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坤落网后,军区对其涉案网络展开深度排查,却发现他与境外势力的核心联络并非依赖常规通讯,而是通过加密“暗网信件”传递——这类信件会伪装成普通垃圾邮件,只有特定密钥才能解密,此前多次追踪都因找不到密钥而受阻。
“必须拿到密钥,否则无法确认境外势力的下一步计划!”萧砚盯着技术队员调出的邮件记录,眉头紧锁。叶清歌坐在一旁,突然想起空间玉碑曾记录过古代“密信破译之法”,立刻提议:“或许可以试试空间古籍里的方法,通过信件的发送时间、字符频率反推密钥规律。”
两人立刻前往空间,在玉碑指引下找到记载“密信破译”的古籍。书中提到,可通过“字符重复周期”与“特殊符号标记”锁定密钥核心。叶清歌对照赵坤电脑里的邮件样本,发现每封暗信结尾都有一个不起眼的“★”符号,且字符每16位就会重复一次;萧砚则结合赵坤的生日、退伍日期等私人信息,推测密钥可能与这些数字相关。
“试试用‘赵坤退伍日期+16位字符周期’组合!”萧砚提出猜想。技术队员按此思路调试,当输入“20190715”(赵坤退伍日期)并匹配16位字符规律时,电脑屏幕突然弹出解密成功的提示——暗信内容赫然显示:“下月三号,派‘影子小队’潜入边防哨所,配合内部人员夺取新型雷达参数。”
更关键的是,信中还附了一份“内部人员名单”,标注着潜伏者的代号、联系方式及接应地点。“名单里有三个代号,其中‘夜枭’的联系方式,与军区后勤部的王科长高度吻合!”技术队员调出王科长的通讯记录,发现他近期有多次匿名通话,时间与暗信发送时间完全对应。
为避免打草惊蛇,萧砚决定“引蛇出洞”。他让技术队员伪造一封赵坤的暗信,以“密钥更新,需当面交接”为由,约“夜枭”在城郊咖啡馆见面。同时,叶清歌通过空间锁定咖啡馆周边地形,标记出最佳埋伏点:“咖啡馆后门是小巷,适合布控;左侧二楼有窗户,可安排狙击手隐蔽。”
见面当天,王科长果然戴着口罩来到咖啡馆。他刚坐下,技术队员就通过隐蔽设备截获了他与境外势力的实时通讯:“己到达,未见异常,等待密钥。”萧砚见状,发出行动信号,埋伏的队员迅速围拢,将还在试图发送“安全”信号的王科长当场抓获。
从王科长身上搜出的加密U盘里,不仅有完整的哨所布防图,还有他与境外势力的交易记录——他利用职务之便,多次将后勤物资调度信息、人员换岗时间泄露出去,以此换取高额报酬。“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萧砚将证据摆在王科长面前,对方脸色惨白,瘫坐在椅子上,再也无法狡辩。
截获的暗信与抓获的“夜枭”,成为破解境外势力阴谋的关键一环。当萧砚将证据上报司令员时,司令员感慨道:“多亏你们及时截信、锁定内鬼,否则边防哨所将面临重大危机!”
夕阳下,萧砚与叶清歌站在指挥中心窗前,看着队员们押解王科长离开。两人相视一笑——这场与暗处敌人的较量,他们又赢了关键一局,而守护家国的防线,也因这份“证据确凿”的胜利,变得更加坚固。
(http://www.220book.com/book/623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