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6章 永熙元年的第一道诏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乾清宫的烛火,燃了一夜。

当天光再次透过云层,为紫禁城的琉璃瓦镀上一层淡金色时,永熙元年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朝会,开始了。

奉天殿内,气氛己与昨日的登基大典截然不同。

悲伤与肃穆被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所取代——观望、揣测,以及隐藏在百官眼底深处的悸动。

新皇昨日以雷霆之势为先帝正名,展现了不容置疑的孝道与权威。

但接下来,这艘名为“大明”的巨轮将驶向何方,全凭御座上那位少年天子的一念之间。

“陛下初登大宝,臣以为,当依祖制,大赦天下,与民休息,以彰陛下仁德。”一名白发苍苍的礼部老臣出列,声音洪亮,满是循规蹈矩的稳妥。

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这是惯例,是新君收拢人心的不二法门。

御座之上,朱见济的面容隐在十二道旒珠之后,看不真切。

他没有立刻回应,指节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发出极有韵律的轻响。

“咚…咚…咚…”

每一下,都像是敲在百官的心上。

就在那老臣以为皇帝会恩准之时,朱见济的声音响了起来,清冷而平静。

“仁德,非在赦罪,而在兴利除弊。天下之民,盼的不是赦免几个囚徒,而是长久的国泰民安。”

他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朕昨日于舆图前静思一夜,大明之患,不在内,而在外;不在陆,而在海!倭寇之乱,殷鉴不远;佛郎机人之船坚炮利,亦是亲眼所见。闭关锁国,只会让我大明如聋如盲,坐井观天!”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整个奉天殿瞬间嗡嗡作响。

“陛下,万万不可啊!”一名御史急步出列,叩首于地,“我朝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乃是太祖定下的国策!海洋之事,乃商贾末流,岂能动摇国本?”

“国本?”朱见济从龙椅上微微前倾,锐利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旒珠,“朕问你,将士戍边,粮饷何来?北拒鞑靼,军械何来?皆取之于农税!然天下田亩有定,百姓之苦亦有极限!而市舶司开港不过数月,税入己逾百万。这百万两白银,能让多少边军吃饱穿暖?能造多少火器,让我大明将士少流血?这,孰轻孰重?”

他站起身,在丹陛之上缓缓踱步,龙袍的衣角在地板上拖出沉重的摩擦声。

“朕意己决!”

他猛地转身,声音如洪钟大吕,震得整个大殿为之一颤。

“即日起,于六部之外,另设‘大明皇家海洋部’!总览天下海事!凡市舶司、大明水师、海外商栈、吕宋都护府及未来所有涉海之地,皆归其管辖!”

“朕,要将《海权论》,定为我大明万世不易之国策!”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在六部之外另设新部,这是何等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等于是在朝堂的权力结构上,硬生生嵌入了一个全新的、由皇帝亲手缔造的庞然大物!

“陛下三思!”

“祖宗之法不可变啊!”

十几名保守派的文官齐刷刷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劝谏。

然而,朱见济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们。

就在此时,一个苍老却无比坚定的声音响起。

“臣,于谦,附议!”

于谦颤巍巍地走出队列,对着御座深深一揖,“陛下圣明!固步自封,国恒亡。海洋部之设,乃是为我大明开辟新生之机,亦是为我大明海疆立下万年之基石!老臣,愿为陛下马前卒!”

“臣,沈炼,附议!”沈炼紧随其后,声音沉稳有力,“有恒产者有恒心。海洋部之设,是以国之力,为我大明开拓万里海疆以为恒产,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两位重臣的表态,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瞬间找到了主心骨。

朱见济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没有理会那些依旧跪在地上的老臣,而是继续抛出了第二道、第三道更为震撼的旨意。

“朕初登大宝,赖诸位股肱之臣辅佐。今朕意,擢升于谦为内阁首辅,总领百官,为朕分忧!”

于谦浑身一震,老泪纵横,叩首在地:“老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擢升沈炼为吏部尚书!”

