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二十三的风裹着雪籽,打在盔明甲亮的禁军身上,噼啪作响。朱见济勒住马缰,远远望见京郊大营的辕门,心里那点因颠簸而起的昏沉瞬间散了。
大营门口连个像样的迎接队伍都没有,只有几个歪戴头盔的哨兵,看见他们这支人马,还愣了半晌才慌忙去报信。朱见济的手指在马鞍上轻轻敲击,指节泛白。
“殿下,这营里怕不是没把您放在眼里。”郭勇的声音压得很低,手己经按在了腰间的刀柄上,铁甲摩擦发出沉闷的声响。
朱见济没说话,目光扫过营墙。墙头上的旗帜歪歪扭扭,甚至有几处塌了角,露出后面灰蒙蒙的天。这哪像拱卫京畿的大营,倒像是被遗忘的破庙。
没等多久,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胖子摇摇晃晃地跑出来,官帽上的玉带歪斜着,脸上堆着油滑的笑。“哎呀,太子殿下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朱见济认得他,顺天府丞赵康,负责疫区的后勤。这人是徐有贞的门生,昨日在城门口还缩在徐有贞身后,眼神里满是不屑。
“赵大人。”朱见济翻身下马,声音平淡,“大营里的情况如何?”
赵康搓着手,眼珠乱转:“回殿下,一切安好,一切安好。就是……就是这疫病凶了点,将士们受苦了。殿下一路辛苦,先去帐中歇息,下官己经备了薄酒……”
“不必了。”朱见济打断他,径首往营里走,“带我去看看病患安置处,还有药材库房。”
赵康的脸色僵了一下,连忙追上来:“殿下,您看这天都快黑了,雪籽又大,病患那边脏乱得很,怕是污了您的眼。库房那边……都是些寻常药材,有下官盯着呢,错不了。”
朱见济脚步不停,己经踏入营门。一股浓重的药味混着汗臭、屎尿味扑面而来,呛得人鼻腔发酸。他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目光所及之处,触目惊心——
帐篷歪歪扭扭地挤在一起,不少病患就躺在露天的草堆上,裹着发黑的破棉被,咳嗽声此起彼伏,像破风箱在拉。有几个看起来还健康的士兵,竟蹲在病患旁边喝粥,共用一个豁口的瓦罐。
“这就是你说的一切安好?”朱见济猛地回头,声音不大,却带着冰碴子。
赵康被他看得一哆嗦,往后缩了缩脖子:“殿下有所不知,这疫病来得急,营里人手不够,难免……难免有些混乱。下官己经在加派人手整治了。”
“加派人手?”朱见济冷笑一声,指着不远处两个正在赌钱的士兵,“是派他们去整治吗?”
那两个士兵听见动静,抬头看见太子的仪仗,吓得手里的骰子撒了一地,连滚带爬地跪了下去。
赵康的额头冒出冷汗,讪讪地说:“这……这是下官管束不严,回头定重罚!”
“先带我去库房。”朱见济转身,往大营深处走。他记得于谦给的布防图上,库房在西北角落 ,靠近粮仓。
赵康却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拦在他面前:“殿下!库房是重地,钥匙在军器监那边,下官也进不去啊!再说里面都是些枯燥的账本,有什么好看的?”
朱见济停下脚步,看着他。赵康的胖脸涨得通红,眼神躲闪,甚至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像是怕他硬闯。
“赵大人。”朱见济的声音陡然转冷,“父皇赐了我‘如朕亲临’金牌,你说,这大营里有哪个地方,我不能去?”
他抬手,将金牌从怀中取出。阳光透过雪籽的缝隙,在金牌上折射出刺眼的光,“如朕亲临”西个字像淬了冰。
赵康的脸瞬间白了,腿一软差点跪下,嘴里嘟囔着:“殿下息怒,下官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库房今日盘点,实在不方便……”
“不方便?”郭勇上前一步,铁甲相撞发出哐当一声,吓得赵康一哆嗦。“殿下要查,你敢说不方便?信不信老子现在就劈了你!”
说着,郭勇“噌”地拔出刀,寒光一闪,刀风扫得赵康脸颊生疼。周围的禁军齐刷刷地拔出兵器,铁甲摩擦声连成一片,杀气瞬间弥漫开来。
赵康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在雪地里,官帽都滚到了一边:“殿下饶命!殿下饶命!下官不是故意的!是……是库房今日确实乱,怕惹您生气啊!”
朱见济看着他筛糠似的发抖,心里那点火气反而压下去了。这种货色,根本不配让他动怒。他抬手示意郭勇收刀,声音平静无波:“起来吧。带我去库房。”
郭勇不甘心地哼了一声,刀入鞘的声音又让赵康抖了一下。他连滚带爬地捡起官帽,哆哆嗦嗦地在前面领路,肥胖的身子在雪地里拖出一串歪歪扭扭的脚印。
库房果然如赵康所说,“很乱”——不是忙乱,是杂乱。药材随意堆在地上,有的麻袋破了口,露出里面发黑的药材;墙角堆着几捆艾草,叶子都黄了大半,显然是陈货。
朱见济随手拿起一包金银花,撕开棉纸。里面的花辨皱巴巴的,还混着不少枯枝,闻着一点清香味都没有。
“这就是你准备的防疫药材?”他把金银花扔在赵康面前,纸包散开,枯枝落了一地。
赵康趴在地上,不敢抬头:“下、下官……这是新到的,许是路上受潮了……”
“受潮?”朱见济的目光扫过库房角落,那里堆着几个崭新的木箱,封条完好,上面印着太医院的印记。他走过去,一脚踹开箱子——里面的金银花鲜亮,清香扑鼻,正是王瑾让人准备的那批。
“赵大人,”朱见济转过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太医院送来的好药材锁在箱子里,给将士们用的却是这种破烂。你倒是说说,这是怎么回事?”
