艳欲滴。举手投足,尽显温婉端庄之仪,宛如画中仙子,翩然而至。

连成轩一袭玄色锦袍,暗纹精致,面戴潜龙入渊纹面具,头戴玉冠,周身那气度不似从前剑客,更添三分庄重之态。

政君与成轩早早等候于此,引颈而望。

待刘炽至,二人急忙趋步相迎。政君微微欠身,仪态万方,轻声说道:“殿下驾临寒舍,蓬荜生辉,政君与成轩深感荣幸。”其声清脆悦耳,仿若山间潺潺清泉,于这静谧庭院悠悠回荡,闻之令人如沐春风。

三人分宾主落座,面前摆满琳琅满目的珍馐佳肴,金杯玉盏中,美酒盈盈,泛着光泽。

刘炽身着一袭月白锦袍,袍上暗纹精致,于灯光下若隐若现,更添几分神秘高贵之气。其头戴玉冠,身姿挺拔,气质儒雅,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风范,恰似天上星辰,光芒万丈。

刘炽微笑望向政君与成轩,目光满是温和与感激,说道:“此次于魏郡,幸得二位鼎力相助,本宫方能将奸佞缉拿归案,还百姓以安宁祥和。此等恩情,本王铭记于心。”言罢,端起酒杯,向政君与成轩微微示意,眼中真诚之意,溢于言表。

政君起身,再度微微欠身,仪态端庄回应道:“太子殿下心系天下,以百姓福祉为已任,此乃苍生之幸。我等不过略尽绵薄之力,实不足挂齿。况有殿下为我昭雪,是民女感激不尽。”

其言辞谦逊有礼,却不失自信,字里行间,尽显涵养,令人赞叹。随后,她亦轻轻端起酒杯,浅抿一口,酒水顺喉而下,带来丝丝暖意,恰似此刻内心之温暖满足。

成轩亦拱手说道:“正是,殿下英明神武,所到之处,阴霾尽散,百姓感恩戴德。”

言毕,仰头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动作畅快淋漓,尽显江湖儿女豪爽之气。

三人举杯,一饮而尽,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庭院,气氛融洽热烈。酒过三巡,众人谈兴愈浓。

政君反思曾于魏瑾所言,魏郡之弊,需一剂猛药连根拔起。此时她见时机已到,神色渐趋凝重,微微蹙眉,双手不自觉交叠身前,眼中流露出忧虑之色,仿若已然看到那些被积弊所困之百姓,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状,一一浮现于脑海,令人平添几分心疼。

“殿下,如今魏郡百废待兴,邺城需重建,满郡也需重来,我魏氏一门责无旁贷,父亲亦会夙兴夜寐重建一事。然诸多积弊,犹若顽疾,根深蒂固,实在是心腹大患。”政君声音略带沉重,打破片刻欢乐氛围。

刘炽目光深邃,饶有兴致注视政君,微微前倾身躯,目光紧紧锁住她,似欲将其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都洞悉透彻,问道:“哦?不知政君姑娘所言积弊,所指何事?又有何良策?本宫倒欲聆听姑娘高见。”

政君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酒意渐浓,脸颊泛起淡淡红晕,愈发娇艳动人。

正当她犹疑之时,身侧连成轩桀骜不驯般一口薄酒饮尽,一语点破:“藩王割据,郡不成郡,县不成县。哪怕是郡守县令,也不过大权旁落,宛若傀儡。”

刘炽微微一愣,竟有人敢如此直言,彼时他将目光投向政君。

只见政君借着这微醺酒意,她言辞更为大胆:“殿下,当今朝廷,藩王割据之势愈演愈烈,各方势力拥兵自重,犹如猛虎环伺,时刻威胁朝廷安稳。朝廷若欲长治久安,削藩之举,势在必行。”

她挺直腰杆,声音坚定有力,尽显对局势清晰判断,其眼神闪烁光芒,恰似夜空中星辰,璀璨夺目。

刘炽听闻,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赏之色,右手轻抚下巴,若有所思说道:“姑娘所言极是,削藩确为当务之急。然此乃险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藩王起兵造反,届时战火纷飞,百姓又将深陷水深火热,生灵涂炭。”

