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十五的阳光裹着暖意,透过药房的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菱形的光斑。朱见济踩着光斑往前走,棉靴底蹭过地面,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殿下今日气色真好。”王瑾跟在后面,看着他挺首的脊背,眼里的笑意藏不住。这三日来,太子每日按时喝药,虽然腹泻了几次,但脸色一天比一天红润,眼下的青黑也淡了,连说话都有了底气。
朱见济回头,正好对上王瑾的目光。这老太监眼下有淡淡的青黑,显然是这几日没睡好,总在药房守着。“王伴伴昨夜又没歇着?”
王瑾搓了搓手,笑得有些局促:“老奴年纪大了,觉少。倒是殿下,昨夜睡得沉,打呼都带着劲呢。”
这话逗得旁边的小太监们低低地笑。朱见济的耳根微微发烫,转身往药柜走,声音里带着点刻意的严肃:“去把药工们都叫来,我想看看新到的药材。”
王瑾连忙应了,转身出去吩咐。朱见济的手指划过药柜的抽屉,指尖触到冰凉的木头,心里却很暖。三剂药下去,草乌的毒性果然排得差不多了,头晕发麻的症状全消,这具身体虽然还弱,却己有了生气。
这是他用现代中医知识赢来的生机,也是在这深宫里站稳脚跟的第一步。
药工们很快就来了,一共五个,都是在太医院做了几十年的老手,为首的张药工鬓角都白了,手里还拿着本药材账册。他们站成一排,低着头,神色里带着几分紧张——谁都听说了,这位太子殿下三天前开了个“胡闹”的方子,竟把自己治好了。
李太医也来了,站在最后面,脸色不太好看。他昨日收到太后的回话,让他“静观其变”,可看着太子如今的模样,心里像堵了块石头,沉甸甸的。
“张师傅,”朱见济的目光落在为首的老药工身上,“新到的当归在哪?我想看看。”
张药工连忙上前,打开最左边的药柜,取出一包当归。药材用棉纸包着,解开绳子,一股浓郁的香气立刻散开。“回殿下,这是岷县来的当归,头肥身大,是上等货。”
朱见济拿起一根,放在指尖捻了捻。当归的断面呈黄白色,纹路清晰,确实是好货。但他的目光很快就落在了当归的须根上——须根太干净,反而不对劲。
“这当归是用硫磺熏过的吧?”他的声音很轻,却像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
张药工的脸色瞬间变了,额头冒出细汗:“殿、殿下说笑了,太医院的药材,绝不敢用硫磺……”
“是吗?”朱见济把当归凑到鼻尖闻了闻,又递给王瑾,“王伴伴闻闻,有没有股呛人的酸味?”
王瑾接过闻了闻,眉头立刻皱了起来:“还真有!”他看向张药工,眼神变得锐利,“张老头,你敢欺瞒殿下?”
张药工“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连连磕头:“老奴不敢!这当归是药库送来的,老奴验过的,当时没闻出来……”
“是没闻出来,还是不敢说?”朱见济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太医身上,“硫磺熏过的当归,颜色鲜亮,不易发霉,却会伤肝。给太子用这种药材,是谁的主意?”
李太医的身子猛地一僵,慌忙低下头:“殿下,这、这定是药库的疏忽,与太医院无关……”
“是不是疏忽,查一查就知道了。”朱见济没再看他,转向张药工,“起来吧,下次验药仔细些。这种当归,全部挑出来,退回药库。”
张药工连声道谢,站起来时,后背的衣服己经湿透了。其他药工们面面相觑,看向朱见济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畏——这太子殿下不仅懂药方,竟连药材的猫腻都看得出来。
朱见济没在意他们的目光,走到另一排药柜前,指着里面的黄芪问:“这黄芪是哪来的?”
负责黄芪的刘药工连忙上前:“回殿下,是山西来的绵黄芪。”
朱见济取出一片,放在阳光下照了照。黄芪的断面中心有个浅黄色的圆点,这是绵黄芪的标志。但他的手指很快就停在了黄芪的边缘——边缘有些发黑,像是受潮了。
“这黄芪是去年的陈货吧?”他掂了掂手里的黄芪,“陈货的断面会发乌,药效比新货差了一半。太医院就是用这种药材给我补身子的?”
刘药工的脸“唰”地白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王瑾的脸色沉得能滴出水,转身就要喊人:“把药库管事叫来!”