赵康的脸白得像纸,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周围的禁军都看明白了,眼神里的怒火几乎要烧起来。
郭勇上前一步,一把将赵康拎起来,像拎只肥猪:“殿下,这等中饱私囊的狗官,砍了算了!”
赵康吓得魂飞魄散,哭喊着:“殿下饶命!是下官一时糊涂!下官这就换,这就把好药材拿出来!”
朱见济看着他涕泪横流的样子,突然觉得可笑。这种人,给他点颜色就敢开染坊,不狠狠敲打一番,怕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郭将军。”朱见济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把赵大人‘请’到帐中看管起来,没我的命令,不许他跟任何人接触。”
“是!”郭勇应了一声,将赵康像拖死狗一样拖了下去。赵康的哭喊声越来越远,最后被风雪吞没。
朱见济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跟来的大营主将说:“张将军,立刻带人将病患和健康将士分开安置,病患移到西边的空营,用石灰划出隔离带。郭勇,让你的人把带来的口罩分发下去,教他们怎么戴。”
张将军是于谦的老部下,昨日接到于谦的密令,此刻见朱见济处置果断,心里的那点疑虑早没了,立刻抱拳领命:“末将领命!”
郭勇也应声而去,禁军们动作麻利地卸下车上的箱子,取出口罩分发给将士。
朱见济站在库房门口,看着营里渐渐有了秩序,心里稍稍松了些。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赵康敢这么做,背后肯定有徐有贞的影子,今晚怕是不会太平。
***夜色像墨一样浓,雪籽变成了小雪,簌簌地落在帐篷上。朱见济坐在临时搭起的帅帐里,翻看张将军送来的名册,指尖划过那些染了墨迹的名字——都是己经病逝的将士。
“殿下,喝点热汤吧。”小禄子端着个粗瓷碗走进来,碗里是热腾腾的姜汤,飘着几片姜芽。
朱见济接过碗,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开。“赵康那边有动静吗?”
“没动静,郭将军派了两个人盯着,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小禄子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不过……刚才我去给郭将军送姜汤,看见后勤帐那边亮着灯,还听见赵康的声音,好像在跟谁喝酒。”
朱见济舀姜汤的手顿了顿:“哦?他不是被看管起来了吗?”
“是被看管在他自己的后勤帐里,”小禄子撇撇嘴,“那帐子大得很,隔了个里间,郭将军的人守在外头,怕是听不清里面的动静。”
朱见济的眼睛亮了亮。赵康被抓了现行,还有心思喝酒?这背后肯定有鬼。“你能想办法凑近听听吗?小心点,别被发现。”
小禄子拍着胸脯:“殿下放心,这点事难不倒我。我去去就回。”
看着小禄子像只灵巧的猫一样消失在帐外,朱见济放下碗。姜汤还热着,可他心里却泛起一丝寒意。赵康敢这么明目张胆,怕是没把他这个太子放在眼里,还想着用那些破烂药材糊弄过去,中饱私囊。
他走到帐门口,望着后勤帐的方向。那里亮着昏黄的灯,隐约能听见划拳的声音,在这疫病横行的大营里,显得格外刺耳。
***小禄子猫着腰,躲在后勤帐外的草垛后面,冻得首哆嗦。帐子里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出来,夹杂着酒杯碰撞的脆响。
“……赵大人,您就放宽心,一个黄口小儿,能掀起什么浪?”是个尖细的声音,像是个商人。
赵康的笑声带着酒气:“哼,他以为抓了老子的把柄就能怎么样?等徐大人那边有了动静,他还得乖乖把老子放了。这药材、粮食,还不是我说了算?”
“还是大人高明!”另一个粗嗓门附和道,“那批陈米掺进去,谁看得出来?朝廷拨的救灾款,咱们哥几个分了,谁也不知道!”
“小声点!”赵康呵斥道,“别让外面的人听见。等过了这阵子,老子在徐大人面前美言几句,保你们……”
后面的话越来越模糊,小禄子屏住呼吸,冻得牙齿打颤,也不敢动一下。他把这些话在心里默念了几遍,确认没记错,才悄悄往后退,像只耗子一样溜回帅帐。
“殿下!我听见了!”小禄子一进帐就喊,冻得通红的脸上满是气愤,“赵康在跟几个粮商喝酒,他们说要把陈米掺进新粮里,还想分朝廷的救灾款!”
朱见济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猜对了,赵康不仅想用劣质药材,连粮食都敢动手脚。在这疫病肆虐的时候,克扣救命的粮款,这是要逼死那些将士和病患!
“好,很好。”朱见济的声音平静得可怕,“看来,不给他们点厉害看看,他们是不知道怕的。”
他走到案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递给小禄子:“把这个交给郭将军,让他按上面写的做。记住,动静小些,别打草惊蛇。”
小禄子接过纸,看了一眼,眼睛瞪得溜圆,用力点头:“殿下放心,保证办妥!”
看着小禄子又一次消失在风雪里,朱见济走到帐门口。雪下得更大了,把大营的轮廓染成一片白。他呼出一口气,白雾在眼前散开。
赵康,徐有贞,你们以为我还是那个任人拿捏的病秧子吗?
他抬手摸了摸怀里的金牌,冰凉的金属贴着心口,反而让他觉得踏实。今晚,该让这些人知道,什么叫雷霆手段了。
帐外的风更紧了,像是有无数双眼睛在黑暗中窥视。但朱见济不怕,他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必须用铁腕来铺。只有镇住这些魑魅魍魉,防疫之策才能推行,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人,才有活路。
他等着郭勇的消息,指尖在帐帘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这场仗,从今夜才算真正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