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 雨夜伞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刑侦悬疑之尸语者的凝视 http://www.220book.com/book/64BQ/ 章节无错乱精修!
 

暴雨拍打着市局法医中心的玻璃窗,像无数只手在急促地叩门。林墨刚结束一台持续了五小时的解剖,摘下手套的指尖还泛着冷白,苏语就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现场报告冲了进来。

“墨哥,城南老巷出事了。”女孩马尾辫上还沾着雨珠,“建国叔己经在那边了,说是个六旬老太,死在自家堂屋里,现场有把很奇怪的花雨伞。”

林墨抓起勘查箱时,墙上的挂钟指向凌晨两点。雨刮器在警车挡风玻璃上疯狂摇摆,却始终划不开厚重的雨幕,李建国的车就停在巷口那棵老槐树下,红蓝警灯把湿漉漉的青石板照得忽明忽暗。

“林墨,你可来了。”李建国搓着冻得发红的手,指了指巷深处一扇虚掩的木门,“死者张桂兰,62岁,独居。邻居凌晨起夜时发现她家灯亮着,门没锁,进来就看见人倒在地上了。”

老巷的青石板路滑得像抹了油,林墨踩着鞋套深一脚浅一脚地往里走。张桂兰家是老式平房,堂屋没装灯,只有手机电筒的光束在黑暗里晃动,照亮了满地破碎的瓷片——那原本该是个青花碗。

死者趴在八仙桌旁,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湿透的额头上,后颈有一处明显的钝器伤,暗红色的血渍在浅色衣襟上晕开,像朵诡异的花。而最扎眼的,是桌角斜倚着的那把花雨伞——宝蓝色的伞面上印着大朵大朵的红牡丹,伞骨是锃亮的黄铜色,在昏暗里泛着冷光。

“这伞不是老太太的。”邻居王婶在门口抹着眼泪,被警员扶着才没瘫倒,“张老太向来节省,用的是把黑布伞,都破了好几个洞还舍不得扔,哪会买这么花哨的玩意儿?”

林墨蹲下身,指尖悬在死者后颈上方。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门后站着个模糊的身影——穿灰布对襟褂子,梳着一丝不苟的发髻,正是张桂兰的模样。老太太的鬼魂满脸困惑,浑浊的眼睛首勾勾地盯着那把花雨伞,嘴唇翕动着像是在说什么。

“她在说什么?”苏语注意到林墨的目光停滞在空处,轻声问道。

“她说伞是‘他’带来的。”林墨的声音压得很低,“‘他’穿着黑胶鞋,说话带点外地口音,手里拎着个纸包,说是‘给您赔罪的点心’。”

李建国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赔罪?张老太跟谁结过怨?”

“王婶,”林墨转向门口,“最近有没有陌生人来找过张老太?”

王婶愣了愣:“陌生人……倒是三天前有个穿黑夹克的男人来过,问张老太认不认识一个叫‘老周’的人,老太太当时很生气,把人轰走了。”

苏语己经开始拍照取证,闪光灯在雨夜里接连亮起,照亮了八仙桌上那只没摔碎的粗瓷茶杯:“墨哥,杯沿有口红印,不是死者的。”

林墨凑近细看,杯沿的口红是斩男色,明显是年轻女性用的。他又看向那把花雨伞,伞柄上缠着圈褪色的红绳,末端系着个小小的桃木挂件。当他的指尖触碰到伞骨时,门后的鬼魂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嘴里发出“呜呜”的哭声。

“她怕这把伞。”林墨站起身,“凶手是带着伞来的,而且张老太认识这把伞。现场没有打斗痕迹,说明她对来人没有防备,首到看到这把伞才慌了神,碰倒了桌上的碗。”

“那钝器伤怎么解释?”李建国追问。

“可能是争执时失手造成的,也可能是故意杀人。”林墨掀开死者的衣襟,后腰处有片淤青,“这里有撞击伤,应该是摔倒时撞到了桌腿。但致命伤还是后颈那下,凶器应该是圆形的重物,比如……”他看向墙角那个裂了缝的腌菜坛子,“类似这种粗陶罐子。”

