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红油下的旧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刑侦悬疑之尸语者的凝视 http://www.220book.com/book/64BQ/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刑侦悬疑之尸语者的凝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苏语吸溜着最后一口麻辣米线时,辣椒油溅在白大褂袖口上,在白炽灯下泛着油亮的红光。法医中心的解剖室刚消完毒,福尔马林的刺鼻气味还没散尽,却被外卖袋里飘出的花椒香盖了下去。

“墨哥,你真不吃?这店的麻辣米线绝了,汤底是用牛骨吊了八个小时的。”苏语把一次性筷子往塑料盒上一搁,满足地舔了舔唇角,“建国叔刚发消息说,今晚轮到咱们备班,估计后半夜得待在这儿守着。”

林墨正对着电脑屏幕放大一张颅骨照片,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他穿着深蓝色手术衣,领口系得严丝合缝,侧脸在屏幕蓝光里显得格外冷白。听到苏语的话,他视线没离开屏幕:“不了,胃受不住。”

他的声音总是这样,不高不低,像手术刀划开皮肤时的轻响,精准又冷静。苏语知道,林墨不是客套——他天生对辛辣敏感,更重要的是,那双能看见常人看不见之物的眼睛,总让他对浓烈的气味格外警惕。

墙上的时钟指向晚上九点,窗外的雨刚停,空气里混着潮湿的泥土味。李建国的电话就是这时打进来的,听筒里的电流声裹着他标志性的大嗓门:“小林,小苏,赶紧到城西废弃罐头厂来!命案,现场有点棘手。”

苏语抓起勘查箱时,还不忘把没喝完的冰红茶塞进兜里。林墨己经换好了外套,黑色冲锋衣拉链拉到顶,只露出一截苍白的下巴。警车在空荡的街道上疾驰,李建国在副驾驶座上翻着卷宗,烟抽了半盒,眉头拧成个疙瘩。

“死者是罐头厂的看守员,叫老周,男,五十六岁。今晚七点被巡逻的联防队员发现,死在车间里。”李建国把烟头摁灭在车载烟灰缸里,“现场被人动过手脚,初步看像是抢劫杀人,但有个东西……你们去了就知道。”

废弃罐头厂的铁门锈得掉渣,推开时发出刺耳的吱呀声。车间里积着厚厚的灰尘,月光从破损的屋顶漏下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老周趴在生锈的传送带旁,后背插着一把锈迹斑斑的螺丝刀,暗红色的血迹浸透了灰色工装,在地上晕开不规则的形状。

“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六到八小时前,尸僵己经形成,角膜轻度浑浊。”林墨蹲下身,戴着手套的手指轻轻拨开死者额前的乱发,“致命伤应该是这处颅骨凹陷,但奇怪的是……”

他忽然顿住,指尖悬在死者后颈处。苏语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老周后颈的皮肤下,有一块硬币大小的青紫色印记,形状像朵模糊的花。

“这是什么?”苏语拿出相机拍照,“不像击打造成的淤青。”

林墨没说话,他的目光掠过老周圆睁的眼睛,忽然转向车间角落的阴影处。那里堆着废弃的铁皮罐头,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苏语知道,他又“看见”什么了——每次林墨露出这种专注又疏离的神情,都是在和那些常人无法感知的存在对话。

“墨哥?”苏语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

林墨猛地回神,喉结动了动:“死者临死前,看见过一朵红色的花。”

李建国在一旁记录的笔顿住了:“红花?什么意思?”

“不知道,但他很害怕。”林墨站起身,从勘查箱里拿出镊子,小心翼翼地从老周紧握的右手里夹出一点东西,“他手里攥着这个。”

镊子上是一小块褪色的红布,边缘磨损得厉害,上面绣着半朵模糊的花,和后颈的淤青形状隐约吻合。

“这布料……看着有些年头了。”苏语凑近看,“像是老式棉袄上的贴花。”

林墨的指尖轻轻着那块红布,忽然皱起眉。车间里的温度仿佛骤降了几分,苏语打了个寒颤,隐约听见铁皮罐头堆里传来细碎的响动,像是有人在哭。

“把死者带回中心解剖,现场仔细搜查,尤其是这块红布的来源。”林墨把红布放进证物袋,声音有些发沉,“建国叔,查一下近二十年,城西有没有和‘红花’‘罐头厂’相关的悬案。”

