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眼,便来到了2012年3月27日。
原汉东省省长刘和光,因年龄到点光荣退休!原汉东省省委副书记兼常务副省长高育良成功接棒,任汉东省省长!
省政法委书记祁同伟则是成功接棒省委副书记一职!
汉东省迎宾馆宴会厅里,水晶灯折射出璀璨的光,却掩不住空气中一丝微妙的伤感。长条餐桌上铺着簇新的米白色桌布,青瓷餐具旁的小红花餐巾叠得一丝不苟,省领导们陆续落座时,皮鞋踩在地毯上的声响格外轻——今天是为原省长刘和光送行的日子,这位在汉东政坛耕耘了三十八年的老领导,因年龄到点己正式退休。
宴会厅入口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刘和光多年来的工作影像:有他在防汛堤坝上踩着泥泞部署工作的画面,有他在车间里和工人师傅握手的笑脸,还有他在常委会上眉头紧锁讨论发展规划的严肃模样。这些画面像一帧帧褪色的老照片,拼出了一位老党员在汉东大地上留下的足迹。
“老刘啊,你这一走,我这心里头空落落的。”省政协主席端着酒杯走过来,声音里带着几分沙哑,“当年你在吕州市当市委书记,我在隔壁镜州市,咱们俩为了争夺一个化工项目,在省委常委会上吵得面红耳赤,现在想想,那时候可真有干劲。”
刘和光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显眼:“老伙计,那时候咱们争的不是面子,是老百姓的饭碗。现在项目不是做得挺好?去年给省里缴了多少税,你比我清楚。”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座宾客,最终落在刚走进来的高育良身上,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育良同志,恭喜啊。”
高育良穿着笔挺的深灰色西装,领带打得一丝不苟,他快步走上前握住刘和光的手,语气诚恳道:“刘省长,您是我的老领导,汉东能有今天的局面,您功不可没。以后省政府的工作,还望您常回来指点。”
“指点谈不上。”刘和光摆摆手,指腹在高育良手背上轻轻拍了两下,“你是学者型干部,理论功底扎实,又有基层经验,汉东交到你手里,我放心。记住,咱们当干部的,脚下要沾泥,心里要装着老百姓,别让乌纱帽给轻易压弯了腰。”
高育良听后重重的点了点头,轮到祁同伟时,祁同伟与刘和光二人,双手紧紧的相拥!
“刘省长。”祁同伟主动向刘和光伸出手,他的掌心温热而有力。
刘和光握住他的手,轻轻晃了晃道:“同伟,听说你兼任省委副书记了?担子更重了啊。”
“这都是组织的信任,也是您和高省长多年栽培的结果。”祁同伟的声音不高,却透着真诚,“当年我在工业园区工作时,你是书记!您多次深夜给我打电话指导我。这些事,我记一辈子。”
刘和光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两道沟壑:“你这小子,听育良说当年在汉东大学读书时就倔,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现在稳重多了,像个干大事的样子。”他拍了拍祁同伟的胳膊,“政法口的工作不好做,既要守好法治底线,又要服务发展大局,遇到想不通的问题,多跟瑞金同志商量商量,他比你稳。”
“是,您放心。”祁同伟点头时,目光掠过宴会厅角落的座位——那里曾坐着不少老同事,有的己经退休,有的调到了其他省份,还有几个,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再也没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他心里轻轻叹了口气,面上却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欢送仪式正式开始时,省委书记沙瑞金首先上台致辞。回顾了刘和光的工作经历,沙瑞金他几次说到动情处,声音几度哽咽!