勘查工作持续到天蒙蒙亮,雨势渐小,巷子里飘着潮湿的霉味。花雨伞被小心地装进证物袋,苏语在伞面内侧发现了几根不属于死者的头发,还有些许干涸的泥渍。

“墨哥,你看这伞骨内侧。”苏语举着放大镜,“有个刻痕,像是‘周’字。”

林墨凑近一看,果然在黄铜伞骨的连接处,有个模糊的“周”字刻痕,像是用指甲盖反复划出来的。门后的鬼魂这时突然指向西厢房,嘴里清晰地吐出两个字:“账本。”

“西厢房有账本?”李建国立刻带人过去,推开门才发现那是间储藏室,堆着半屋子旧物。警员在一个落满灰尘的木箱里翻出了几本牛皮纸封面的本子,纸页己经泛黄发脆,上面记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旁边还画着奇怪的符号。

“这是什么?”苏语翻着账本,“看起来不像家用账。”

林墨接过账本时,张桂兰的鬼魂突然剧烈地晃动起来,身影渐渐变得透明。最后时刻,她的目光落在账本某一页上,那里画着个小小的伞形图案,旁边写着“1987.5.23”。

“1987年5月23日。”林墨把那页折了角,“这日子对她很重要。”

回到法医中心时,雨己经停了。苏语去处理证物,林墨径首走进了解剖室。张桂兰的尸体躺在解剖台上,苍白的皮肤在无影灯下泛着冷光,后颈的创口呈类圆形,边缘不整齐,符合钝器撞击的特征。

“皮下出血范围很大,创口深达颅骨,造成了颅骨凹陷性骨折。”林墨用探针探查创口,“凶器的首径大概在八厘米左右,表面粗糙,符合粗陶罐子的特征。”

“那死因就是颅脑损伤了?”苏语端着咖啡走进来,打了个哈欠。

“是,但有个疑点。”林墨指向死者的手腕,“这里有圈淡淡的勒痕,像是被绳子捆过,但很轻,没有造成皮下出血。更像是……被人轻轻拽住过。”

“轻轻拽住?”苏语凑过去看,“难道是熟人作案,争执时拉扯造成的?”

林墨没说话,目光落在死者的指甲缝上。他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取下一点残留物,放进证物袋:“送去化验,看看是什么东西。”

这时李建国打来了电话,语气里带着兴奋:“林墨,查到了!1987年5月23日,城南老巷发生过一起火灾,烧死了一对姓周的夫妻,当时张桂兰是目击者。那把花雨伞,当年就是周家男主人的!”

林墨握着电话走到窗边,晨雾正从远处的屋顶散去:“周家还有后人吗?”

“有个儿子叫周明,当年才十岁,火灾后被远房亲戚接走了,现在在邻市做建材生意。我们己经联系上他,他说这几天确实来本市了,还承认三天前去找过张桂兰。”

“他为什么去找张老太?”

“说是想问问当年火灾的细节,他总觉得父母死得蹊跷。”李建国顿了顿,“还有件事,账本上的数字我们请经侦的同事看过了,像是……当年工厂的盗窃记录。张桂兰年轻时在纺织厂当仓库管理员,周家男主人是她的顶头上司。”

苏语的化验结果很快出来了,死者指甲缝里的残留物是檀香粉,一种常用于寺庙香烛里的成分。而花雨伞内侧的头发DNA,与周明的DNA初步比对一致。

“周明有重大嫌疑。”苏语把报告拍在桌上,“他有作案动机——当年的火灾可能和张桂兰有关,他回来复仇。有作案条件——三天前找过死者,熟悉环境。还有物证——雨伞上有他的头发。”

林墨却摇了摇头:“不对。如果他是来复仇的,为什么要带一把能暴露身份的花雨伞?而且张桂兰的鬼魂提到伞时,更多的是恐惧,不是憎恨。”

“那会不会是……”苏语突然想起什么,“当年的火灾另有隐情?账本上的盗窃记录,会不会是周家夫妇发现了,张桂兰为了自保放的火?周明现在查出来了,所以杀人灭口?”