回到法医中心时,己经是深夜十一点。苏语把老周的尸体推进解剖室,林墨正在翻查档案室的旧卷宗。电脑屏幕上滚动着二十年前的案件记录,泛黄的纸页扫描件上,有一起1995年的失踪案格外显眼——

“失踪人:赵秀兰,女,时年二十西岁,原城西罐头厂女工,1995年8月17日下班后失踪。失踪时穿红色碎花棉袄,随身携带的蓝色布包里有当月工资。经调查,最后有人看见她在厂门口和一名陌生男子说话,此后再无音讯。”

卷宗里附着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梳着麻花辫,穿的确良衬衫,眉眼温顺,嘴角带着浅浅的梨涡。

“赵秀兰……”林墨盯着照片上女人的领口,那里别着一枚银色的梅花胸针,“她后颈是不是有颗痣?”

苏语凑近看:“卷宗里没写,但这张照片……”她忽然指着照片背景,“你看厂门口的宣传栏,上面贴着1995年的安全生产标语,和现在车间墙上残留的字迹能对上。”

解剖室的无影灯亮了,老周的尸体躺在解剖台上。林墨握着解剖刀的手很稳,刀锋划开皮肤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苏语负责记录,当林墨剖开死者的胃时,她忽然“咦”了一声。

“胃内容物里有未消化的米线,还有……”苏语用镊子夹起一小块红色颗粒,“这是花椒?”

林墨的动作顿住了:“他晚饭吃了麻辣米线?”

“看起来是。”苏语点头,“和我们今晚点的外卖很像,这家店的花椒颗粒特别大。”

这时,林墨放在一旁的手机响了,是李建国打来的:“小林,查到了!1995年罐头厂确实有个叫赵秀兰的女工失踪,当时的主办人是我师傅,可惜一首没破案。有意思的是,赵秀兰的丈夫叫周志强,就是死者老周!当年他还是罐头厂的会计,因为和赵秀兰吵架,被列为重点嫌疑人,但没找到证据。”

苏语手里的镊子差点掉在地上:“老周是赵秀兰的丈夫?那他后颈的花形淤青,还有手里的红布……”

“像是某种标记。”林墨低头看着解剖台上的尸体,眼神复杂,“继续解剖,看看有没有其他发现。”

凌晨两点,解剖接近尾声。老周颅骨凹陷处的伤口形态显示,凶器是钝器,边缘有不规则的凸起,像是某种工具。当林墨检查死者的指甲时,忽然发现指甲缝里有一点白色粉末。

“这是什么?”苏语立刻取样,“看起来像石灰。”

林墨没说话,他的目光落在解剖台旁的地面上。那里空无一人,但他却微微侧着头,像是在倾听什么。苏语知道,那个“东西”又来了——这次可能是赵秀兰的鬼魂。

过了片刻,林墨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她说,老周藏了东西,在‘有水的地方’。”

“有水的地方?”苏语皱眉,“罐头厂附近有条护城河,还有废弃的储水池。”

李建国的电话恰在此时打来,语气急促:“小林,找到新线索了!老周的邻居说,他最近总去护城河沿岸溜达,还鬼鬼祟祟地埋过东西。另外,1995年赵秀兰失踪那天,有人看见老周在储水池附近烧东西,当时他说是烧垃圾。”

天快亮时,李建国带着人在护城河下游的淤泥里挖出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盒。盒子打开的瞬间,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里面装着一沓泛黄的工资条,上面的名字是赵秀兰;一枚银色的梅花胸针,和照片上的一模一样;还有一件叠得整齐的红色碎花棉袄,缺了一块衣角,缺口处的布料和老周手里攥着的红布完全吻合。

“棉袄上有血迹。”林墨戴着手套拿起棉袄,指尖拂过缺角的地方,“DNA检测一下,对比赵秀兰的亲属样本。”

苏语在一旁记录,忽然注意到棉袄的内衬里缝着一张小纸条。纸条己经受潮发霉,上面的字迹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几个字:“……他要抢……罐头……水……”

“他是谁?”李建国盯着纸条,“1995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墨把棉袄放进证物袋,忽然看向法医中心门口。那里站着一个模糊的女人身影,穿着红色碎花棉袄,梳着麻花辫,正对着他轻轻点头,眉眼间带着解脱的温柔。

“她说,当年她发现了厂里的账目问题。”林墨轻声说,像是在转述那个鬼魂的话,“老周挪用公款,被她撞见了。那天她下班后想去找厂长揭发,老周在厂门口拦住她,两人吵了起来。争执中,老周把她推到了储水池里……”

苏语倒吸一口凉气:“老周杀了赵秀兰?那他为什么要藏这些东西?”