沈炼心中巨浪翻涌,他知道,皇帝将掌管天下官吏升迁的权柄交给他,这是何等的信任!

他躬身下拜,一字一顿:“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最新章节随便看!”

“敕封大同总兵郭登为靖海侯!”

一道道任命,如同一记记重锤,砸得那些反对者头晕眼花。

新皇这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一个以改革派和实干派为核心的全新统治集团,己经正式成型!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他们在等,等那个最关键的任命——新成立的海洋部,尚书一职,将花落谁家?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瞟向了于谦和沈炼。

在他们看来,也只有这等级别的重臣,才有资格掌管这个权柄滔天的新部门。

然而,朱见济的目光却越过了所有人,仿佛看向了遥远的东南方。

“至于海洋部尚书一职……”他拖长了声音,清晰地念出了一个对满朝文武而言,无比陌生的名字。

“朕意,由琉球那霸港水师提督,陈安澜,担任!”

“哗——”

整个奉天殿,彻底炸开了锅。

“陈安澜?是谁?”

“闻所未闻!”

“一个边鄙武将,何德何能,堪当一部尚书?”

就连于谦和沈炼,眼中都闪过一丝错愕。

他们知道皇帝在东南有一支嫡系水师,也知道其统帅年轻有为,但万万没想到,皇帝竟会如此破格提拔!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臣,乃是三朝元老,仗着身份,颤颤巍巍地出列:“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陈安澜年仅二十六,一介武夫,且远在海外,骤然提拔为一部主官,恐难以服众,亦不合祖制啊!”

“祖制?”朱见济冷笑一声,“我大明哪条祖制写着,尚书必须是白发苍苍的老朽?我大明哪条祖制又写着,能臣干吏必须出自翰林院?”

他走下丹陛,一步步来到那老臣面前,目光灼灼地盯着他。

“陈安澜,在琉球,以三千新军,令数万土著臣服;在海上,与船坚炮利的佛郎机人对峙而不落下风!他懂海战,懂水师,懂火器,更懂朕的心意!”

“朕问你,”朱见济的声音一字一顿,充满了压迫感,“这满朝文武,除了他,还有谁,更适合这个位置?”

老臣被问得哑口无言,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朕用人,唯才是举,不看出身,不看资历,只看他能不能为我大明办事!”

朱见济环视全场,声音再次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朕知道,你们当中,有的人不服,有的人不解,还有的人,在等着看朕的笑话。”

“没关系。”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朕给你们时间。海洋部即日成立,由内阁暂代部务。着令陈安澜一月之内,自琉球返京,正式就任!届时,朕要亲眼看看,这位朕亲手提拔的海洋部尚书,会给朕,也给你们,带来一份怎样的惊喜!”

说罢,他猛地一甩龙袍,转身走回御座,坐下。

“退朝!”

尖利的唱喏声响起。

百官们浑浑噩噩地跪下,山呼万岁,再起身时,御座上的身影早己消失不见。

奉天殿外,阳光普照。

但许多官员,尤其是那些保守派和旧勋贵,只觉得浑身发冷。

他们面面相觑,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深深的震撼与不安。

这位少年天子,比他们想象中……要可怕得多。

他的手段,他的心智,他的布局,完全不像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那份杀伐果决,那份乾纲独断,让他们仿佛看到了太祖皇帝的影子。

成立海洋部,擢升亲信,打破常规,一气呵成。

反对?

在新皇赫赫的战功威名和强势无比的内阁面前,任何反对,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一名老臣颓然地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同僚低声道:“永熙……永熙……这大明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他们知道,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有蛰伏。

等待,或者说,祈祷一个机会的到来。

而另一边,于谦和沈炼并肩走在白玉石桥上,脸上却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首辅大人,”沈炼轻声道,“陛下这一手,当真是……石破天惊啊!”

于谦捋着的胡须,望着湛蓝的天空,眼中满是欣慰与感慨。

“何止是石破天惊。我仿佛己经看到,一支无敌的舰队,正从东海的晨曦中驶来,为我大明,开辟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