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涧里,那两缸沉重且危险的硫酸被安置在山洞最深处、最平整干燥且通风相对好一点的角落,周围还用石块小心翼翼垒了一圈,像是供奉着什么易碎的神祇。其他从乌鸦坳扒拉回来的“破烂”——锈蚀的零件、密封的铁桶、奇形怪状的陶瓷器皿——则堆在一旁,散发着陈腐与化学品的混合怪味。
队员们围着这些战利品,好奇又敬畏地打量着。他们不明白那些坛坛罐罐的具体价值,但凌队长和王先生如此重视,甚至不惜冒死运回,那必定是了不得的东西!一种莫名的、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在队伍里弥漫。
王文瀚几乎是扑在那堆东西上,眼睛里闪烁着近乎狂热的的光芒,嘴里念念有词,拿着个小本子写写画画,时不时拿起一个零件比划,又或者凑到硫酸缸旁,小心翼翼地嗅一下(吓得旁边的顺子差点把他拽回来),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里。
凌寒没有打扰他。他知道,此刻的王文瀚就像一颗被埋没太久终于遇到雨水的种子,正疯狂地吸收养分,准备破土而出。他现在需要的不是指令,而是支持和资源。
“周大哥,”凌寒把周老黑叫到一边,语气严肃,“从今天起,王先生的工作是咱们的头等大事!你挑两个最细心、最沉得住气的兄弟,专门给他打下手,听他指挥。山洞里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嗯,‘技术研究区’,闲人免进。王先生需要什么工具、材料,只要咱们能搞到,不惜一切代价!”
“明白!”周老黑重重点头。他虽然不懂技术,但凌寒的重视就是最高命令。
“另外,加强警戒!尤其是晚上,双岗双哨不能停!乌鸦坳那边,咱们动静不小,虽然暂时瞒过了土匪,但难保不会走漏风声。鬼子吃了亏,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咱们现在有了这点家底,更输不起了!”凌寒的目光扫过洞外沉沉的夜色,充满了警惕。
接下来的日子,鹰嘴涧呈现出一种奇异而繁忙的景象。一边是热火朝天的军事训练喊杀声、器械碰撞声,另一边则是王文瀚那个角落里叮叮当当、偶尔还传来低声争论和失败的叹息声。
王文瀚的“实验室”简陋得令人心酸。没有试管就用破碗和竹筒代替,没有天平就用老式戥子凑合,没有搅拌器就手动用木棍搅到胳膊抽筋,加热就用最原始的小炭炉小心翼翼控制火候。那两个被派来帮忙的队员(一个叫木头,一个叫石头,人如其名,憨厚手巧但没啥文化),则成了全职的铁匠、木匠和搬运工,按照王文瀚画出的歪歪扭扭的图纸,打磨零件,改造工具,搭建简易支架。
失败是家常便饭。第一次尝试用土法提纯硝石就差点因为温度失控把炭炉炸了,熏得三人一脸黑。第一次尝试混合原料比例不对,得到一堆只会冒烟不起火的废渣。珍贵的硫酸更是用滴来计算,每一次失败都让王文瀚心疼得首抽抽,抱着脑袋蹲在角落半天不说话。
凌寒每次过来,看到的都是王文瀚越来越深的黑眼圈和越来越亢奋却又疲惫的神情,还有木头石头两人茫然又努力跟上节奏的样子。他没有催促,只是默默地让后勤(其实就是顺子负责分发食物)给他们的伙食里尽量多加点油水,偶尔找到点糖(极其珍贵)也先紧着他们补充体力。
他知道,科技树的点亮,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在这近乎原始的条件下。每一次失败,都是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与此同时,队伍的其他工作也在同步推进。赵大锤和柱子又出去侦察了几次,摸清了乌鸦坳周边两股较大土匪的底细和活动规律,并成功避开他们,再次从兵工厂废墟里运回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主要是些耐储存的金属材料和工具。瓦窑村那边的联系也保持着,石根叔又偷偷传递了一次消息,说黑石口的鬼子最近调动频繁,似乎在酝酿什么大动作。
凌寒的压力与日俱增。时间,他们最缺的就是时间!
转机发生在一个傍晚。王文瀚突然像头发疯的野牛一样冲出他的“实验室”,手里举着一个巴掌大小、用破陶片盛着的、冒着淡淡黄烟的糊状物,激动得语无伦次:“成了!队长!凌队长!你看!你看!冒烟了!有反应了!虽然还不稳定…但路子对了!对了!”
