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的效率惊人,不过两三天的功夫,就筛选出了三处他认为合适的备选场地。他兴冲冲地拉着张建军,开着那辆二手吉利帝豪,开始了实地考察。
第一处在一个新开发的创意园区,环境不错,但租金偏高,且离晨光小区和语桐的幼儿园都有些远,被张建军婉拒了。第二处是一个临街商铺的二楼,面积足够,价格也合适,但采光极差,大白天进去也得开灯,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霉味,张建军几乎没多做考虑就摇了摇头。
看了一上午,两人都有些疲惫,坐在车里啃着面包当午饭。刘刚有些泄气:“这找地方还真不是个容易事儿,条件好的死贵,便宜的又总有点毛病。”
张建军倒是很平静:“没事,刚子,不急,慢慢找。总能找到合适的。”他不想将就,这个工作室,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必须尽可能完美。
下午,他们来到了第三个备选地点。位置在一条不算特别繁华但交通便利的次干道上,周围多是些建材店、小餐馆和便利店,生活气息浓厚。目标地点是一个临街的一楼门面,之前好像是个卖五金杂货的,刚搬走不久。
房东是个中年男人,看起来挺实在。打开卷帘门的瞬间,阳光唰地一下涌了进来,照亮了整个空间。
张建军眼前顿时一亮。
地方不大,刘刚目测了一下:“嗯,差不多一百平左右,够你初期折腾了。”
最难得的是采光极好,一整面墙都是大大的玻璃窗,朝南,午后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满整个房间,暖洋洋的。层高也足够,不会让人觉得压抑。虽然墙面有些旧,地上还有些之前留下的污渍,但空间规整,西西方方,没有多余的承重柱,非常好利用。
“怎么样?”刘刚用胳膊肘碰了碰张建军,压低声音,“我觉得这个还行,亮堂,离你那儿和语桐幼儿园都近,骑个电动车十分钟准到。就是这街没那么热闹,但咱们做设计工作室,也不是开零售店,问题不大。”
张建军在屋子里慢慢踱步,目光扫过每一处角落。他仿佛己经能看到靠窗摆上设计桌,阳光洒在图纸上的样子;能看到另一侧排列着人台和缝纫机;能看到入口处设置一个小小的接待区……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车来车往,行人匆匆,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安静却不闭塞,务实却不沉闷。
“租金怎么算?”张建军转向房东,心里己经有了七八分意向。
房东报了个价,比创意园区那边低不少,也在张建军之前的预算范围内。他又补充道:“押二付一。这墙面你们要是想重新刷一下,我可以适当免点租金。”
张建军和刘刚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认可。刘刚默契地上前,开始和房东进行最后的讨价还价,最终又磨下了一点零头。
“那就这么定了!”刘刚一拍大腿,替张建军做了主。
签租赁合同、交押金和首期租金、从房东手里接过那串沉甸甸的钥匙,整个过程快得让张建军有些恍惚。首到冰凉的金属钥匙实实在在攥在手心,他才真切地感受到——成了!他真的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
送走房东,两人重新回到空荡荡的屋子里。阳光依旧灿烂,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尘埃,仿佛也在为这个新开始而舞蹈。
刘刚兴奋地比划着:“建军,你看啊,这儿,到时候就摆你的大工作台,画图打版,光线绝对够!那边,靠墙,一排缝纫机、锁边机,我从我那儿先给你挪两台过来用着!门口这块地方,整个小前台,再摆个沙发茶几,客户来了也有地方坐……”
他己经开始热火朝天地规划起来。
张建军听着,脸上带着笑,目光缓缓扫过这个即将被梦想填满的空间,一个盘旋在心头许久的念头愈发清晰坚定。
他打断了刘刚的畅想,语气郑重:“刚子,有件事,我想好了。”
“啥事?你说。”刘刚停下来,看向他。
“工作室的名字。”张建军深吸一口气,眼神温暖而有力,“就叫‘语桐服装设计工作室’。”
刘刚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用力一拍巴掌:“语桐工作室!好!这名字好!又响亮又有意义!比那些洋文名字强多了!”
张建军笑了笑,声音不高,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深情:“没有语桐,我不可能重新拿起笔。她是我的动力,也是我很多灵感的来源。我想让她知道,爸爸做的这一切,都有她的一部分。这个工作室,是用她的名字起的,也是为她将来能过得更好而奋斗的。”
正好这时,张建军的母亲赵桂兰打电话来问晚上回不回去吃饭。张建军顺势把这个决定告诉了母亲。
电话那头,赵桂兰沉默了几秒,再开口时声音有些哽咽:“好,好……叫语桐好……我孙女要是知道了,不定得多高兴呢。建军,你是个好爸爸,妈支持你。”
挂了电话,刘刚揽住张建军的肩膀:“阿姨都说好了,那就这么定了!‘语桐服装设计工作室’,明天我就去找人做招牌!”
夕阳的余晖透过巨大的玻璃窗,将整个空室染成一片温暖的橙黄色。张建军紧紧握着那把钥匙,指尖抵着冰冷的金属,心里却一片滚烫。
他仿佛己经看到,光洁的玻璃门上,贴着手写体的“语桐”二字,温暖而坚定。
而那个给他带来无限勇气和灵感的小小身影,将会是他这条路上,最永恒的标志和最温暖的印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62S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