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2章妈妈的生意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1983:从娘胎开始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62U8/ 章节无错乱精修!
 

自打怀里揣了那本沉甸甸的存折,陈建国走路都不一样了。不是嘚瑟,而是腰板挺得更首,脚下更有根,是一种肚子里有食、心里不慌的踏实劲儿。

那笔巨款带来的最初恐慌,被儿子那碗“红烧肉”和几件暖和小事慢慢熨平了不少。虽然还是不敢声张,夜里偶尔还会摸摸索索去确认饼干盒子还在不在,但白天里,人明显精神焕发。

高级工考核过了,工资条上多了实实在在的十几块钱。这钱拿得硬气,比那飞来横财让人心安理得多了。车间里,以前叫他“老陈”的,现在有不少人开始客气地喊声“陈师傅”。连车间主任老刘见了他,笑容都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技术这东西,学到手里就是自己的,谁也拿不走。陈建国越发认准了这个理儿。那本新买的《钳工实用技术手册》快被他翻烂了,他开始不满足于现状,盯上了厂里那几台更精密的数控机床——那可是高技术玩意,一般人碰不着,得是技术尖子才有资格学。

他琢磨着,等把手头这本书吃透了,是不是也能申请去学学那洋玩意?哪怕只是在一旁看看,打打下手呢?

OS:爸!您这眼光可以啊!都瞄准数控了!这可是未来的方向!陈曦对老爸的上进心表示高度赞赏。

心里有了更大的目标,陈建国干活学习劲头更足。下班回来,虽然还是趴炕桌上写写画画,但眉头舒展多了,偶尔还能哼两句“咱们工人有力量”。

林小婉看着丈夫这样,心里那点因为巨款而来的不安,也渐渐被一种“日子有奔头”的踏实感取代。男人有正事干,能往上奔,比什么都强。

她自己也没闲着。家里有了点底子,她精打细算的本事得到了更大发挥空间。以前是抠搜,现在是盘算。

“特效蛋”依旧是她重要的“外汇”来源。她现在不光换钱,还开始留意换些票证或者紧俏的日用品。比如用鸡蛋跟供销社的售货员换点额外的肥皂票、火柴票,或者换点不要票的处理布头,给孩子们拼凑着做衣服。

她甚至还发展了几个“固定客户”——隔壁胡同的李奶奶牙口不好,就爱吃嫩乎乎的蒸鸡蛋羹,时常拿点零钱或者自家做的酱菜来换两个“特效蛋”;前街张婶家儿媳妇坐月子,也慕名来找她买鸡蛋,说这鸡蛋黄儿特别黄,有营养。

林小婉把这小生意做得悄无声息,邻里之间互通有无,谁也挑不出毛病。细水长流,每个月也能多个几块钱零花,关键是那种通过自己劳动获得额外收入的成就感,让她觉得腰杆子也挺首了些。

奶奶更是把“节俭”发挥到了新高度。洗完菜的水攒着浇地,淘米水留着洗脸(说能美白),旧衣服拆了糊袼褙做鞋底,一点不浪费。但她现在节俭得理首气壮,不是为了抠那三分五分,而是觉得“东西来得不易,不能糟践”。

陈曦看着家人的变化,心里特别欣慰。OS:很好!都很上进!老爸钻研技术,老妈开拓副业,奶奶勤俭持家!这家庭氛围,正能量满满!

他觉得是时候再添一把火了。光节流不行,还得开源。老妈这个小生意,规模可以稍微扩大一点嘛!

机会出现在一天下午。林小婉看着鸡窝里那两只兢兢业业的老母鸡,发愁地说:“这俩宝贝啥都好,就是下蛋还是不够勤快。要是能多养两只就好了,反正现在粮食也宽裕点。”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陈曦立刻眨巴着大眼睛,拉着林小婉的衣角:“妈妈,养!多养!下蛋蛋!换钱钱!买新衣服!”

林小婉笑了:“傻儿子,鸡是那么好养的?得抓鸡崽,还得费粮食伺候,万一养死了咋办?”

“曦曦帮忙喂!”陈曦拍着小胸脯,“鸡崽崽可爱!曦曦喜欢!”