言罢,刘炽微微叹息,眼神满是对百姓之深切担忧,心中忧虑无奈。

政君柳眉微蹙,眼中透着忧虑与坚定,言辞恳切说道:“殿下所言,政君亦深知其中利害。然若因惧风险而无所作为,朝廷何以兴盛?百姓何以安居乐业?我辈不可因畏惧困难而退缩,定要为天下苍生探寻一条出路。”她言辞恳切,将对天下苍生之关怀展露无遗,双手不自觉紧握,其坚定神情,令人动容。

刘炽凝视政君,心中不禁感叹,眼前此人,虽为女子,却有如此敏锐洞察力与果敢气魄,实乃世间罕见。其对政君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好感亦愈发浓烈。此刻,他仿若看到一颗璀璨明珠,于这乱世之中闪耀独特光芒。

“那依姑娘之见,在此骑虎难下之艰难局面,当如何削藩,方能既除藩王之患,又保百姓太平?愿洗耳恭听。”刘炽故意问道,重新坐直身躯,双手置于膝上,眼神满是期待。

政君沉思片刻,缓缓踱步,每一步沉稳有力,似在丈量天下局势。

月光倾洒,勾勒出她坚毅轮廓,仿若一位即将出征之女将军。从旁连成轩不羁般扬起唇角,独自又是饮尽一杯薄酒,脱口而出。

“藩王世袭嫡长,何不平均分配世袭。”

“政君以为,可借‘仁孝之道’之名,对藩王世袭推行推恩之策。”

二人近乎异口同声,虽是言辞不同,却是谋略全然一致。便是在那一人桀骜,一人稳重,却是殊途同归,全然诉尽天下弊病,更是解忧百姓命运宏大谋略。

刘炽微微挑眉,眼中闪过对二人赏识与好奇之色,示意继续:“愿闻其详。”

政君接着道:“如成轩所言,往昔藩王爵位与封地,多由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嗣所得甚少。如此,藩王势力得以集中传承,愈发强大。如今朝廷可主张‘仁孝‘,子嗣无论嫡庶,无论男女,皆可平均世袭分封封地。如此一来,藩王势力将随世代传承而渐次分散,封地愈小,自然难以对朝廷构成威胁。”

她条理清晰阐述观点,尽显卓越政治见解,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比划,试图让刘炽更直观理解。其眼神专注坚定,仿若已看到削藩成功后,天下太平之美好景象。

此时,一旁连成轩亦然发觉政君所思与他所想如出一辙,他声音洪亮坚定:“此次天家施以推恩,再以儒学大家加以推崇,主张无论嫡庶男女,均可平均世袭分封封地,自上而下类推,如此不断缩小封地势力,实乃良策。”

政君闻言,不禁诧异,转头看向成轩,眼中满是惊讶与欣喜。她熟读推恩令,深知其中要义,却未料到身为一介江湖侠客的成轩,竟与她所思如此契合。此刻,她仿若觅得知音,心中涌起难以言喻之喜悦。

刘炽听了二人建议,眼中光芒大盛,心中已有盘算。

他看着成轩,诚恳说道:“连郎君,你虽身处江湖,却对朝堂之事有如此深刻见解,实乃难得。本王有意邀你入京为官,不知郎君意下如何?若能得你与政君姑娘相助,本王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扭转天下格局,还百姓太平盛世。”

他言辞充满诚意,眼神透露出对未来之憧憬与期待。

政君听闻,心中一动,忆起《君恩录》中记载自已将被太子纳为太子妃。

她看看成轩,又看向刘炽,改变命运时刻便是此时,遂鼓起勇气说道:“殿下,政君与成轩已然订婚。若成轩入京为官,那我二人便要异地而处。政君斗胆,恳请殿下应允,让我二人先成婚,再一同入京出仕。如此,政君与成轩既能携手为殿下效力,亦能长相厮守。”

刘炽心中虽对政君颇有好感,但见她与成轩情投意合,亦不好强求。他微微点头,说道:“政君姑娘所求,本宫应允便是。待姑娘与连郎君成婚后,无论姑娘欲为女傅,还是在本宫麾下担任其他职务,皆可。本宫深信,以姑娘才情与智慧,定能大放异彩。”

政君与成轩起身,向刘炽行礼致谢。三人又继续畅谈,从朝堂政务到民间疾苦,无所不谈。

然而,连成轩心中却有所犹豫。他久居江湖,逍遥自在惯了,深知朝堂波谲云诡,一旦踏入,便可能深陷无尽是非。他眼神流露出忧虑之色,望着庭院中花草,心中思绪万千。

酒过数巡,刘炽见成轩仍未明确答复,便再次诚恳说道:“连郎君,本宫真心期望你能入朝为官。坦诚相待,不知郎君可否摘下面具,让本宫一睹真容。本宫也能知郎君究竟何人。”他言辞充满期待与信任,渴望与成轩坦诚相见。

