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晚上七点零五分,青屿的天像一张被水浸湿的蓝墨水纸,月亮缺席,路灯提早亮。
林以昼把自行车停在校门口那棵歪脖子梧桐下,车锁“咔哒”一声,像给夜晚上了发条。
他在等人——等一个今天午休把《量子物理史话》第127页折了个小角的人。
折角处写了一行字:
“如果风可以吹动公式,那能不能吹动你?”
落款是一颗很小的、用铅笔涂成的五角星。
林以昼用指腹那页纸,指腹沾了点铅笔灰,像偷偷蹭到了谁的秘密。
2
十分钟后,宋听澜从教学楼侧门溜出来,校服外套反穿,帽子鼓在脑后,像背着一只小蘑菇。
她手里拎一只透明文件袋,里面装着一张皱巴巴的海报——
“青屿市首届中学生落叶艺术节,本周六,旧铁路广场,招募临时志愿者。”
海报背面,她用荧光笔写了三个惊叹号,颜色依次是薄荷绿、死亡芭比粉、电镀银。
林以昼扬了扬手里的物理书:“先解决风的问题,再去解决落叶?”
宋听澜把海报卷成望远镜,对准他:“风己经吹到第127页了,落叶当然也要跟上。”
3
两人沿着校园外墙往北走,墙根堆着昨晚大风刮下来的梧桐叶,厚厚一层,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脆响,像在为谁的小心脏配音。
宋听澜忽然蹲下去,从叶堆里扒拉出一片特别大的,叶脉像分叉的河流。
她掏出水笔,在叶片背面写:
“星期三没有月亮,但我有手电筒。”
写完递到林以昼面前:“签个名,让它变星。”
林以昼没接笔,只把食指按在叶柄处,指腹温度透过纤维,留下一个浅浅的指纹。
“名字会掉色,”他说,“指纹不会。”
宋听澜愣了两秒,把叶片举到路灯底端详,那枚指纹像一道小小的漩涡,把光吸进去,又吐出来。
4
旧铁路广场其实是一段废弃的旱桥,铁轨早被拆走,枕木缝隙里长出倔强的蒲公英。
他们把落叶铺在桥面上,拼成一只歪歪扭扭的鲸鱼,尾巴指向北方。
宋听澜打开随身小包,倒出十几颗夜光珠——上周从夜市套圈套来的残次品,光线奄奄一息。
林以昼把珠子按进鲸鱼的眼睛、鳍和背脊,像给星空打补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风把落叶吹成星
做完这一切,他们并肩坐在桥沿,双腿悬空晃荡。
远处城市的霓虹太亮,反而衬得头顶一片黑。
宋听澜突然说:“如果我把耳朵贴在铁轨上,能不能听见去年冬天的雪?”
林以昼想了想,摘下自己的一只耳机塞进她右耳。
耳机里正放到《Sunday M》,鼓点像踮着脚走路。
于是宋听澜没再说话,她听见旧铁轨在鼓点里轻轻震颤,像一声来自去年的叹息。
5
九点半,他们收拾书包往回走。
鲸鱼留在桥上,夜光珠在风里一点点暗下去。
路过校门口时,保安大叔正拿着手电筒巡逻,光柱扫过梧桐,叶子哗啦啦响,像一群偷笑的观众。
林以昼忽然停下,从口袋里掏出那片写了字的落叶。
他把它小心地插进车铃铛的夹缝里,叶片被风吹得翻飞,却始终没掉。
宋听澜看着他,眼睛弯成两枚小月牙:“星期三没有月亮,但风把落叶吹成了星。”
林以昼没回答,只是伸手替她扶正了歪到一边的帽子。
指尖擦过她耳尖,像风不小心碰了一下。
6
回到教室,晚自习第二节刚开始。
宋听澜摊开草稿本,在第一行写:
“鲸鱼在旱桥上搁浅,我们把它交给风。”
写完抬头,发现林以昼正从教室后门进来,手里拿着两罐刚从自动售货机买的柠檬汽水。
他坐下,把其中一罐推到她面前,指尖在铝罐上敲出一个小小的“咚”。
那一刻,宋听澜忽然觉得——
星期三没有月亮也没关系,风己经把他们的名字吹得很亮。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响起,教室里的同学陆续收拾东西离开。宋听澜收拾好书包,发现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小雨。她正发愁没带伞,林以昼走到她身边,递过来一把伞:“一起走吧。”两人撑着伞走进雨中,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雨丝在路灯下闪烁,像是无数颗银色的星星。他们并肩走着,偶尔目光交汇,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藏不住的笑意。走到宋听澜家楼下,她停下脚步,仰头看着林以昼:“今天很开心,谢谢你。”林以昼看着她被雨水打湿的睫毛,心跳莫名加快,他轻声说:“我也是。”说完,他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宋听澜,“给你的。”宋听澜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是一条用梧桐叶形状的银坠子做成的项链,在路灯下闪着柔和的光。她的脸瞬间红了,林以昼温柔地说:“戴上吧,就当是风给我们的纪念。”
未完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62Q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