所有人都被惊动了,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那团滋滋作响、散发着刺鼻气味的东西。
凌寒的心脏猛地一跳,强压激动,谨慎地问道:“王先生,这是…”
“硝酸!土法制成的硝酸!虽然纯度很低,杂质很多…但它是硝酸啊!”王文瀚的脸被烟熏得黑一道白一道,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有了它,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将军成长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加上硫酸…就能…就能尝试下一步了!硝化!对!硝化反应!”
他像是怕这宝贵的反应消失一样,又猛地冲回实验室,小心翼翼地将那陶片放在一个简易的水冷装置(用竹管引来的山泉水)旁降温,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各种听不懂的术语。
凌寒不懂化学,但他看得懂王文瀚眼中的光芒。那是即将破晓的曙光!
他立刻加派人手,扩大了对王文瀚的后勤支持。甚至不惜动用宝贵的大洋,让柱子冒险去更远的、日伪控制相对松懈的集镇,购买一些根本无法自产的关键物品——比如纯度稍高的碱面、一些特定的矿石样本(根据王文瀚的描述)、甚至还有几本破旧的化学书籍(虽然大多是中学水平,但对王文瀚来说也是宝贝)。
投入巨大,风险极高,但凌寒义无反顾。他赌的,是未来!
又经过了几天不眠不休的折腾和几次有惊无险的小型爆炸(幸好没伤人),王文瀚终于在一个清晨,用颤抖的双手,将几滴油状、淡黄色的液体,滴入了一个装满沙土的破铁碗里。
他示意所有人退后,然后用一根长树枝,小心翼翼地从远处点燃。
没有震耳欲聋的巨响,但一声沉闷的、极具穿透力的爆炸声猛然响起!铁碗里的沙土被炸得西散飞溅,威力远胜他们之前用的任何手榴弹装药!
成功了?!!
山洞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这小小的爆炸展现出的威力惊呆了!
王文瀚一屁股坐在地上,像是被抽空了所有力气,脸上却露出了一个近乎虚脱的、灿烂的笑容:“硝化甘油…虽然量太少,不稳定,极度危险…但…我们做出来了…”
短暂的沉寂后,是巨大的、压抑的欢呼!队员们虽然不明白原理,但那声爆炸的威力是实打实的!他们看向王文瀚的眼神,彻底变了,充满了敬佩和…一点点恐惧(这读书人弄出来的东西太吓人了)。
凌寒大步上前,一把将虚弱的王文瀚拉起来,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这次控制好了力道):“王先生!好样的!你是头功!”
但他立刻冷静下来:“但是,这东西太不稳定,太危险。能不能把它变得安全一点?比如,和什么东西混合一下,让它能稳定储存,需要的时候再爆炸?”
王文瀚喘着气,眼睛却越来越亮:“有!有办法!硅藻土!或者锯末…吸附…做成炸药块…对!理论上可行!需要试验…”
新的方向又出现了。科技树的攀登,永远没有尽头。
然而,就在鹰嘴涧上下为这小小的技术突破而欢欣鼓舞,王文瀚带着木头石头开始新一轮危险的摸索时,外出侦察的赵大锤带回来了一个极其严峻的消息!
“队长!不好了!”赵大锤脸色铁青,声音急促,“黑石口的鬼子出动了大部队!至少两个中队!还拉着两门九二式步兵炮!正朝着咱们这片山区开来!还有好几伙土匪,也被鬼子驱赶着,像是在给他们带路!看样子…是冲着咱们来的!规模太大了!”
仿佛一盆冰水,兜头浇灭了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山洞里的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两个中队!还有步兵炮!这己经不是清剿,这是要彻底碾碎他们!
所有人的目光,下意识地看向了那几缸硫酸和王文瀚那些瓶瓶罐罐。
刚刚点燃的科技树苗,眼看就要面临滔天洪水的冲击!
凌寒的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他走到洞口,望着外面沉郁的山林。
最大的危机,终于来了。
是放弃鹰嘴涧,带着这点来之不易的“火种”再次转移逃亡?还是…利用这刚刚萌芽的力量,依托地形,硬抗这绝对优势的敌人?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跑,能跑多久?能跑哪里去?一旦这些设备和原料丢失,前功尽弃!
必须打!而且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包括这还不成熟的“新技术”,给鬼子一个永生难忘的教训!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一张张紧张却决绝的面孔,声音冷静得可怕:
“全体都有!准备战斗!这一次,咱们要给鬼子备一份‘大礼’!”
“王先生!你的那些‘宝贝’,是时候派上用场了!我要威力最大的!最吓人的!能做到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62J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