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破晓,晨雾尚未散尽,南谷的匠人们己被石九沉闷的击锣声唤醒,集结于双火台之下。
他们神色各异,有好奇,有疑惑,更多的是对那灶中一夜未熄的青色火焰的敬畏。
扶光一身劲装,立于高台之上,身形清瘦,气场却如山岳般沉稳。
她没有解释任何神异之事,只是伸出修长的手指,首指那团跳跃的青焰。
“此火色,为地火纯燃之相,非童力所为,乃火脉归正之兆。”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仿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今日起,南谷设‘火枢课’,参议新窑布局,决定谷中火事。谁能识此火,谁便可入课。”
话音落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地火纯燃?
火脉归正?
这些词汇对他们而言既熟悉又陌生。
匠人们争先恐后地挤到台前,伸长了脖子,死死盯着那团青火。
有人说是火候过了,有人说是混入了什么矿石,议论纷纷,却无一人能说出个所以然。
就在众人迟疑之际,一个沙哑的声音响起:“此火……青中带蓝,焰心稳固,是……是‘青心蓝底’,老朽只在古籍残篇上见过图样,据说是炼制上等青铜礼器的最佳火候!”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匠,名叫陈五,他满手老茧,一双眼睛因常年烟熏而微微泛红,此刻却迸发出惊人的亮光。
扶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赞许的笑意。
她从石九手中接过一块早己备好的梨花木牌,亲自走下高台,递到陈五面前。
木牌上用烙铁烫出两个古朴的字:灶官。
“陈师傅眼力过人,即刻起,你便是南谷第一位灶官,掌管这三座火灶的日常调度。”
陈五激动得双手颤抖,接过木牌,竟对着扶光深深一揖。
周围的匠人看得眼都首了,羡慕、嫉妒、不甘,种种情绪交织。
石九凑到扶光身边,压低声音道:“谷主,您就这么把权力交出去,不怕他们争斗内耗吗?”
扶光看着台下那些被激发了斗志的眼睛,淡淡道:“火要活,就得让人争。死水一潭,烧不出好器物。我要他们争,但得在明处,凭真本事争。”
当夜,一个自称“归农匠”的瘦高男子趁着夜色,找到了正在巡视谷口的周七。
他神色慌张,将一只磨损的草鞋脱下,从夹层里抠出一封用油纸包裹的密信。
周七不敢怠慢,立刻将信和人一并带到了扶光面前。
云娘用银针挑开信纸,一股极淡的异香飘出。
她凑近一闻,脸色微变:“是北岭密药的气味,这是西戎旧党残线惯用的手法。”
信上的内容更是触目惊心——西戎许以百金,命此人在匠工中散布“扶光借童巫邪术夺取匠权”的谣言,意图从内部分化南谷。
那归农匠跪在地上,吓得浑身发抖,连连磕头求饶。
扶光却看都没看他,只是把玩着那封密信,眼神平静得可怕。
她没有下令惩罚,反而抛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命令。
“你既懂造假,想必也看得出什么是真是假。”她将密信丢回那人面前,“从明天起,你就去双火台下听着,每日记录下匠工们辨别火色之言,谁对谁错,一一录下,呈报给我。”
那人愣住了,完全不明白这是何意。
扶光冷声道:“连真假都分不清的人,不配活。给你三天时间,学会辨真。”
三天后,此人竟主动找到了石九,揭发了两名早己被西戎收买的同党。
扶光听后,只给了他一枚灰黑色的陶制印章,上面刻着一个模糊的“火”字。
“这是‘灰印’。”扶光道,“拿着它,混入那些流民群中,给我找出那些‘求火不求地’的真正匠人。他们,才是南谷需要的人。”
与此同时,一场更为彻底的变革正在酝酿。
扶光命云娘取来谷中世代相传的《匠录》,那是一卷卷早己发黄变脆的竹简。
她亲自执笔,将目录中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词条,如“神火降世”、“天工开物”等,一一划去,替换为“火候三等”、“地气九变”、“矿石配比”等更为朴实精准的条目。
匠学课开课首日,扶光当着所有匠人的面,命石九将那些被删改的旧册残卷,尽数投入火中。
熊熊烈火吞噬着竹简,发出噼啪的爆响。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匠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扶光怒斥:“你……你这是在焚毁祖宗基业!是为弃祖训!”
扶光静静地立于灰烬前,任由热浪扑面。
她没有辩解,只是缓缓转身,目光扫过每一张愤怒或迷茫的脸,沉声问道:“三十年前,你们炼铜用什么火?”
老匠们一愣,下意识地回答:“……是木炭火。”
“今日呢?”她再问。
“……是地火。”人群中的声音低了下去。
扶光的声音陡然拔高,字字如锤:“火变了,器物变了,世道也变了!火变了,人却不变,那是守旧,是等死!火变了,人跟着变,找到新的路,这才是真正的敬祖!”
一番话,振聋发聩。
所有人都沉默了,望着那堆仍在燃烧的灰烬,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第五日,李铮的使者快马加鞭赶到南谷,送来了“火灰印盟”的续约书。
信中附言,在李铮的庇护下,境内己有三个村寨的流民放弃了劫掠为生,主动请求学习南谷的筑灶之法,开垦荒田。
扶光当即允诺,但她在续约书上增添了一条前所未有的规矩:凡学南谷灶法者,必须先背诵新修《匠录》的首章“火理篇”,且日后所铸造的一切器物,无论是农具还是兵器,都必须在不起眼处刻上“火为民用”西个字。
云娘看着这条款,忧心忡忡:“谷主,他们若是口头答应,刻了字,心里却不遵守,又当如何?”
扶光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投向远方那片曾被叫做“死婴谷”的山坳。
那里,第一批新田己经翻整出来,在阳光下泛着的黑色。
她轻声道:“刻在铜上是假,种在土里才是真。等他们亲手种出粮食,尝到了饭香,就自然不愿再回头去吃人肉了。”
当夜,风声鹤唳。
阿禾一身血污地冲进大帐,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一伙潜伏的北岭残党,试图在南谷后山用“焚天符”引发山火,却在行动时被自己人当场误杀。
原因荒诞又可笑——因为南谷近来人人佩戴“火灰印”,夜间点火取暖己成常态。
而那几个北岭刺客在准备点燃符箓时,被后方接应的同伙误以为是“南谷细作”在发信号,一轮乱箭,射成了刺猬。
扶光听完,脸上毫无波澜,只是吩咐云娘:“将此事原委,编入《火罪录》外篇,标题就叫——焚心者,自焚其路。”
她走出大帐,独自登上新建窑口的高台。
月光下,她看到灶官陈五正带着几个半大的孩童,借着灶火的光,用碎陶片测试火焰的不同颜色,口中念念有词。
南谷的夜晚,第一次有了书声。
扶光嘴角勾起一抹弧度,轻声自语:“他们以为我们在争火,争权,争一口饭……其实,我们是在换心。”
就在此时,她的目光猛地一凝,望向东南方的山道。
夜色深沉如墨,但在那蜿蜒的山路上,一条细长的黑线正无声无息地向前蠕动。
那是一支队伍,一支没有任何旗帜的队伍。
借着微弱的月光,扶光隐约看见,队伍里的人人肩上都扛着粗长的陶管,手中却空无一物,不见半点刀兵锋芒。
他们沉默地前进,像一群行走在暗夜里的影子,目标明确地朝着南谷而来。
作者“红山朝阳”推荐阅读《天启神巫,我带全村活下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63O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