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茶研所的声音
谷雨后的清晨,茶研所来了位特殊的客人——声音艺术家雅南,背着沉重的录音设备,想要采集“茶的声音”。
“茶怎么会发声呢?”小周好奇地围着设备转悠。
雅南微笑:“万物皆有声。我要制作《茶之声》专辑,让都市人听见茶山的呼吸。”
起初,老师傅们觉得这是瞎折腾。首到雅南播放了一段录音:晨露从茶叶滑落的滴答声,竟谱出天然的音阶。
“这是‘茶露琴音’。”雅南兴奋道,“每片茶叶的弧度不同,滴落声的音高也不同!”
茶心立刻被迷住了,成了雅南的“小助手”。她耳朵特别灵:“陈爷爷炒茶时第三下翻动声最好听!”“烘焙间排风扇转第七下时有mi的音!”
最妙的是,她发现不同茶种的声音特性:
· 龙井茶芽碰撞声如细雨
· 普洱压制声似远雷
· 茉莉花窨茶时花开有微响
雅南如获至宝:“小茶仙,你耳朵比仪器还灵!”
然而采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炒茶间的轰鸣常常盖过细微声响,茶园鸟鸣总是突然打断录制。
首到某天清晨,茶心把雅南拉到老茶树下:“要录茶树自己的歌,得先问它同不同意呀!”
她认真地对茶树行礼:“茶树爷爷,我们想记住您的声音,可以吗?”
说来奇妙,之后录制格外顺利:风声茶声鸟鸣声,和谐如天籁。陈伯喃喃道:“小孩子的真心,连茶树都愿意回应。”
专辑制作到一半,雅南突发奇想:何不办场“茶音音乐会”?让听众闭目品茶,同时聆听制茶全过程的声音。
首演夜,茶研所庭院坐满蒙眼的观众。耳边依次响起:
· 晨采露珠滴落(茶心采集)
· 鲜叶萎凋舒展(小郑录制的微距音)
和你重逢在梅雨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和你重逢在梅雨季最新章节随便看!· 手工炒茶翻动(陈伯掌锅)
· 沸水冲泡绽放(知夏沏茶)
最后所有声音交融,配上茶心编写的童谣: “滴答滴答露珠笑/沙沙沙沙茶叶摇/噼啪噼啪火苗跳/叮咚叮咚茶汤俏...”
奇妙的是,闭目聆听时,茶味似乎格外清晰。有观众惊叹:“我竟尝出了声音里的晨露清香!”
音乐会大获成功,《茶之声》专辑未发售先红。订单从世界各地飞来,甚至有位芬兰妈妈留言:“失眠的女儿听着茶音睡着了。”
但最大的惊喜来自特殊教育学校。视障孩子们听完专辑后,竟能通过触摸和嗅觉准确分辨茶叶品种!
“声音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窗。”老师激动地说,“原来茶香可以用耳朵‘看’到。”
受此启发,茶研所开发出“声感茶道”课程,帮助视障人士学习茶艺。茶心担任“小老师”,教大家通过听水声判断温度,听茶叶舒展声把握冲泡时间。
“泡茶时心要静,”她模仿陈伯的语气,“心静了,就能听到茶在说话。”
深秋,茶研所举办“声景茶会”。不同茶席配不同环境音:岩茶配溪流声,绿茶配鸟鸣,普洱配古琴吟猱。
最受欢迎的却是“无声茶席”——完全静默,只听茶本身的声音。参与者惊讶地发现,原来茶汤入杯有环佩相击之清音,品茗时呼吸与茶香交融成韵。
“这才是真正的茶音。”雅南感叹,“不需要任何加工。”
冬至那天,茶心收到一份特殊礼物:雅南将《茶之声》母带刻成水晶唱片,透光可见茶叶纹理。
“这是世界上唯一会‘发芽’的唱片。”艺术家幽默道,“每次播放,都是茶的生命在歌唱。”
如今,茶研所多了一道风景:游客们不再急着拍照,而是闭目静坐,侧耳倾听。
茶心在日记里写:“以前用眼睛爱茶,现在用耳朵爱茶。原来茶有这么多话要说...”
而老茶树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回应:听见了,我们都听见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638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