轮到刘和光发言,他没看提前准备好的讲话稿,只是端着话筒站在那里,目光缓缓扫过全场:“我1974年到汉东工作,那时候汉东的GDP在全国排倒数,高速公路加起来不到一百公里。现在呢?你们看窗外的夜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都是我们一代代汉东人干出来的。”
笑的好憔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温水:“我这辈子没什么大本事,就干了三件事:修了几条路,建了几个厂,让山区的孩子们多了几所学校。现在我到站了,该把接力棒交给年轻人了。瑞金同志,育良同志,还有在座的各位,汉东的明天,就靠你们了。”
掌声雷动时,刘和光对着全场深深鞠了一躬,腰弯得很低,像一株成熟的麦穗。
宴席开始后,杯盏交错间,气氛渐渐热络起来。轮到祁同伟向刘和光敬酒时,他特意换了个大点的酒杯,斟满了琥珀色的白酒。“刘省长,我敬您三杯。”第一杯酒,他仰头饮尽,“这杯谢您当年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点醒我‘干部的根在基层’。”
第二杯酒,他看着刘和光的眼睛:“这杯祝您以后天天好日子舒心,旅游路上顺顺利利。”第三杯酒,他轻轻晃了晃酒杯,酒液在杯壁上划出弧线,“这杯盼您常回汉东看看,看看咱们汉东的新变化。”
刘和光也跟着喝了三杯,放下酒杯时,他拍了拍祁同伟的后背悄悄对祁同伟说道:“同伟啊,我知道你心气高,想干一番大事。但记住,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有时候慢一步,反而能走得更稳。”
祁同伟心里一动,脸上却笑着点头:“您放心,工作上的事,我都按照规矩来。”
两人又聊了几句,刘和光忽然问:“对了,你跟小艾怎么样?上次见到她,还说想跟你去沙漠越野,这事落实了没?”
提到钟小艾,祁同伟的眼神柔和了些:“还没呢。她在纪委忙得脚不沾地,我这边政法委的事也多!”他自嘲地笑了笑,“小艾总说,我们俩没蜜月!看来只有等以后退休了,来一场黄昏游了!”
“忙点好,忙点好。”刘和光感慨道,“什么年龄干什么事。我们这代人,年轻时为了填饱肚子奔波;你们这代人,现在为了汉东的发展打拼;等将来你们退了,就该好好享受生活了。”
“就像我,我跟我家老太婆,退休后打算啥也不管了,先去爬泰山,看看日出;再去云南的雪山,感受感受那股子凛冽劲儿;最后去海南的天涯海角,坐在沙滩上数浪花。”
他说得兴起,手舞足蹈的样子像个孩子,祁同伟看着他眼里的光,忽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和钟小艾在汉东大学的操场上散步,那时候他们也畅想过退休后的生活——在海边买个小房子,每天清晨去赶海,傍晚坐在院子里看夕阳。可这些年,随着职位越来越高,那些憧憬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早就没了踪影。
“等您旅游回来,给我讲讲泰山的日出。”祁同伟拿起酒瓶,又给刘和光斟了半杯酒,“说不定等我退休了,还能跟着您的路线走一趟。”
“一言为定。”刘和光笑着和他碰了碰杯,“到时候我给你当导游,保管让你少走弯路。”
宴席过半时,刘和光的夫人过来了,她穿着素雅的旗袍,走到丈夫身边轻声说:“老刘,时间不早了,咱们该走了,明天还要赶早班飞机去泰山。”
刘和光点点头,站起身对着全场拱了拱手:“各位,我先走一步了。以后有事打电话,别总想着找我开会啊。”
大家都笑了起来,纷纷起身相送。走到宴会厅门口时,刘和光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满桌的菜肴和喧闹的人群,目光在高育良和祁同伟身上停留了片刻,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有些落寞的挥了挥手,转身跟着夫人走进了电梯。
电梯门关上的瞬间,宴会厅里的喧闹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几秒钟后才重新热闹起来,但那股子轻松的气氛里,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
祁同伟回到座位上,拿起筷子却没什么胃口。祁同伟他知道,刘和光他也是心有不甘的!赵立春在那个位置上被困了十年,而他刘和光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随着刘和光的离去,汉东迎来了新篇章!只不过在这这城市的灯红酒绿下,杯盏交错间,席间己经少掉了很多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4TV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