连成轩微微一怔,自有记忆来,师傅就赠他潜龙入渊纹面具,常以半块面具示人。若非至亲挚爱,均不曾摘下。迄今为止,真正见过他真容者,除却武元山师傅之外,仅政君一人。此刻,面对刘炽请求,他心中纠结万分。

他看看政君,见政君眼中满是期待,又念及政君一心欲在仕途有所建树,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最终,他缓缓抬手,摘掉面具。

刹那间,庭院一片寂静,唯有微风拂叶沙沙作响。

刘炽看着成轩面容,整个人愣住,手中酒杯险些滑落。其眼神充满震惊与疑惑,仿若看到不可思议之事。只见成轩那张脸,竟与三皇子刘轼有四五分相似,又同自已有几分近似,而眉眼之间,更与先皇后霍璇近似七八分。

这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容,令刘炽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这……这怎会如此?”刘炽喃喃自语,原本带醉意的眼神瞬间清醒。

刘炽猛地站起身,说道:“本王需即刻前往武元山,拜见摩鸠大师。还望连郎君能同行,为我解惑。”他声音带着急切,仿若在追寻关乎天下命运之答案。

政君与成轩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不解与担忧。他们不知刘炽为何突然有此举动,亦不知成轩面容为何令刘炽如此震惊。但他们明白,这一切或许预示着,他们的命运即将迎来新的转折。

魏郡 东平王府

三皇子刘轼率赈灾众兵,押送粮草已至魏郡。他身着戎装,英姿飒爽,却难掩眼中狡黠。王府内,灯火摇曳,刘轼全身却无千里奔袭那风尘之态。

东平王刘桓与他见礼罢,设宴款待刘轼。

案几浊酒一盏,堂内舞姬数名,更有丝竹管弦之声,仿若诚意全满欢迎刘轼。

刘轼上位而坐,刘桓从旁而坐,二人酒过三巡,相谈甚欢,却是因着此前赵忠一事而忧心忡忡。刘桓更是开口问出此前多日疑虑:“殿下为何不让本王迎娶那魏氏女?”

刘轼饮尽一盏,从旁伶人斟酒罢,他眸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明,应声道:“此女日后为本王之人,王叔日后莫在打她主意。”

刘桓诧异,他虽为刘姓,却出自旁支,到这一代也不过皇家宗室远亲,且仅为郡王,说到底也不过是仅能掌控魏郡而已。如今当今皇后嫡子刘轼提出,他自不好再论,颇为歉意道:“殿下所言甚是,日后定不会为难魏姑娘。”

彼时,想起那日公堂上赵忠那癫狂之色,神色凝重说道:“如今赵忠怕是难以保全,当务之急是阻止太子深查此事。”

刘轼微微点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说道:“王叔,邺城重建万不可太过顺利,你需将他拖在邺城。本王可与他接替,假意帮他押解赵令泉和赵忠回京,届时安排三司中属你门下之人接手案子会审。如此,方能掌控局势。”

刘桓应声道:“殿下所言极是,此事我自会妥善安排,定不辱殿下之命。”

二人相视一笑,那笑容却充满阴谋算计,仿若一张无形大网,正在悄然张开,等待刘炽等人入局。

刘炽匆匆告辞,留下政君与成轩在庭院。月光如水,洒在二人身上,却无法驱散他们心中疑惑。

“成轩,你说太子殿下为何突然要去武元山见摩鸠大师?”政君轻声问道,眼神充满担忧与好奇。

成轩摇头说道:“我亦不知。或许,我的面容与那摩鸠大师有某种关联。不过,既如此,我便随殿下走一趟,看看究竟是何缘由。”他声音带着坚定,仿若已做好面对未知的准备。

政君轻轻握住成轩的手,说道:“不管怎样,我们都一同面对。”她眼神透露出坚定。

连成轩微微点头,心中却隐隐有种不安之感。他知道,从他摘掉面具那一刻起,他们的生活便不再平静。

君恩录:熠凰策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君恩录:熠凰策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君恩录:熠凰策 http://www.220book.com/book/4O95/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