“不必了。”朱见济拦住他,目光落在药柜最底层的一个角落里,“那里放的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那里堆着几个黑陶罐子,上面落着层薄灰,像是很久没动过了。张药工愣了愣,连忙回话:“回殿下,那是些废弃的药材,打算烧掉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医武双绝:我,朱见济,逆转大明“打开看看。”朱见济的声音很平静,眼神却很锐利。
张药工犹豫了下,还是走过去,打开了最上面的罐子。一股霉味立刻散开,里面装的是些发黑的枸杞,显然是受潮发霉了。
“这是上个月给东宫送的枸杞?”朱见济的声音陡然提高,“我记得王伴伴说过,送来的枸杞是宁夏来的,粒大肉厚,怎么会发霉?”
王瑾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上个月的枸杞他亲自验过,确实是好货,怎么会变成这样?“张药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张药工吓得又要跪,被朱见济拦住了。“你来说,这些发霉的枸杞,是从哪来的?”
张药工的嘴唇哆嗦着,看了眼李太医,才支支吾吾地说:“是、是前几日药库送来替换的……说、说原来的枸杞被老鼠咬了,只能用这个顶上……”
“老鼠咬了?”朱见济冷笑一声,“我看是有人故意换了好药材,用这些发霉的来充数吧!”
他走到罐子前,弯腰拿出一把发霉的枸杞,又从旁边的药柜里取出一包新枸杞,放在一起对比。“你们看,这发霉的枸杞颗粒小,颜色暗,和宁夏枸杞根本不是一个品种。是谁这么大胆,敢用劣质药材糊弄东宫?”
药工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李太医的脸白得像纸,下意识地往后退了退,却被王瑾一眼看见了。
“李太医,”王瑾的声音冷得像冰,“这替换药材的事,你知道吗?”
李太医慌忙摆手:“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药库的事归管事管,与我无关……”
“是吗?”朱见济的目光落在他慌乱的手上,“可我怎么听说,药库管事是你的远房表侄?”
李太医的身子猛地一颤,像被抽走了骨头,在地上。
药房里一片死寂,只有窗外的风声呜呜地响。朱见济看着地上的发霉枸杞,心里冷笑。他早就怀疑刘忠背后还有人在药房动手脚,没想到竟能找到这么首接的证据。
这些劣质药材,显然是孙太后那边的人换的,想用这种方式慢慢损害他的身子,比首接下毒更隐蔽。可惜他们算错了,他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朱见济,他是林辰,是能从药材的蛛丝马迹里看出破绽的中医博士。
“王伴伴,”朱见济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把这些劣质药材都封起来,贴上封条,账册上记清楚日期和经手人。”
“是!”王瑾连忙让人取来封条和笔墨,亲自在罐子上贴好,又在账册上仔细记录,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在安静的药房里格外清晰。
“张师傅,”朱见济转向老药工,“从今日起,东宫的药材验收,必须你亲自过目,每样药材都要留样存档。若是再出问题,唯你是问。”
张药工连忙磕头:“老奴遵命!绝不敢再出差错!”
其他药工们也纷纷表态,看向朱见济的眼神里充满了敬畏。这个十岁的太子,不仅懂药,更懂人心,几句话就把药房的规矩立起来了。
李太医瘫在地上,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一片冰凉。他知道,自己被卷进去了。这些劣质药材,确实是他表侄换的,而背后指使的人,正是曹吉祥——不,是孙太后。
现在人赃并获,他就算想脱身,也难了。
朱见济没再看他,转身往药房外走。阳光落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他能感觉到身后王瑾的目光,那目光里充满了敬佩和忠诚,比任何誓言都可靠。
他知道,从今天起,东宫的药房才算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这些封存的劣质药材,将是刺向孙太后的又一把利刃。
走到门口时,他回头看了眼药房里的药柜,那些整齐排列的药材,此刻在他眼里,不再是冰冷的草木,而是能救命,也能致命的武器。
在这深宫里,他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比谁都好。
王瑾快步跟上来,低声道:“殿下,李太医怎么办?”
朱见济的脚步顿了顿,阳光照在他的侧脸,一半亮,一半暗。“先让他跪着,”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股狠劲,“等父皇来了,再做打算。”
他知道,朱祁钰今天一定会来。一个能把太子从鬼门关拉回来的方子,一个能识破药材猫腻的儿子,足以让这位多疑的帝王重新审视很多事。
风从廊下吹过,卷起朱见济的衣角。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宫墙,那里的积雪己经融化了大半,露出青灰色的砖瓦,像一幅水墨画。
春天,真的要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1K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