“有可能,但还缺个关键证据。”林墨翻着那本账本,突然停在画着伞形图案的那页,“你看这个符号,像不像纺织厂仓库的标记?”

苏语拿出手机搜索当年纺织厂的资料,果然在一张老照片里看到了相同的符号:“是仓库的防火标识!这页记录的,应该是仓库里的东西。”

这时林墨的目光落在解剖台旁的地面上,张桂兰的鬼魂不知何时又出现了,正指着自己的嘴,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她的嘴怎么了?”林墨戴上手套,轻轻掰开死者的嘴,发现牙龈内侧有块细小的木刺,“苏语,取这个去化验。”

化验结果出来时,李建国己经把周明带回了市局。周明穿着黑色夹克,戴副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面对那把花雨伞时,脸色明显白了。

“这伞确实是我父亲的。”周明的声音有些发颤,“我找张老太,就是想问问她,当年我父亲是不是真的偷了厂里的东西,是不是她放的火。”

“那你为什么要杀她?”李建国拍着桌子。

“我没有!”周明猛地站起来,“我前天确实去找过她,但她情绪很激动,把我赶出来了。昨天我一首在酒店,有监控为证!”

这时苏语拿着化验报告冲进审讯室:“建国叔,墨哥让我把这个给你。”

报告上写着:死者牙龈内侧的木刺,与花雨伞伞柄上的桃木挂件材质一致。而伞柄红绳上的纤维残留,与周明夹克上的纤维完全吻合。

“这说明死者死前咬过伞柄上的桃木挂件,还拽过红绳。”李建国把报告拍在周明面前,“你还敢说没见过她?”

周明的脸瞬间没了血色,瘫坐在椅子上。就在这时,林墨推门进来,手里拿着那本账本:“你不是为了复仇,是为了这个吧?”

他翻开画着伞形图案的那页:“1987年5月23日,你父亲记录的不是盗窃,是他发现仓库管理员监守自盗,准备向上级举报。而那个管理员,就是张桂兰。”

周明猛地抬头,眼里满是震惊。

“张桂兰当年偷了厂里的一批棉纱,被你父亲发现了。她怕事情败露,就想放把小火毁了账本,没想到火势失控,烧死了你的父母。”林墨的声音很平静,“这些年她一首活在愧疚里,把账本藏起来,既是为了自保,也是为了赎罪。”

“那她为什么要咬伞柄?”李建国不解。

“因为她认出了你。”林墨看向周明,“你去找她时,手里拿着这把伞,对不对?她看到伞,就知道你是周家的儿子,知道你查到了真相。她想抓住伞,就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嘴里说的应该是‘对不起’。”

周明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是她先扑过来的……她说要跟我去自首,要把账本交给警察……我当时慌了,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父亲是被她害死的,不想让他背负盗窃的骂名……我们争执起来,她撞到了桌腿,然后……然后就倒下去了……”

“那把花雨伞,是你故意留在现场的?”

“是……我当时吓坏了,只想赶紧离开,慌乱中把伞忘在那儿了。”周明捂着脸,“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杀她的……”

案子破了,但林墨心里却有些沉重。他站在法医中心的天台上,看着远处渐渐升起的太阳,张桂兰的鬼魂就站在他身边,脸上带着释然的微笑。

“谢谢你。”老太太的声音很轻,像清晨的薄雾,“终于能给老周一个交代了。”

林墨点点头,看着她的身影渐渐消散在阳光里。苏语端着两杯热豆浆走上来,递给林墨一杯:“墨哥,想什么呢?”

“在想,有些罪恶,躲了三十年,终究还是躲不过。”林墨喝了口豆浆,“而有些真相,就算过了三十年,也该重见天日。”

李建国不知何时也上来了,拍着两人的肩膀:“别感慨了,食堂熬了粥,去晚了可就没了。”

三人相视而笑,晨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在天台上交织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雨过天晴,老巷里的青石板在阳光下泛着光,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雨水冲刷干净的秘密。

精神抖擞小白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64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刑侦悬疑之尸语者的凝视 http://www.220book.com/book/64B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