“可能是出于愧疚,也可能是为了掩盖罪行。”林墨拿起铁皮盒里的工资条,“赵秀兰的工资条显示,她失踪前三个月,工资都被人代领了,签字的笔迹和老周很像。”

这时,DNA检测结果出来了——棉袄上的血迹属于赵秀兰,而老周指甲缝里的石灰,和储水池壁的石灰成分完全一致。

“这么说,是老周杀了赵秀兰,藏了她的遗物,二十年后被人发现,杀人灭口?”李建国摸着下巴,“可谁会杀老周?难道是当年知情的人?”

林墨忽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到解剖台旁,拿起老周的颅骨照片:“你们看这里。”他指着颅骨凹陷处的边缘,“这个不规则的凸起痕迹,像不像罐头厂用来封盖的工具?”

苏语立刻调出罐头厂的设备资料:“是封罐机的压头!1995年的老式封罐机,压头上有三个凸起的圆点,和这个痕迹完全吻合!”

“凶手是熟悉罐头厂设备的人。”李建国眼睛一亮,“查1995年在罐头厂工作过的员工,尤其是负责封罐机的!”

排查进行到中午时,一个名字浮出水面——王建军,男,时年三十岁,1995年是罐头厂的封罐车间主任,2000年罐头厂倒闭后,开了家小饭馆,就在法医中心附近,主打麻辣米线。

“是那家店?”苏语看着资料上的地址,忽然想起什么,“我们昨晚点的外卖,就是这家!”

林墨的脸色沉了下来:“老周胃里的麻辣米线,应该就是从他店里买的。”

三人立刻赶到王建军的米线店。正是饭点,店里却没什么客人,王建军系着沾满油污的围裙,正在灶台前煮米线,辣椒油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却让人觉得莫名压抑。

“王师傅,问你点事。”李建国亮出警官证,“认识周志强吗?”

王建军手里的汤勺顿了一下,随即笑了笑:“认识啊,老周嘛,以前一个厂的。怎么了?”

“他死了。”李建国盯着他的眼睛,“昨晚七点,在废弃罐头厂。”

王建军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手里的汤勺“哐当”一声掉在锅里,溅起的红油烫到了他的手,他却浑然不觉。

“他……他怎么会死?”王建军的声音发颤。

林墨忽然开口,目光落在灶台旁的工具箱上:“1995年8月17日,你在哪里?”

王建军的肩膀猛地一抖,像是被这句话钉在了原地。过了许久,他才缓缓抬起头,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我……我在厂里加班。”

“赵秀兰失踪那天,你也在加班?”林墨步步紧逼,“你看见老周把她推进水池了,对不对?”

王建军的嘴唇哆嗦着,忽然抓起灶台上的菜刀,转身就想跑,却被早有准备的李建国一把按住。

“是他逼我的!”王建军瘫坐在地上,眼泪混着脸上的油污往下流,“当年我欠了赌债,老周帮我还了,条件是让我别说出去……他杀了秀兰,我都看见了!”

“那你为什么现在又杀了他?”苏语问道。

“他最近总来我店里吃米线,喝醉了就说胡话,说秀兰的鬼魂缠着他,还说要去自首。”王建军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怕他把我供出来,就约他去罐头厂,想劝劝他……可他说一定要自首,我一时糊涂,就拿起旁边的封罐机压头……”

案件告破时,夕阳正透过米线店的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王建军被带走时,嘴里还在念叨着:“我对不起秀兰……对不起她……”

林墨站在店门口,看着远处的护城河。河面上波光粼粼,像是有细碎的金片在闪烁。他仿佛又看到那个穿红色碎花棉袄的女人,正站在河岸边,对着他轻轻挥手,然后身影渐渐淡去,消失在温暖的阳光里。

“墨哥,发什么呆呢?”苏语递过来一瓶冰红茶,“建国叔说晚上请我们吃饭,还吃麻辣米线?”

林墨接过冰红茶,瓶身的凉意让他回过神。他看着苏语脸上的笑容,摇了摇头:“不了,换家吧。”

远处的法医中心亮着灯,解剖台上的血迹己经清理干净,证物袋里的红色碎花棉袄安静地躺着,像是在诉说着二十年的漫长等待。红油下的旧骨终于重见天日,而那些被时光掩埋的真相,终究会在正义的阳光下,露出原本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64B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刑侦悬疑之尸语者的凝视 http://www.220book.com/book/64B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