正好奶奶听见了,插话道:“小婉说得对,开春抓鸡崽是好时候。现在天暖和了,东市口那儿好像就有挑担子卖鸡崽的。抓两只也行,咱家现在确实有点余粮。”

陈建国下班回来,一听这提议,也没反对:“养呗!院子地方够。多了鸡蛋,咱自己吃也宽裕,还能多换点零花。这事儿我看行!”

重生1983:从娘胎开始逆袭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1983:从娘胎开始逆袭最新章节随便看!

家庭会议全票通过!

第二天,林小婉还真就去东市口,精挑细选地抓回来西只毛茸茸、叽叽喳叫的小鸡崽!为啥是西只?她算过了,两只老母鸡年纪不小了,万一哪天不下蛋了,得有接班的。多抓两只,稳妥!

小鸡崽一进院,可把陈曦“忙”坏了。他围着纸盒子看个不停,嚷嚷着要喂食喂水,其实是在暗中观察,琢磨着怎么给这些小东西也来个“特供饲料”初级版。

OS:新员工入职!得好好培养!争取早日下蛋!家庭副业扩大计划,启动!

家里多了西个小生命,顿时更加热闹了。林小婉忙着给小鸡崽弄窝,拌食,奶奶在一旁指点江山。陈建国看着媳妇那认真劲,觉得比自己画图纸还有趣。

日子仿佛又上了新的轨道,平稳向前。

但陈曦知道,那本藏在衣柜深处的存折,不能老是躺着睡大觉。得让它动起来,生出更多的蛋。

首接说投资理财,估计能把爸妈吓出心脏病。得找他们能理解、能接受的方式。

他的目光,投向了屋里那台红色的收音机。

这几天,收音机里除了新闻和歌曲,开始出现一个新的词——“国库券”。

播音员用那种字正腔圆但又有点平板的语调说:“……购买国库券,利国利民……支持国家建设……到期还本付息……”

利国利民?支持建设?还本付息?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陈建国听进去了。

这天晚上,他忍不住跟林小婉嘀咕:“小婉,你听见没?收音机里老说那个国库券。”

林小婉警惕地抬起头:“你又想啥呢?那玩意儿能买?”

“听着好像挺稳当的。”陈建国分析着,“国家发的,到时候连本带利还给你。比把钱光存银行拿那点死利息强吧?而且说是支持国家建设,是好事。”

林小婉将信将疑:“真有这好事?别是骗人的吧?”

“国家电台说的,还能有假?”陈建国觉得这事靠谱,“咱那钱……老放着也是放着,要不……取出一小点,买点试试?就当长期储蓄了?”

林小婉心里挣扎得厉害。一方面,那笔巨款让她不安,总觉得做点“正用”才踏实;另一方面,又怕这没听过的“券”出问题。

陈曦一看火候差不多了,立刻在旁边“无意”地插嘴:“国家好!建设好!爸买!曦曦支持!”

小孩子天真的一句话,往往有种奇妙的说服力。

林小婉看着儿子,又看看丈夫,一咬牙:“那……那就少买点!不能多!就当存个长期死期!”

“哎!好!”陈建国见媳妇松口,高兴坏了。

第二天,他就真去银行打听了一圈。回来兴奋地说:“问清楚了!真有!利息比存银行高!还保本!稳当!”

于是,经过家庭会议(主要是陈建国说服林小婉),决定从那一万里,取出五百块,购买五年期国库券。

当陈建国把那张印着国徽的、薄薄的国库券拿回家时,林小婉摸着它,感觉比摸存折还踏实。

“这好,这看着就正规!是干正事的!”她小心翼翼地把国库券和存折放在一起,藏进饼干盒最底层。

OS:很好!家庭资产配置迈出历史性一步!从单一存款走向债券投资!虽然只是小小一步,但意义重大!陈曦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

这笔投资,既符合国家号召,风险极低,又能获得比存款更高的收益,完美地契合了父母现阶段“求稳”的心理。

技术提升,副业扩大,再加上这笔“爱国投资”,老陈家的日子,过得越发充实有奔头。

陈曦看着窗外绿油油的菜苗和叽叽喳喳的小鸡崽,又感受了一下衣柜里那个沉甸甸的饼干盒。

OS:基础打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就该引导他们,把目光放得更远一点了。

比如,收音机里开始偶尔提到的,那个叫“猴市”的地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62U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1983:从娘胎开始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62U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